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西高山鄉(xiāng)成集小學,甘肅 西和 742111)
記敘文主要是記錄事物發(fā)展與人物的經(jīng)歷的文體,小學生通過對生活、社會等各類人物、事物的思考,抒發(fā)情感、展示小學生內心世界,是記敘文的重要素材,但輪到小學生進行記敘文寫作時,許多小學生卻總是詞不達意,容易將記敘文寫成“流水賬”。解決此類問題,提升學生的記敘文寫作能力,讓小學生能夠寫作一篇精彩的記敘文,除了需要有小學生真實得感受,還需要小學生積累素材、掌握記敘文的寫作技巧,針對小學生展開的記敘文寫作指導勢在必行?;诖耍旅鎸⒃敿毜仃U述小學語文記敘文寫作指導的四個策略,希望能為相關的教育者提供更多的思路。
“下筆難”是當前小學生記敘文寫作的難題。這與小學生的經(jīng)驗閱歷少有一定的關系,“下筆難”在于小學生素材、知識的積累不足,缺乏對于生活的認真觀察,也缺乏語言詞匯的積累學習,長此以往,學生為了完成寫作任務便會為了湊字數(shù)寫成“流水賬”,對語文的寫作興趣也會逐漸降低,所以,小學生記敘文寫作指導第一步便是引導學生注重素材的積累,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重視學生生活化素材的積累,臧克家曾說“生活知識和對生活的感受,是寫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兩條。”,這在記敘文的寫作中體現(xiàn)得更為明顯。記敘文主要圍繞某一個主旨、通過記人記事來展示作者情感的過程,“真實”是其的第一大特點[1],只用從生活中源源不斷地汲取素材的養(yǎng)分,才能為記敘文寫作提供豐富的文思,才能寫出打動人、立意深的記敘文;二是擴大小學生的閱讀量。小學生本身語文的基礎不足,還處在不斷的認字過程,指導小學生在課余時間多讀一些書籍,有助于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系統(tǒng),多學習一些語文詞匯、語言的組織、表達方式,便于學生在記敘文中恰當?shù)那苍~造句,準確地表達情感;三是指導學生養(yǎng)成記錄摘抄的習慣?!昂糜浶圆蝗鐮€筆頭”,學生在積累生活素材、語言詞匯素材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重視養(yǎng)成“邊積累邊記錄”的習慣,學生在碰到一些生活中發(fā)生的事物或閱讀到一些文章的好詞好句時,會有強烈得感受,如果不及時的記錄和摘抄,很容易遺忘。如果養(yǎng)成記錄的習慣,則可以隨手翻閱自己的筆記查看,讓記敘文的寫作素材選擇空間增大。
例如在小學語文習作課《那一刻,我長大了》的教學時,教師讓學生翻閱個人的影集、日記,回憶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感受自己長大了的時刻,并以此為主題寫出一篇關于自己成長過程中感觸最深的事情的記敘文。學生的影集、日記是學生記錄生活的過程,翻閱的過程其實便是查看記敘文寫作素材的過程,能夠幫助學生快速地找到這次記敘文寫作合適的素材。如果部分學生在查看完影集和日記之后,并沒有很深的感受,仍舊不知道要“如何下筆”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教師、同學和自己最近的變化,比如學生自己又長高了、同學參加了演講比賽等,也可以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幫助自己父母的干家務,幫助同學,讓學生感受自己已經(jīng)可以獨立做許多之前做不了的事情,促進學生獲得生活素材,為這次記敘文寫作提供思路。此外,面對部分學生表示“不知用什么的文字表達想法”時,教師讓學生多讀一些小學生優(yōu)秀的記敘文作文,指導學生重讀課文《祖父的園子》,擴大閱讀量,積累更多的語文詞匯素材,從中摘取精華部分,促使學生能準確地組織語言,完成記敘文寫作,避免“流水賬”,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記敘文寫作中有六要素,只有在寫作中清晰地表達出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才算一篇完整的記敘文[2]。而一篇精彩的記敘文往往講究一定的寫作方法,如果小學生沒有經(jīng)過系統(tǒng)性的訓練,很難抓住記敘文寫作要領,導致寫出的文章缺乏一定的邏輯性,也難以吸引人閱讀,所以需要教師記敘文寫作教學中針對寫作方法環(huán)節(jié)加以指導。教師可以先從記敘文開篇寫作進行指導,一篇吸引人記敘文往往在開篇時便點出主要的要素,或人物或景物等。其次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記敘文寫作時注意情節(jié)的起伏變化,適當?shù)牧粲袘夷钭層洈⑽牡目勺x性更強,教師可以通過課文或例文進行指導,讓學生適當?shù)姆聦?。最后要指導掌握記敘文寫作的要領——情感的立意,一篇精彩的記敘文可以引人深思,包含一定的立意,依據(jù)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在記敘文寫作中適當?shù)谋磉_個人的情感,引發(fā)人共鳴。
例如教師在進行《少年閏土》這篇課文的教學時,適度地開展記敘文寫作方法的指導,《少年閏土》中開篇便以“深藍的天空……其間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恰當?shù)狞c明人物——少年閏土的形象,能夠讓人們迅速地沉浸在閏土刺猹情景中,引起人們的閱讀興趣,教師以此引導小學生在記敘文寫作時盡量篇首點題。之后引導學生閱讀這篇課文中段“少年閏土向作者講述了捕鳥、撿貝殼、刺猹等”的情節(jié),在閏土的講述中這些都是有趣的事情,寫得生動活潑,富有畫面感,讓學生感受到將記敘文中情節(jié)寫的起伏、生動的重要性,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文章中的捕鳥的情節(jié)描寫,提升小學生記敘文情節(jié)寫作的感染力。最后教師讓學生以“我的朋友”為話題寫一篇記敘文,讓學生在寫作前先明確自己想要表達什么樣的情感,按照教師指導的寫作方法三步驟——開篇點題、情節(jié)生動、情感立意進行寫作。
記敘文寫作常常會用到一些修辭手法,使得描寫的人物、景物等形象更加得立體,文章也會呈現(xiàn)的更具有文學性,這對于記敘文寫作是加分項,但對于小學生而言,靈活地在寫作中運用修辭方法,需要大量的寫作練習[3]。教師在指導學生掌握記敘文寫作修辭手法訓練時,可以先引入一些范文,讓學生借鑒范文中優(yōu)秀的修辭手法的句子進行寫作,在借鑒中逐漸領會和掌握這類修辭手法的運用,再加以變通,內化為自己的技能,進而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技巧,提高學生的記敘文寫作能力。但是記敘文中的修辭句式要恰當?shù)膽?,濫用或是亂用不僅不能為小學生的記敘文寫作增添魅力,可能還會使得文章顯得空洞無內容,缺乏中心,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掌握修辭手法的同時,也要督促學生在寫作中注意運用的恰當性。
例如教師將《祖父的園子》這篇文章作為范文,從課文節(jié)選修辭手法運用的句子“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在說話似的?!弊寣W生辨別這個句子中所用到的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并讓學生與“花開了,鳥飛了,蟲子叫了”這句話進行比較,讓學生談一談哪一個句子的語言的表達方式更為生動。之后讓學生借鑒節(jié)選的擬人句子,進行創(chuàng)作,教師可以隨機指出一個景物、動物的行為,讓學生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完善句子,幫助學生掌握修辭手法的靈活運用的同時,激發(fā)小學生的語言創(chuàng)造思維。最后再展示多篇范文如《偉大的母愛》、《老師的愛》等,讓學生從范文中尋找修辭手法運用得當?shù)木渥?,促進學生在借鑒中提升。
小學生擁有天馬行空的創(chuàng)造力,個性化的差異促進小學生記敘文寫作風格也是千差萬別,盡管是針對同一話題,也能從不同的角度的進行寫作,但由于傳統(tǒng)的寫作指導主要依靠教師單方面的評價,教師又有著寫作風格偏好,在指導過程中可能使得小學生在記敘文寫作過于標準化,缺乏創(chuàng)意。所以教師可以指導和組織學生進行記敘文寫作的評閱賞析。除了教師的評價之外,學生在進行記敘文寫作之后可以相互交流作品,取長補短,取精去糟,不僅可以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也能幫助教師更客觀地了解學生寫作水平[4]。學生在剛開始進行互相賞析評閱時,可能不知該從哪些方面評價,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從記敘文的要素、表達、語言修辭進行評價,當學生學會評閱時,學生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會隨之提升,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以習作課《那一刻,我長大了》的教學為例,教師讓學生依據(jù)教學內容自擬題目,寫一篇關于成長的記敘文之后,教師組織學生成立4人互評小組,讓小組內的學生先交換作品,讓小組內成員完成閱讀、評價、賞析,相互交流寫作中遇到的難題、自己的不足和優(yōu)勢;之后讓每個小組選擇一篇寫得最好的記敘文進行展示,并隨機挑選組內的學生談一談自己觀點,即這篇文章優(yōu)秀的地方在哪里,從選出來的記敘文寫作中學習到了哪些技巧?學生在無法準確的賞析評價時,教師要及時地引導學生從情感、語句等上進行賞析。最后將匯總的優(yōu)秀作品通過多媒體的方式進行展示,讓所有的學生均可以閱讀學習,進而提高小學生的記敘文寫作的整體水平。綜上所述,指導學生注重記敘文的素材積累、指導學生掌握一定的記敘文寫作方法、指導學生掌握記敘文寫作語言修辭手法、指導學生進行記敘文寫作的評閱賞析這四個方面的策略,可以幫助學生從生活汲取素材、擴大閱讀量、展開有效的記錄、摘錄,提高學生的記敘文的寫作技巧,讓學生能夠正確的評價賞析記敘文作品,提升學生的語文素質和教師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