摘要:隨著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各類教學資源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于課程教學活動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新時代下勞動教育課程逐漸被重視,為了更好的開展課程活動需要將各種類型資源進行整合利用,包括校內外資源都可以應用于勞動課程之中,但是如何將校內外資源進行充分整合使其完全開發(fā)是需要思考的問題,本文將結合小學生勞動教育課程自身特點,開發(fā)合適的校內外各項資源將其利用,不斷推動勞動教育課程有序開展。
關鍵詞:小學生勞動教育 校內外資源 開發(fā)利用
勞動教育課程作為小學教學課程之一,其本身重要意義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不僅僅能夠起到學生強身健體的積極作用,同時也能夠通過課程使學生從勞動課程活動學習更多的勞動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培養(yǎng)一定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的可建設型人才,提高社會勞動力資源的質量和水平。現階段小學為了提高小學生勞動素質,相繼開設勞動教育課程,但是現階段勞動教育課程的教育資源出現較為短缺的現象,同時教學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效果并不是十分顯著,要求必須拓展思維,不斷開發(fā)利用校內外的各種類型資源,并進行有效整合,提高勞動教育課程教學效果。
一、根植于校內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小學生的主要活動場所是校園,在校時間相比其它場所要長,學生進行勞動教育活動最直接的場所即是學校,因此校內資源也需要進一步開發(fā)利用,才能夠在勞動教育課程之中發(fā)揮積極作用。
首先,每個班級有校園值日活動,值日活動也是學生勞動教育的一部分,在進行值日活動時,教師應號召大家積極的參與其中,同時充分發(fā)揮監(jiān)督管理作用,嚴格監(jiān)督每一位學生的勞動,檢查學生的值日情況,使學生在真正參與值日的過程中感受勞動的意義,另外在課堂上讓學生積極踴躍的發(fā)言關于勞動的真實感受以及在值日過程中遇到的有趣的事情,不斷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其次,小學為了更好地推動勞動教育課程,可以開設對應的種植區(qū),一方面能夠綠化校園環(huán)境,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參與種植活動,鍛煉學生的勞動能力,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種植物,然后教學生如何進行種植,使學生在勞動過程中感受勞動的快樂,掌握更多的勞動技能。
從整體上看,學校作為學生活動和學習的主要場所,有很多的資源可以被開發(fā)利用作為勞動教育課程的教學資源,應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在親身實踐過程中感受勞動之美,提高勞動能力。
二、家庭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家長作為學生重要角色,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意義,對學生的行為仍然具有極大的引導作用。除了學校之外,學生和家長的相處時間最長,因此學生的一言一行會潛移默化的受到家長的影響,家長在勞動教育中可以發(fā)揮巨大優(yōu)勢,使學生能夠在家庭中通過簡單的勞動體會勞動的快樂,提高學生動手能力。例如,學生在節(jié)假日或者是日常完成作業(yè)之后,家長可以讓學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如打掃衛(wèi)生、擺放東西、擇菜洗菜、洗碗等,在與家長共同勞動的過程中,家長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表現予以糾正指導,但是語氣應委婉含蓄,例如碗筷沒有洗干凈,家長可以在孩子面前做示范,告訴孩子洗碗的正確步驟以及方法,使學生在家長的引導下逐漸掌握洗碗的正確技巧,使學生在勞動過程中逐漸提高勞動能力,雙方在共同勞動的過程中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同時能夠在孩子面前做一個很好的榜樣,傳達給孩子正確的勞動理念以及勞動小知識,幫助學生提高勞動積極性。
三、社會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不僅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參與,還需要社會各項資源的支持,使學生逐漸意識到勞動也需要在社會中進行,勞動的對象是社會。社會豐富資源為勞動課程教育能夠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例如,學??梢耘c社區(qū)建立合作關系,在開展勞動課程時,將課堂教學轉為社區(qū)教學,讓學生們進入社區(qū)做清潔,主要開展撿垃圾入垃圾桶、打掃、去除墻壁小廣告等勞動活動,使小學生逐漸意識到社區(qū)清潔工作的重要性,增強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另外讓學生親身體會社區(qū)清潔工作者的辛苦,逐漸規(guī)范自己的日常行為,養(yǎng)成不亂丟垃圾的行為習慣,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保護環(huán)境。通過開發(fā)利用社會資源,使學生在參與過程中逐漸感受勞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強勞動思想意識。
學校作為學生的主要培育場所,需要積極開展勞動教育課程,與種植蔬菜的地區(qū)構建合作平臺。農業(yè)勞動是非常辛苦的一項活動,但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因此能夠對學生產生較強的勞動教育影響。首先,教師帶領學生到種植蔬菜的大棚里,讓學生看看農民伯伯辛苦種植蔬菜的整個過程,能夠使學生有更加深刻的體會,讓學生進行翻土,使學生感受種植的辛苦,讓學生親身動手進行除草,告知學生除草是為了讓蔬菜生長的更好,在蔬菜成熟之后應該怎樣采摘也有其正確的方法,可以讓學生進一步學習采摘方法,使學生們明白蔬菜的來之不易,在勞動過程中讓學生提高勞動能力,增強勞動意識。
四、結束語
勞動教育在小學教育中占據著重要作用,是幫助學生形成勞動理念的教育課程,近些年來,勞動教育課程受關注度上升,而所使用的教學資源較少,為了更好地推進勞動課程,必須全面開發(fā)利用校內外各種資源,包括校園資源、家長資源以及社會資源,將其充分整合,在基于勞動理論之上有效開展各項勞動教學活動,充分發(fā)揮勞動教育課程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邵春瑾. 勞動教育校內外資源的開發(fā)利用與整合[J]. 赤子(上中旬)2017, (7):11-12.
[2] 盧小勇.淺談小學生勞動教育的實踐意義[J]. 學科教育, 2017, (1):80-80.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qū)市橋西麗小學 張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