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莉
“司馬相如,字長卿,成都人,是公認的漢賦代表作家和賦論大師,堪稱中國文學史上杰出的代表,后人稱之為‘賦圣’和‘辭宗’。魯迅先生在《漢文學史綱要》中,對他的評價很高“武帝時文人,賦莫若司馬相如,文莫若司馬遷。”①不僅具有很好的文學水平,而且他具有很高的琴藝水平。古琴曲《鳳求凰》一為琴歌,用七弦琴伴奏的歌曲呈現(xiàn);二為七弦琴獨奏的琴曲?!而P求凰》又名《文君操》、《文鳳求凰》,“司馬相如柔情似水,含蓄內(nèi)斂,將綿綿情意化作一曲琴曲,意圖從情感上打動女子?!雹谑撬抉R相如為追求心愛的女子卓文君而作的一首詩歌。這首作品為我們真切生動地展現(xiàn)出一位男子在追求他的心上人時復雜的內(nèi)心活動,真摯而纏綿但又不失熾熱強烈。
全詩以“鳳”對“凰”的追尋為基本內(nèi)容,詩人借“鳳”與“凰”的形象以喻自己對佳人的傾慕與追求,且以楚歌體的句法,兼以七言之句,更抒其怊悵苦悶之情。在詩人的筆下,鳳之遨游彷徨正是己之苦悶不得的形象性表述,詩人的內(nèi)心此刻所想的是“鳳飛翱翔兮”與“四海求凰”的喜悅與幸福愿望,但同時詩人又以“鳳”不得“凰”且“不得於飛兮,使我淪亡”而傷心落寞,從詩詞中也能真切的感受到對心上人愛而不得的悲苦憂傷,鳳求凰也變成了千古佳話。
詩人以“鳳”和“凰”為喻,借以抒發(fā)對淑女佳人的仰慕與追求之感。而“鳳”“凰”在我們的古書中,又有著豐富的含義?!啊而P求凰》所表達的核心內(nèi)容,是自喻為‘鳳’的司馬相如以吟唱的方式,對他心中以為‘凰’的卓文君,表示無限傾慕,決心熱烈追求?!雹?/p>
《詩經(jīng)·大雅》中有“鳳凰鳴矣,于彼高崗。”《左傳·莊公二十二年》有載:“鳳凰于飛,其鳴鏘鏘?!薄盾髯印そ馑捚芬菰娪校骸傍P凰啾啾,其翼若干,其聲若蕭。”由此我們可知鳳與凰乃是常常成雙成對出現(xiàn)的鳥類,且善鳴叫。因此,“鳳”和“凰”在此處與愛情密不可分。同時,我國古代常常以“鳳”和“凰”遣詞造句,多用于比喻男女之間的愛情和睦以及美滿和諧的幸福生活,如“鳳凰于飛”、“鳳協(xié)鸞和”等,無一不是象征著夫妻間的融洽關系。且“鳳”和“凰”同為鳥中翹楚,在此也暗合佳人才子、美人英雄等人物形象,從而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想。
詩的開頭,詩人在詩的開篇直接開門見山的道出了主題“有一美人兮,見之不忘”,讓人非常清楚的知道這是一首關于愛情的詩詞。與最后的“不得於飛兮,使我淪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在中國人的傳統(tǒng)觀念一直認為的團圓是所有人都期待的結(jié)局,但詩的作者確反其道而行之,最結(jié)尾處點名自己并沒有得到自己的心上人,“四海求凰”但到頭來終究是一無所獲,字里行間流露著無奈與哀愁。句中的“鳳”求“凰”正是詩人自己對于窈窕佳人的追尋與迷戀嗎?!八暮G蠡恕笔且环N夸張的寫法,可是我們在看到這些字眼的時候并不會感到有任何的違和感,而這“四海求凰”不正是詩人對佳人的上下求索孜孜以求的真實的寫照嗎?相反,我們會被字里行間透露出來的那種執(zhí)著精神、真摯的情感所打動,令我們時刻關心著鳳鳥的命運。思緒為文字緊緊的牽著,筆者認為這也是這首作品能夠永世流傳的原因。詩的第五六句又緊跟著說到有位美好嫻靜的姑娘就在我的不遠處,可是盡管我們空間上的距離是那么的近,我們又因有著種種因素而顯得那么的遙遠,雖近在咫尺又遠如天涯。這怎能不使得抒情主人公為之肝腸寸斷?于是詩人苦叫道“使我淪亡”,可見這其中的痛苦像是毒藥一般猛烈而持久,肝腸也為之寸斷。我們自可想象抒情主人公此刻內(nèi)心的痛苦,而這樣的痛苦,又是前面無奈與哀愁的進一步的發(fā)展。到了第七八句時,詩人再一次追問“何日見許兮”,不知何時我們才能像那恩愛的鴛鴦一般,一同自由自在地翱翔于天際。
詩的第二部分,詩人向他的那位“凰”大膽地發(fā)出愛的宣言:愿言配德兮,攜手相將?!盎恕保蚁M肋h和你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共同哺育子女,長長久久,矢志不渝永遠在一起的美好想象中。我們不是彼此深深地愛著對方嗎,我們對彼此那么的欣賞,那么的疼愛,和我走吧,趁著濃濃夜色我們一起高飛遠走,不會有人發(fā)覺的,不要使我徒然地思念你而寂寞哀傷。語悴而請悲。詩人的愛的宣言是那么的大膽,感情又是那樣的熾烈和奔放,堪稱后世愛情詩歌的典范。同時,詩人在作此詩時并未刻意地去雕琢文字,語甚通俗淺白,句中的每一個字如同家常話般樸實自然,但又無比的侵入人心,讓每一位讀者無不為之動容。抒情主人公那時而憂傷痛苦時而欣喜若狂的面貌活靈活現(xiàn),躍然紙上。在詩的前八句中,每句的句末都以“ang”為韻尾,分別是“忘”、“狂”、“凰”、“墻”、“腸”、“徨”、“將”、“亡”共計出現(xiàn)了八次,且非常的工整。而“ang”在漢語的語音中屬于鼻音,它有一種回響,產(chǎn)生一種類似共鳴的回音,營造出一種余音繞梁回味無窮的藝術效果,使人在閱讀亦或是吟唱過程中為之傷神落淚。
詩人由“鳳”遨游四海求“凰”而不遇引出自身苦苦求偶未見佳人的無奈與彷徨,此是未遇之情;等到詩人發(fā)現(xiàn)了他所仰慕的美麗嫻雅的女子,可是求而不得時,所思之苦,郁郁綿綿。詩人此刻的內(nèi)心有如遭到毒藥的侵蝕,內(nèi)心是無窮的苦悶與痛苦。終于,他無法再忍耐這種痛苦的折磨,索性帶著熾烈的情感大膽地向他朝朝暮暮、苦苦追求的女子示愛,而在這誠摯地吐露心跡后,抒情主人公又帶著一絲的擔憂,擔心他所思慕的佳人拒絕了他而再一次使他寂寞哀傷。在這首詩中,抒情主人公的感情經(jīng)歷了由無奈彷徨到苦悶痛苦再到寂寞哀傷的變化,而對愛情的熾烈奔放的追求,卻始終貫穿在這條情感的變化過程中,感情真摯動人。
我國青年作曲家畢業(yè)于武漢音樂學院的李硯根據(jù)這首琴譜歌詞進行了二次的創(chuàng)作,改編成一首的古詩詞藝術歌曲,深受廣東聲樂愛好者的鐘愛。整首作品中采用的大小調(diào)交替的創(chuàng)作手法,很好的詮釋了作者心中時而明亮時而低落的心情。這首作品的旋律部分主要采用的是級進加五度內(nèi)小跳的創(chuàng)作手法。第一句從小字一組的“re”開始,然后進行到了小字二組的“re”緊著有落了下來,落在了小字一組的“l(fā)a”上,到“見之不忘”的“忘”字也落在了小字一組的“l(fā)a”上,旋律都處在一個中聲區(qū),似在自言自語自說自話,正在想念著自己的心上人,伴奏織體采用了低音加琶音的方式,全曲的伴奏織體都是和聲的功能性連接,簡單但不失古詩詞歌唱該有的古詩詞的韻味,很好的營造出一種落寞感傷的情感基調(diào),把對心上人的思念之情詮釋的非常形象逼真。音樂進行到“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音樂較之上一樂句整個聲區(qū)往上移動了大三度,很好了描述了想起心上情緒漸漸激動起來,內(nèi)心無法平靜的心情?!盁o奈佳人兮,已不在東墻”音樂又回到落到了小字一組的“re”,與前面樂句“思之如狂”的“狂”字同一音高,形成了一種上下呼應的關系。緊接著音樂進行了兩個小節(jié)的休止,更加表現(xiàn)了對心上人瘋狂的思念之后愛而不得的落寞之情。音樂作了兩個小節(jié)的休止的之后“將琴代語”直接從高聲區(qū)小字二組的“re”起音開始,給音樂營造出張力十足的藝術效果,增強了音樂的戲劇性。音樂進行到“聊寫衷腸”音樂又再次從高聲區(qū)回到了中聲區(qū)落在小字一組的“l(fā)a”上,似在詮釋對心上人跌宕起伏的思念之情?!昂稳找娫S兮”得音樂旋律聲區(qū)較之前一樂句更在低沉,把作者內(nèi)心的苦悶之情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慰我彷徨”的聲區(qū)回落到了小字一組的“re”,為下次音樂高潮的來臨作了很好的前期鋪墊?!霸秆耘涞沦狻钡男稍俅瓮ㄟ^級進加小跳的方式進行都了中聲區(qū),到“不得與飛兮”音樂進入了全區(qū)的第一個高潮,在小字二組的“mi”上占了四拍的大長音時值,把作者內(nèi)心對不能與心上人雙宿雙飛的心情很生動的刻畫出來。筆者認為值得一提的是,該首古詩詞作品的文本每一樂句的結(jié)尾都在韻尾“ang”上根據(jù)統(tǒng)計共有八個這一的文本,從作曲技法上看曲作者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也很細心的注意到這首古詩詞文本的這一特點,因此才創(chuàng)作上也兼顧的這一特點,從以上對第一樂段的音樂分析不難看出,曲作者對于這八個,采用了其中就四個都落在了小字一組的“re”上,于該曲形成的一種文本合一的感覺,筆者認為這也是這首作品的一大點睛之筆。第二樂段是第一樂段的重復,但在伴奏織體上作了一些和聲的變化,豐富音樂的層次。
這首藝術作品屬于小型的藝術作品,因此對于適合初中級的演唱者是很好的曲目之一?!扒w構(gòu)成上,作品《鳳求凰》為二部曲式。其A段由4處2小節(jié)的方整性樂句組成,B段同樣也為4處2小節(jié)的方整性樂段。作品的1至5小節(jié)為作品的鋼琴伴奏,A段為6-13小節(jié),14-15小節(jié)為過渡性的段落,A2段為16-23小節(jié),24-28小節(jié)為過渡性的段落,29-47為A段與B段的完整反復?!雹苓@首古詩詞藝術歌曲筆者認為在整個的演唱過程中并不需要像演唱歌劇詠嘆調(diào)那樣的富有很強戲劇性的聲音進行演唱,兩個樂段的音色筆者認為更適合采用稍顯控制的不能太過明亮的音色,但聲音要盡量的柔和聲音也要極具有控制力,在氣息的運用上不能用太多的氣息去推動聲音,音色上的處理要盡量采用稍微暗淡一點的音色進行演唱,但又不能完全一樣,不能做簡單的完全重復,這樣音樂就沒了層次,樂段的重復也就顯得毫無意義嗎,這樣才能突出古詩詞的古色古香的韻味來?!奥晿纷髌分械臋M向律動層次呈現(xiàn),主要指同段落中近距離的樂句與樂句之間、小節(jié)與小節(jié)之間、樂音與樂音之間的層次對比?!雹葸@首作品是在描述對心上人愛而不得的心情,所以整個情感基調(diào)應該是低落的大,但在處理上第二樂段的音色要較之第一樂段稍微明亮一些情緒也要更加激動一些。開始第一句“有一美人兮”處在中低聲區(qū),在演唱時應該盡量的掛上頭腔的假聲進行演唱,避免用大白聲的發(fā)聲方法進行演唱,這樣容易破壞這首古詩詞藝術歌曲的意境。其次音色上應用稍顯明亮的音色,突出遇見“美人”的喜悅之情。緊接著“一日不見兮”在演唱時聲音要有一定的張力,增加音樂的戲劇性,為下一句的“鳳飛翱翔兮”作一個很好的情感的鋪墊,把音樂推向一定的小高潮。為第二樂段高潮的來臨做了很好情緒的渲染。第二樂段整個的聲區(qū)進去女高音的中高聲區(qū)借以抒發(fā)作者“不得於飛兮”的苦悶、失落之情?!肮旁娫~十分講究其內(nèi)容的意境美,古詩詞歌曲通過運用韻律美來體現(xiàn)古詩詞的意境美,這是古典詩詞歌曲獨特的藝術體現(xiàn)手法。古詩詞歌曲的韻律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古典詩詞詩體本身多具有的韻律,二是古詩詞歌曲在詩詞韻律的基礎上而增添的歌曲旋律”⑥因此應采用稍微暗淡的音色進行演唱,但在音樂的結(jié)尾句“不得於飛兮,使我淪亡”可以用稍顯戲劇性的聲音進行演唱,最后音色也要調(diào)整為暗淡的,與開始句形成了一種前后呼應之感。作為一名一線的聲樂教師,有責任有義務為傳承中國的古詩詞文化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從以上對古詩詞藝術歌曲《鳳求凰》的文學文本分析,從對音樂進行創(chuàng)作背景的分析及演唱藝術的處理等方面做了較為深入的分析,旨在最大程度的挖掘該藝術歌曲的藝術價值,同時也增加了我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增加了我們的文化素養(yǎng),同時也讓我們更好的演繹這首作品成了可能。中國古典詩詞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巨大財富,經(jīng)過了上千上的發(fā)展,在世界的文化領域中占據(jù)重要地方。中國的古詩詞藝術歌曲又是在此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有著很厚的文化底蘊。古詩詞藝術歌曲把中國民族傳統(tǒng)的文化和審美觀念通過藝術話的表現(xiàn)手法,讓中國的古詩詞傳統(tǒng)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發(fā)展?!?/p>
注 釋:
① 徐繼東.司馬相如:一曲《鳳求凰》,千古傳佳話[J].琴童,2018,(02):39.
② 王梓潔.《癡情的牧羊人致意中人》和《鳳求凰》中愛意傳遞對比分析[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9,(08):8.
③ 蔣曉萌.論兩首古琴歌《鳳求凰》的千古魅力[J].音樂探索,2017,(02):108.
④ 李思奇.歌曲《鳳求凰》音樂特征及演唱探析[D].成都大學,2021:9.
⑤ 方瀟梅,謝文娟.民族聲樂演唱中橫向?qū)哟闻c縱向?qū)哟蔚某尸F(xiàn)——以聲樂作品《鳳求凰》為例[J].大眾文藝,2021,(02):121.
⑥ 王亞瓊.中國古典詩詞歌曲的審美及演唱分析——以《關雎》、《鳳求凰》為例[D].西南大學,2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