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童
摘要:美術是小學美育的重要內容,是滋潤學生心靈、美化學生性格的學科,實物拓印作為小學美術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和提升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良好載體,不僅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而且能夠發(fā)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并培養(yǎng)學生眼、腦、手的配合與協調能力,為小學美術活動增添無限樂趣。因此,文章將就實物拓印進行簡要闡述,并提出小學低年級實物拓印的教學策略,旨在為小學美術老師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與建議,引導學生感悟實物拓印的獨特魅力,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
關鍵詞:小學美術;實物拓印;創(chuàng)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9-0183-02
Physical rubbing,charm practice
——Inquiry into the teaching of physical rubbings for lower grades
ZHANG Tong? (Zhongdian Yihe Home Primary School,Nanjing City,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 Ar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primary school aesthetic education. It is a subject that nourishes students hearts and beautifies their character. A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primary school art teaching,art rubbing is a good carrier for implementing quality education and enhanc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bility.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ctual life of students,and can develop students' personality and specialties,and cultivate students' eye,brain,and hand coordination and coordination ability,which adds infinite fun to primary school art activities. Therefore,the article will briefly explain the physical rubbings,and put forward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of physical rubbings for the lower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aiming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s and suggestions for primary school art teachers,guide students to realize the unique charm of physical rubbings,and improv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
【Keywords】Primary school art;Physical rubbing;Innovation ability
美術是小學最為重要的美育學科之一,始終在小學教育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實物拓印是小學生接觸版畫教學的第一步,符合小學生想象力豐富、活潑好動的身心特點,是便于學生動手操作的一種美術形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實物拓印教學活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思維,引導同學們用自己的方式來表現美和創(chuàng)造美,通常情況下,實物拓印教學需要以指紋、玩具等為主要材料,特別是引入大自然及生活材料,有利于讓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美的存在,通過實物拓印的方式來表現內心世界,并在這一過程中感受實物拓印獨有的樂趣,從而在實物拓印創(chuàng)作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讓他們發(fā)揮出自己的想象力,體驗藝術創(chuàng)作的魅力,這對于學生美術素養(yǎng)的提高具有很大的積極作用。
1. 實物拓印概述
實物拓印是美術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主要是在物品上涂上顏色,進而在紙上拓印出不同形狀的圖案,并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針對圖案進行創(chuàng)新和加工,從而得到自己喜歡的畫作。實物拓印起源于我國古代,早在公元前兩千年,我國人民便用古板、青銅、陶瓷、木料等材料來鐫刻記載重要事跡,長篇碑文鐫刻最多的是石料,這是拓印術的雛形,而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數碼照相和攝像技術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人們對于拓印的概念也日益陌生。在美育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日益得到人們的重視,在美術教學中開展實物拓印活動,能夠很好地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并提高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在美術老師的引導和支持下,學生可以利用大自然和生活中的材料進行實物拓印活動,根據自己的想象對實物拓印作品的相關細節(jié)進行添加,并利用色彩將實物拓印作品變得多姿多彩,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參與實物拓印的興趣。
2. 小學低年級實物拓印教學策略
(1)走進自然,激發(fā)興趣
“大自然是第一本教科書,是最有趣的老師,能給人無窮的教益”是國內外教育家深諳的真理。自然給予了每一個人平等的權利和充分的自由,在自然的環(huán)境下,學生的天性會得到釋放,在實際的實物拓印教學活動中,美術老師可以引入自然資源,引導同學們收集身邊的自然資源,運用自然資源來激發(fā)學生參與實物拓印創(chuàng)作的靈感與興趣,培養(yǎng)學生在自然世界中發(fā)現美術藝術、感受美術藝術魅力的意識。如在學習《印出來,印出來》這一內容時,美術老師則可以引導學生走出教室、走向校園,組織學生在校園內撿拾干凈的樹葉,并對樹葉進行清潔,這樣便有了實物拓印的材料。在實際進行實物拓印時,美術老師則需要從簡單的拓印技巧開始,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并涂抹在自己撿拾到的樹葉上,并印出樹葉的形狀,特別是楊樹葉、銀杏葉等葉脈明顯的葉子,可以拓印出很好的效果,在學生掌握了基礎的拓印技巧后,美術老師便可以開展“樹葉花”拓印活動,促使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將自己撿拾來的樹葉組合,并拓印出各種各樣的花型,有的學生將楊樹葉拓印成花瓣,并組成了一朵朵荷花;有的學生將撿拾的梧桐樹葉拓印出了大麗花……豐富多彩的拓印圖案,都是學生奇思妙想的表現。
(2) 聯系生活,啟發(fā)想象
眾所周知,小學生的思考與理解能力尚處于初步發(fā)展階段,而生活則是其獲取學習經驗、技能和事物認知的良好方式,特別是在教育改革的形勢下,聯系生活來創(chuàng)新教學活動成為了新課程改革是一種必然趨勢。在實際的實物拓印教學活動中,美術老師需要靈活地運用教材,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并將學生的生活與實物拓印教學有效融合起來,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感受拓印藝術、在拓印中提高美術素養(yǎng)。玩具是同學們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是學生愉悅身心的有效途徑,一些學生在幼兒園非常喜歡玩積木,對于低年級實物拓印教學而言,美術老師可以將學生生活中喜愛玩的積木引入到實物拓印教學活動中,以此來其他學生的想象,組織“我是未來建筑師”實物拓印活動中,由于積木塊有著規(guī)則的形狀,在拓印的過程中可以形成規(guī)則的圖形,讓學生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拓印出屬于自己的建筑作品。與此同時,美術老師也可以將生活中的廢舊物品引入實物拓印教學活動中來,培養(yǎng)學生主動觀察和認真思考的能力,他們的想象力也會得到充分的激發(fā),如將廢舊報紙團成團進行拓印,能夠形成充滿藝術魅力的肌理,并拓印出一幅幅花團錦簇的圖畫,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又啟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哪些生活中的物品可以用來拓印?哪個物品可以拓印出優(yōu)美的圖案等等,這也就讓實物拓印融入了學生的實際生活。
(3)創(chuàng)意合作,激發(fā)智慧
《心理學大辭典》中指出:“合作是為了共同的目標而由兩個以上的個體共同完成某一行為,是個體間協調作用的最高水平的行為”。合作是促使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與學習和互助分享的一種過程,涵蓋學生在解決問題時的積極行為,如常見的分工完成活動任務,交流和分享活動過程等等,同時也包括一些認識與沖突。在實物拓印教學活動中,以分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教學,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集體智慧,是提升教學效果和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的有效方式,在學生掌握了基本的拓印技巧之后,美術老師可以將班級內的學生進行分組,讓他們自己選擇主題、選擇材料,共同完成實物拓印作品,在相互討論和探索嘗試的過程中受到啟發(fā),并提高學生對于實物拓印活動的興趣。如在“奇趣拓印”活動中,3-5個學生組成一個小組,老師向學生提供樹枝、小草、動物羽毛和有紋理的樹皮等等,讓學生自主選擇、自主進行色彩搭配和形狀組合,在活動中,以琪琪為組長的小組熱鬧非凡,琪琪說:“我們把這個樹枝橫起來,可以印出一個葡萄架?!倍n_@說:“我現在去找一些葡萄葉子,我來印葉子”萱萱說:“我找圓圓的東西印葡萄,那我用一角的硬幣來印葡萄吧!”在相互交流與合作中,不一會兒,一串紫色的葡萄展現在了學生面前。在小組合作中,學生參與實物拓印的興趣更加高昂,在相互交流、共同實踐的過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得實物拓印變得更加有趣。
(4)家校合作,美化生活
家庭是社會的核心單元,是一個人個性、品格和價值觀念形成的始發(fā)地和養(yǎng)成地,在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持續(xù)推動的背景下,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如何互補融合,怎樣充分發(fā)揮家校共育的優(yōu)勢作用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已經成為廣大教師和教育學者關注的熱點話題。對于小學美術中的實物拓印教學而言,同樣需要家長的支持和配合,這樣才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如在開展植物拓印活動時,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美術老師則可以通過家校合作的形式進行開展,在家庭生活中,引導家長利用蔬菜、水果等食物,與學生一起進行植物拓印,既增進了親子之間的情感,又培養(yǎng)了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藝術美的能力。與此同時,美術老師也可以開展“親子拓印,共享藝術”實踐活動,學生與家長一起利用菜葉、果殼和糧食來完成拓印作品,并將完成的拓印作品張貼在學生的臥室或者客廳中,增強學生學習實物拓印的信心,培養(yǎng)學生在實物拓印中的自信感和成就感。另外,在實際的家庭生活中,家長可以在周末或者節(jié)假日帶領學生去公園玩耍,將公園里的樹木、花草等自然資源作為實物拓印的對象,有效提升他們的實物拓印能力,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
(5)創(chuàng)新評價,培養(yǎng)個性
“以評價促發(fā)展”是當今教育評價的熱點話題,評價一直是小學美術老師難以把握的教育環(huán)節(jié),是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教育評價所占的時間不長,但是準確客觀的評價對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有很積極的作用。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美術老師必須要改變“像不像”“對不對”的評價觀念,注重保護學生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思維,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花生殼是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他們對于花生殼的形態(tài)特征也比較了解,美術教師提出問題引發(fā)學生想象:“你們見過花生殼嗎?讓我們一起用花生殼來拓印出屬于自己的作品吧!”在豐富操作材料的支持下,學生都在創(chuàng)作屬于自己的實物拓印作品,有的學生創(chuàng)作出了花生殼躺在泥土里的拓印作品;有的學生將拓印好的花生殼作品,添加上了花生的莖和葉,這些作品都展示了他們的無限想象力,對于學生們的創(chuàng)作過程和創(chuàng)作結果,美術教師要采取諸如“你真棒”“創(chuàng)作的很有特色”“如果再涂上彩色的顏色會更好了”等鼓勵性語言,激勵他們,從而增強學生們創(chuàng)作的信心,進一步啟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意識與思維,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
3. 總結與反思
“美術有奇趣,拓印樂趣多”,實物拓印以趣味性、靈活性的特點深受小學生的喜愛,在豐富美術教學內容與形式、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靈感方面有著重要作用。新時期的美術老師要理解實物拓印的內涵與價值,并注重實物拓印、教學活動的開展,將大自然和學生生活中的物品作為實物拓印的對象,在“拓”的過程中還要“思”,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為學生創(chuàng)作靈感的發(fā)揮營造良好的條件,增強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不斷地激發(fā)學生對于美術創(chuàng)作的興趣,促使實物拓印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煥發(fā)光彩。
參考文獻
[1]王珍妮. 綜合版畫在美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20.
[2]張青.拓印紙版畫走進小學美術課堂[J].考試周刊,2019(55).
[3]顧卿卿.談美術活動中的拓印課程[J].新智慧,2019(11).
[4]李萌. “濕拓畫”及其材料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7.
[5]惲蕾.綜合版畫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應用[J].快樂閱讀,2016(10).
[6]顧燕.印海無涯“圖”作舟——拓印活動在美術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教師,2015(6).
[7]胡賢武.“拓印”的轉義——當代藝術中拓印手法的深層意指[J].美術研究,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