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斌 李海玲 植劍芳 張舒眉 高洪波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yī)院超聲科 50060;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yī)院肝病科50060
肝纖維化是各種慢性肝臟疾病向肝硬化發(fā)展的主要病理過程,而慢性肝病向肝硬化發(fā)展的過程中,門靜脈高壓是其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1]??焖僭u估患者門靜脈壓力,有利于醫(yī)生準確評估患者病情,提供合適的治療方案。目前臨床上常見的門靜脈壓力評估方法均為侵入性監(jiān)測,操作復雜,不適合在臨床上廣泛應用[2]。瞬時彈性成像技術是一種用于監(jiān)測組織硬度的非侵入性技術,不僅可以定性診斷脂肪肝和肝纖維化程度,還可以用來識別門靜脈壓力[3],逐漸在臨床廣泛應用。本研究主要探討瞬時彈性成像技術在肝硬化門靜脈高壓診斷中的作用,為臨床治療肝硬化提供更多參考,現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yī)院收治的各種病因所致的乙肝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患者,共68例。納入標準:(1)患者年齡18~70歲;(2)患者臨床癥狀、生化檢測、影像學檢查確診為乙肝肝硬化門靜脈高壓;(3)患者病史資料齊全。排除標準:(1)患者合并有其他惡性腫瘤;(2)患者合并有阻塞性氣道疾?。唬?)患者出現嚴重門靜脈血栓;(4)患者合并有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或其他嚴重血管疾病;(5)患者合并有其他嚴重肝腎疾病。根據患者食管胃靜脈曲張程度將其分為正常組(12例)、輕度組(22例)、中度組(18例)和重度組(16例)。食管胃靜脈曲張診斷標準:根據中華消化內鏡學會食管胃靜脈曲張內鏡診斷標準進行判斷[4]。正常:胃鏡下無靜脈曲張;輕度:胃鏡下觀察到直線型或略有迂曲的靜脈,但無櫻紅色斑或血泡樣斑;中度:胃鏡下觀察到蛇形迂曲隆起靜脈,或直線型、略有迂曲的靜脈,但有櫻紅色斑或血泡樣斑;重度:胃鏡下觀察到蛇形迂曲隆起靜脈,且有櫻紅色斑或血泡樣斑,或胃鏡下觀察到串珠狀、結節(jié)狀或瘤狀靜脈曲張。本研究經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采取瞬時彈性成像檢測患者肝臟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單位kPa),檢查儀器為法國Echosens公司研發(fā)的FibroScan儀器,探頭采用M型探頭。檢查前患者需空腹2 h以上。取仰臥位,右臂外展,充分暴露右側肋間隙,將探頭置于右側腋前線至腋中線第7~9肋間隙進行檢測。同一位置成功檢測10次,獲得LSM。要求成功率≥60%且檢測偏差值<中位值的30%,取10次檢測中位數。通過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觀察患者脾臟大小、門靜脈內徑寬度和腹水等。
1.3 觀察指標 收集4組患者的LSM、腹水、門靜脈內徑、脾臟厚度、脾臟長度,并分析LSM與門靜脈內徑、脾臟厚度、脾臟長度之間的相關性。收集患者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情況,并比較不同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患者LSM、門靜脈內徑和脾臟厚度的差異。
1.4 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Fisher確切概率法,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取單因素方差分析,相關分析采用Pearson法,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不同食管胃靜脈曲張程度患者一般資料 所有患者的一般資料如表1所示,4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表1 不同食管胃靜脈曲張程度的乙肝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2.2 不同食管胃靜脈曲張程度患者肝硬化相關指標比較 由表2可見,隨著食管胃靜脈曲張程度加重,患者肝硬化程度、腹水、門靜脈內徑、脾臟厚度、長度均顯著增加,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LSM與門靜脈內徑(r=0.64,P<0.001)、脾臟厚度(r=0.55,P<0.001)、脾臟長度(r=0.41,P<0.001)均呈顯著正相關。
表2 不同食管胃靜脈曲張程度的乙肝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患者肝硬化相關指標比較(±s)
表2 不同食管胃靜脈曲張程度的乙肝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患者肝硬化相關指標比較(±s)
組別正常組輕度組中度組重度組F值P值例數12 22 18 16肝臟硬度值(kPa)11.98±1.25 16.27±1.86 25.22±2.09 27.18±3.15 7.26<0.001腹水0.57±0.85 2.09±1.30 2.84±0.93 3.92±0.77 9.55<0.001門靜脈內徑(cm)1.04±0.15 1.29±0.11 1.54±0.26 1.81±0.21 8.93<0.001脾臟厚度(cm)3.39±0.28 4.31±0.62 4.36±0.57 5.57±0.88 11.82<0.001脾臟長度(cm)12.33±1.67 14.47±2.18 15.16±2.40 15.73±2.91 5.18 0.003
2.3 不同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患者肝硬化相關指標比較 56例食管胃靜脈曲張患者中,未出血患者32例、單次出血患者8例、多次出血患者16例。隨著患者出血次數增加,LSM、門靜脈內徑和脾臟厚度均顯著增加,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不同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的乙肝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患者肝硬化相關指標比較(±s)
表3 不同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的乙肝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患者肝硬化相關指標比較(±s)
組別未出血單次出血多次出血F值P值例數32 8 16肝臟硬度值(kPa)14.58±2.21 20.17±3.55 29.14±4.39 116.39<0.001門靜脈內徑(cm)1.26±0.17 1.58±0.21 1.94±0.25 61.76<0.001脾臟厚度(cm)4.21±0.64 5.05±0.48 5.69±0.82 26.09<0.001
門靜脈高壓是指門靜脈系統(tǒng)壓力增加導致的一系列臨床綜合征,是肝硬化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肝硬化時,肝臟中的肝星狀細胞被激活,一部分激活的肝星狀細胞會通過增生和分泌細胞外基質參與肝纖維化形成[5-6];另一部分激活的肝星狀細胞形態(tài)會顯著收縮,導致肝竇內壓升高,從而引起門靜脈壓力升高。超過90%的門靜脈壓力升高是由慢性肝病發(fā)展為肝硬化導致的,而門靜脈高壓往往會進一步導致食管胃靜脈曲張、門脈高壓性胃病、腹水、食管胃靜脈破裂和肝腎綜合征等疾病[7]。對于早中期的肝硬化患者而言,采取積極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可以顯著減少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改善患者預后。因此,快速評估門靜脈壓力對改善預后、提高生存率非常重要。
肝靜脈壓力梯度和消化道內鏡室檢測慢性肝硬化患者門靜脈壓力最主要的方式,但這兩種方法均為侵入性操作,可能引起出血、感染等并發(fā)癥[8],且其操作技術難度大,導致其不能在臨床廣泛應用。瞬時彈性成像是一種超聲彈性成像方法,通過對組織激勵產生剪切波,然后檢測剪切波在組織中的傳播速度,得出組織的硬度值[9]。瞬時彈性成像可以準確檢測慢性肝病肝硬化患者的纖維化程度,而肝硬化可以導致門靜脈血流阻力增加,從而引起門靜脈壓力升高。研究表明,瞬時彈性成像測定的LSM與門靜脈壓力具有顯著相關性,可以作為獨立指標反映患者門靜脈壓力,且瞬時彈性成像所測的LSM與門靜脈高壓相關指標,如內鏡下食管胃靜脈曲張程度、門靜脈內徑寬度、脾臟厚度等,也具有顯著相關性[10-11]。因此,臨床上可以采用瞬時彈性成像技術檢測LSM,從而間接反映門靜脈壓力。
本研究根據患者食管胃靜脈曲張程度將患者分為正常、輕度、中度和重度4組,研究結果顯示,隨著患者食管胃靜脈曲張程度增加,患者LSM、腹水、門靜脈內徑、脾臟厚度、脾臟長度均顯著增加。肝臟硬度和脾臟厚度發(fā)生改變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門靜脈壓力增加導致的。門靜脈壓力增加會導致肝臟充血、腫大,從而引起肝臟彈性發(fā)生變化,在此過程中,慢性肝病患者需要通過肝纖維化修復組織,引起肝臟硬化。而脾臟則主要受肝臟影響,肝硬化引起脾臟組織發(fā)生變化。
綜上所述,瞬時彈性成像技術在乙肝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患者診斷和預后評估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可以為臨床門靜脈高壓診斷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研究應用。
利益沖突:作者已申明文章無相關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