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超
(甘肅省慶陽市東方紅小學 甘肅 慶陽 745000)
足球作為“世界第一運動”,在各個國家廣受關注。有效引進校園足球這一運動項目,不僅順應了時代的潮流,也可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精神,即團隊精神。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好動階段,文化課結束后,精力無處發(fā)泄,而足球則可以消耗學生多余的精力,促進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增強。
在傳統(tǒng)的小學體育課堂中,運動項目極其單調。因小學一至六年級學生身體素質不同,體育課程中的項目并不能符合學生的運動需求以及興趣。而足球作為適合各個年齡的運動,可使學生進行共同參與,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得到明顯提升[1]。校園足球的推廣具有趣味性,其中需教師與家長進行溝通,例如開設“親子競技活動”,鼓勵家長與學生進行共同合作。不僅可使校園足球得到有效推廣,也促進了家長與學生之間的親密關系,使學生能夠感受運動的樂趣。在以往的體育課堂中,學生需根據教師的引導進行技能訓練,而在課下學生不會進行自主訓練,缺乏自主性。校園足球這一運動不受體育設施的限制,且極具趣味性,一個足球可使學生進行全員參與,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技能。
2.1 強化體育教師足球專業(yè)技能。足球的推廣需教師帶領學生進行認知以及學習,因此體育教師在此過程中擔任重要角色。為使校園足球能夠順利推廣,提高體育教學質量,體育教師應加強自身對于足球的認知,主動學習足球專業(yè)技能[2]。教師可利用課余時間,在線上觀看足球有關視頻,并在線上進行相關書籍的查詢。因教學對象為小學生,教師的學習方向應以幫助學生進行足球基礎知識的理解為主。教師可對以下書籍進行查閱,例如《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教學指南》《德國足球教學課程》《倒轉金字塔:足球戰(zhàn)術史》等。為使體育教學能夠得到更加專業(yè)的足球技能培訓,學校領導層可與其他學校進行溝通學習,組建體育教師學習隊伍,共同進行技能培訓。教師也可鼓勵學生自主進行足球知識的學習,并以求知者的身份主動向學生學習,此方式可大大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2.2 改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現(xiàn)狀。根據當前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現(xiàn)狀,體育教師的教學方式具有一定的落后性。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對于理論知識不加重視,課堂中直接進行運動示范,而后對學生采取“放養(yǎng)”教學,自由活動占據課堂時間的大部分。學生對于體育運動認知不足,以照貓畫虎的形式進行鍛煉,無法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可優(yōu)化教學方式,以足球為例,教師可為學生講解足球從古至今的演變過程,也可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進行動畫展示,以足球的起源“蹴鞠”為例,教師可尋找蹴鞠的圖片,并根據時代的變化尋找各個時期足球的形態(tài)變化圖片,使學生能夠對于足球的起源以及發(fā)展進行基本了解。在引導學生對于體育運動進行初步的了解后,可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運動的過程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監(jiān)督,及時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動作。為使學生能夠共同進行足球運動,教師可參與其中,充當裁判,及時制止學生錯誤的動作。也可與學生共同比賽,以抽簽的形式進行分隊,為學生展示足球的魅力。足球的運動也應具有一定的專業(yè)性,教師需對學生進行專業(yè)性的訓練,例如設置障礙物,鼓勵學生進行帶球穿行。
2.3 課余時間組織足球競技活動。為使校園足球能夠得到有效的推廣,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足球比賽。體育課堂學習時間是有限的,教師可鼓勵學生在課下進行比賽。為使這一運動能夠進行真正的推廣,體育教師可與其他學科教師進行協(xié)商,以班級為單位開展校園足球競技活動,為學生尋找比賽場地,并設置一定的獎勵制度。校園足球的推廣不應只局限在校園內,各個學校之間可進行溝通聯(lián)系,以各個年級進行友誼比賽,不僅可加強各個學校之間的關系,也可使學生加強團體合作意識,提升自身的體育素養(yǎng)。在舉辦足球競技的活動期間,教師也可引導學生通過不同途徑尋找加油稿,為所在班級或者團體進行加油打氣。為使校園足球能夠進行有效推廣,教師也可與學生共同創(chuàng)作校園文化墻,以“足球”為主題進行宣傳。
總而言之,在校園內進行足球這一運動的推廣,不僅可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技能,也可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使學生的運動的過程中懂得團結合作。推廣的過程不僅僅要靠體育教師的正確引導,也需學校的重視以及大力支持。體育教師應積極進行教學內容的不斷優(yōu)化,以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體育素養(yǎng)為目的,打造高效的體育教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