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雙雙
(江西藝術職業(yè)學院,江西 南昌 330000)
前言:結合我國高職院校內部,英語學科教育工作開展的情況可以看出,一直以來這項教育工作還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問題影響到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特別是忽略學生在課堂上所占有主體性地位的情況,更是不利于學生后續(xù)的發(fā)展。所以還需要教師能夠立足于當前教育工作開展的現(xiàn)狀,有針對性地掌握正確有效的教育方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整體質量。本次文章的研究就是以高職院校英語教育工作的實際現(xiàn)狀為核心,探討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課堂質量提升的具體策略,旨在保障學生能夠在學習相關知識的同時,提高英語知識應用的能力和水平,以此為我國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高素質、高能力的專業(yè)化人才。
高職校園內部的學生處于青春期發(fā)展的關鍵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的身心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由于其進入高職校園,所以他們與普通的高校學生相比還存在著一定的區(qū)別。在進入高職校園學習后,學生畢業(yè)面臨的不只是升學的考驗,還有就業(yè)的壓力,所以他們的思想與普通的高校學生相比更加成熟,強大就業(yè)的壓力也會造成學生信心不足。學生在高職院校階段文化課程的學習并不理想,學習興趣較低,在進入高職學習之后,有些學生依然認為文化課程學習不重要,只要掌握專業(yè)的技能,未來就一定會有良好的工作崗位,這樣的情況造成學生在文化課程學習的過程中,嚴重缺乏進取心,學習積極性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這也是造成學生英語知識學習興趣下降的重要因素。
在傳統(tǒng)的教室里,老師讓學生做筆記,學生筆記過多,勢必影響學生對知識點、問題的思考和理解。機械記筆記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意義不大。教師在課堂上教學的時候,把注意力放在了課件上,希望學生能夠明確課件所涉及到的全部內容,但是學生并沒有對重點和次重點進行分辨的能力,只能夠走馬觀花似的學習,無法跟隨教師課堂知識講解的節(jié)奏。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把重點內容進行挑選,重點給予講解,留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讓他們去消化和吸收,如果一味地灌輸無法達到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大部分高職校園的學生并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知識學習方法,這也需要教師給予正確的引導,教會他們掌握正確的方法進行知識的學習,也能夠讓學生學會標記重點,把最好的知識呈現(xiàn)方式傳遞給學生,這樣才能夠減輕學生學習的負擔,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
在高職的校園內部,學生在對英語這門學科所包含知識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從學習的時間角度進行分析,大部分學生可以有效地分給這一學科的時間存在著巨大的差別,還有些學生之間接觸英語的時間也存在著差別,這樣的情況都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同。特別是對于一些地方讀書的學生,因為其所成長的環(huán)境相對落后,所以學生在接觸和了解英語知識的過程中,片面性非常強,學生學習效果不佳。還有些學生的家長,并沒有意識到良好環(huán)境對于學生學習效果提升的重要性,所以在家庭環(huán)境中,家長經常說出英語不重要等話語。還有一部分家長能夠意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其本身學歷較低,很難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展開教學的過程中,也是錯誤百出,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啟蒙教育,造成學生進入高職校園后,其學習的狀態(tài)和效果大不如前。大部分學生家長都是進城務工的農民,他們的家長并沒有能力在課后輔導孩子學習英語,甚至有些家長認為讀書并沒有用,學習英語更沒有用,因為自己的孩子未來不可能出國,這些消極的思想對于學生英語知識的學習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導致學生根本不愿意學習,在高職校園內部就等著拿到畢業(yè)證找到工作賺錢。
對高職校園內部英語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能夠發(fā)現(xiàn),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眾多的問題和不足,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高職院校的學生對于自己的未來并沒有清楚明確的規(guī)劃,只有對自己未來職業(yè)需求才能夠擁有清楚的認知,也能夠擁有學習的動力和學習的目標。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從幾個方面著手,改善學生當前的現(xiàn)狀,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首先,從自己身邊的實際情況出發(fā),了解當前自己所學習專業(yè)和社會職位需求的情況,可以從相關招聘的網站上了解招聘的工作信息、招聘的要求,也可以引導學生能夠主動地向教師尋求求職的技巧。因為在很多招聘信息中對于英語這門語言都有著一定的要求,這也能夠讓學生看到英語知識學習的重要性,例如:酒店管理這個專業(yè)對于英語就有著硬性的要求,需要學生能夠提高自己的英語技巧和水平。還有就是計算機專業(yè)中很多軟件的使用,都涉及到了英語,公共場合中也有英語的提示和商標。高職院校的學生必須清楚地意識到英語知識的學習與自己未來的工作崗位,以及日常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這些都能夠與其未來的工作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為了能夠找到滿意的工作而不斷的努力。這樣學生在明確了學習目標之后,就可以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減少課堂消極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就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理論,指的就是當前人們在做某些事情的時候,只有自己心理上認為做這件事情有用,并且擁有想要完成這件事情的能力,才能夠在做這件事情時擁有一定的動機。所以這樣的自我效能感,可以使人們在完成任務之后獲取成功的體驗,也有心理學家曾經說過,沒有什么能比成功更好的鼓舞人進一步取得成功的努力。所以在上文的內容中也可以了解到,很多學生之所以積極學習,就是為了炫耀,顯擺,這樣能夠滿足學生的虛榮心,也會更加擁有良好的學習動機。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自己的進步,這也會讓高職校園學生更加努力地學習,爭取獲得更大的進步,從而激發(fā)起學生良好的學習動機。
在高職校園內部英語課堂上,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對于學生積極性的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課堂問題的提出是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最為有效的一種方法和途徑。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夠實現(xiàn)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教師的提問需要保證具有一定的意義。很多教師在英語課堂上喜歡問yes or no 這樣簡單的問題,這種方法對于學生發(fā)散性思維,以及積極性的激發(fā)毫無意義。很多學生覺得教師問出的問題太簡單,沒有回答的興趣,就算回答了也沒有意義,所以教師在提問的時候,不僅僅需要把現(xiàn)有的知識進行聯(lián)系,更是需要帶給學生良好的發(fā)揮的空間,但是不能夠高于學生現(xiàn)有知識儲備的情況,否則則會因為問題太難,而造成學生消極的狀態(tài)。
教師問題的提出,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參與到課堂學習的過程之中,使學生開動自己的腦筋,對問題進行思考,而并非是為了難住學生。有的教師為了增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提出了很多的問題,留給學生能夠思考的時間比較少,這樣就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對問題進行分析和思考,也不能夠保證回答的答案就是正確的。由于學生害怕說錯,不敢回答問題,就只能保持課堂上一個消極的狀態(tài),這樣的問題也會由于各種各樣的因素,造成學生所呈現(xiàn)出的焦慮狀態(tài),所以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提前做好詳細的計劃,明確提出問題的精準有效性。
同時,教師提問面對的對象是全班同學,并不能夠僅僅限制于幾個人,否則其他同學就會覺得英語課堂上的知識學習與自己沒有關系,并不愿意主動參與到課堂之中,甚至會做一些與課堂無關的事情。教師在提問學生之后,需要留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思考,如果急于得到答案,沒有給學生思考的時間,那么學生的答案就不能夠保證準確性。在思考的時候也需要有耐心,不能夠打斷學生,讓學生把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清楚地進行講述,適當的鼓勵學生,慢慢引導學生,這樣學生就能夠更加愿意與學生進行互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積極性。
在對學生當前英語知識學習的情況,以及基礎情況的了解過程中能夠看出,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數都來自于農村,農村學生接觸英語的時間是相對比較晚的,英語的基礎也比較差,并沒有英語知識學習的興趣。有些學生的家長本身學歷不高,還沒有意識到英語知識學習的重要性,甚至有些家長告訴學生英語知識學習是沒有用的,只要有技術,就有飯吃,這也導致高職英語學生英語差距較大。
校園所選用的英語教材與學生的基礎和個性特點,也需要相互聯(lián)系,并且與學生今后的工作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這樣才能夠增強學生對于英語知識學習的興趣。首先應該針對新入學的高職校園學生所能夠掌握的英語基礎情況進行摸底,了解學生的英語基礎,然后對高職校園學生進行分類,按照學生的情況進行英語知識的傳授。高職校園內部英語課堂上所涉及到的內容,與普通中學校園是有所不同的,很多高職院校所選用的教材與實際崗位脫節(jié),學生在學習之后并不能夠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所以校園內部也需要針對學生所選擇的專業(yè),與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相互結合,讓學生能夠真正地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使用英語,提高自身的整體水平。
結論:綜上所述,在我國教育部門所提出的相應課程教學標準中,要求高職院校階段英語教學工作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也讓學生能夠對文章中心的思想總體的情節(jié)進行分析,以此提高單詞的積累量,實現(xiàn)學生英語知識學習效果的最大化。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就要求教師能夠真正的意識到英語學科教學活動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以此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和進步。本次文章的研究就是基于以上的內容,主要探討在英語課堂上教育工作開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找到有效解決的策略,希望能夠發(fā)揮出教學所具有的優(yōu)勢,從而真正地實現(xiàn)學生的長足發(fā)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