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嫻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華興中心小學幼兒園 福建 三明 366100)
每個人都應該有良好的禮節(jié),同時良好的禮節(jié)也是人們受到尊重基礎。在幼兒園教學中,幼兒文明禮貌的教育更為重要。幼兒是國家未來發(fā)展的希望。禮節(jié)教育的滲透不僅將有助于健康成長,而且還將在國家的長期發(fā)展中發(fā)揮作用。
閱讀是幼兒喜愛的活動,他們運用視覺、聽覺、觸覺、口語,甚至還有身體動作等綜合手段來理解對色彩、圖像、聲音、文字等多種符號,它不僅是幼兒探索知識、了解世界的平臺,更是幼兒逐步養(yǎng)成禮儀行為的有效途徑。班級的閱讀區(qū),教師要和幼兒一起布置,將嶄新的帆船、純白的小桌椅、卡通的小靠墊、這些幼兒們最愛的物品加入進去。
第一期投放有關禮貌類的繪本《愛說謝謝的小蘋果》、《你好小姐、再見先生》、《我是禮貌小天使》等。幼兒們拿到繪本能認真的看,部分幼兒會以非常直接的方式進行模仿繪本故事里的對話,部分幼兒會在交往中顯露出繪本里的對話。幼兒們在閱讀的基礎上接觸到基本的禮貌用語,并能在交往中嘗試使用,這是十分有意義的。
第二期可以投放幼兒們自制的禮貌類連環(huán)畫、卡片、指偶等。每個幼兒都制作了屬于自己的禮貌用語類圖書,都爭先恐后的想去閱讀區(qū)把自己的故事分享給小伙伴聽,每天進行區(qū)域活動時,都會有很多小朋友來閱讀區(qū),一度冷清的閱讀區(qū)變得無比的熱鬧。幼兒一邊分享自己的故事,練習著基本的禮貌用語的使用。閱讀區(qū)內幼兒們看著禮貌類的圖書,學說著禮貌用語。一段時間下來,在日?;顒又卸Y貌幼兒使用禮貌用語的頻率普遍提高了很多。
第一,樹立正確兒童觀和教育觀。為了提高幼兒園禮儀教育質量,幼兒園首先必須樹立起正確兒童觀和教育觀,將幼兒看成一個獨立個體,尊重他們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尊重幼兒個人能力,尊重他們人格尊嚴。在教育過程之中,幼兒園教育是不能盲目用成人標準強加在幼兒身上,需要把幼兒和成人區(qū)分對待。因此,幼兒園教育不能夠采用枯燥理論知識灌輸模式,而是要促進幼兒全身心的和諧發(fā)展,提高幼兒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能力。為此,在現(xiàn)代幼兒園教學過程之中,幼兒園需要樹立起正確教育觀念,逐步改變幼兒園教育中小學化教育現(xiàn)象,減少應試化因素,使得教育重點可以由傳統(tǒng)知識傳授變成推動幼兒全面發(fā)展,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禮儀素養(yǎng),提高幼兒禮儀素質。
第二,幼兒園需要加強禮儀教育重視程度。當前,禮儀教育對于很多幼兒園教育來說可有可無,禮儀教育在幼兒園教育內部并沒有處于突出地位。為了提高幼兒園禮儀教育質量,幼兒園需要加強對禮儀教育重視程度,需要將禮儀教育納入到教學計劃之中,在教學過程之中提高幼兒禮儀行為,規(guī)范幼兒各項行為舉止。幼兒園教師也需要時刻銘記禮儀教育重要作用,在教學過程之中有意識培養(yǎng)幼兒禮儀行為,讓幼兒用禮貌用語與他人交流溝通。
幼兒教育課程是對幼兒實施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活動。將幼兒禮貌用語教育納入教育課程,與常規(guī)課程相結合,禮貌用語教育會成為一種有目的、有計劃實施幼兒良好品德啟蒙教育的有效手段。因此,幼兒園應將禮貌用語教育課程化,構建系統(tǒng)、完整的教育內容體系,并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有目的、有計劃地設計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教學內容應既涵蓋幼兒個人生活的點點滴滴,又輻射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既滲透于幼兒教學的各個領域,又貫穿于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教育形式要靈活多樣,不僅使幼兒樂于接受,而且能激發(fā)幼兒學習文明禮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將文明禮儀教育滲透至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中,使幼兒受環(huán)境氛圍的影響,達到提升綜合素養(yǎng)的目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在幼兒園文化氛圍建設中是比較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常常利用手工制作、粘貼畫、宣傳板等將文明禮儀教育滲透至其中,從而強化幼兒的綜合素養(yǎng)。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中滲透與禮貌用語相關的文明禮儀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制作與禮貌用語相關的粘貼畫,將粘貼畫展示在幼兒園的宣傳墻上。比如:根據(jù)“謝謝,沒關系”為主題,引導幼兒制作小伙伴們互相幫助、團結友愛的粘貼畫。這樣在日常的學習與玩耍中,幼兒每次看到墻上的粘貼畫,都能想到好朋友間、同學間應該互相幫助,且當受到他人幫助時應說“謝謝”,被感謝的人應說“沒關系”。讓幼兒自行制作粘貼畫的方式不僅可以促進提升幼兒的文明禮儀素養(yǎng)、讓幼兒學會禮貌用語,同時可以有效強化幼兒手眼協(xié)調能力與實踐能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加強師生之間、同伴之間的交往,培養(yǎng)幼兒對人親近、友愛的態(tài)度,教給必要的交往技能,學會和睦相處?!备鶕?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及主題要求,我們安排了相關的文明禮儀主題教育活動。結合幼兒入園不會交往、容易膽怯等年齡特點,教師可以開展《朋友對對碰》、《拉拉勾》、《我們來分享》等主題活動,進一步讓幼兒愿意與周圍的伙伴一起玩,能友好相處。愿意分享,學會一些簡單的交往技巧,如等待、輪流、謙讓、協(xié)商等,讓幼兒學會:“你先來”“我們可不可以”“謝謝”“不客氣”等禮貌用語。同時也要結合幼兒園園本課程,利用各種節(jié)日開展感恩教育、關心他人,大手拉小手、好習慣伴我行等一些列活動,讓幼兒通過多種體驗來感受文明用語和行為帶給我們的快樂和方便。我們還利用小班幼兒愛聽故事、念兒歌的特點,經常地給孩子朗誦一些優(yōu)美的文學作品,從中讓孩子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和文明。如:在入園環(huán)節(jié)念兒歌《好寶寶》“好寶寶,有禮貌,進園先問老師早,回家問聲媽媽好,人人都說好寶寶好”。又如引導幼兒歡迎客人“小手小手拍拍,歡迎客人進來,小手小手招招,請你下次再來”。這些朗朗上口的兒歌對幼兒文明禮儀教育很有幫助。
對于幼兒來說,他們除了在幼兒園中,更多的時間是在家里與家人共同生活,家人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幼兒的禮儀意識與行為。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人生導師,在很多方面是教師無法替代的,家庭中的教育也更易于開展和易于幼兒接受。所以家長要注重家庭環(huán)境的塑造,家長如果做到禮貌謙虛,那么幼兒也會是講文明懂禮貌的;家長如果粗暴不講道理,那么孩子也會是野蠻無理的,在很多時候孩子就是家長的一面鏡子,折射了家庭教育的真實面貌。所以教師和家長要緊密聯(lián)系,加強溝通,實時了解孩子園內以及園外的情況,在與家長的交流中請家長以身作則,從自身做起給孩子樹立榜樣。當孩子放學回到家中或者是假期在家的時候,家長也應該像教師一樣,隨時隨地對孩子進行禮儀教育,當孩子有不規(guī)范的行為時就應該及時的提醒,還應該督促孩子進行及時的改正。在這個過程中,家長應該起到一個很好的帶頭作用,時刻的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要明白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家長要嚴格的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從而使得孩子可以在模仿家長的行為中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禮儀。
文明禮儀教學不能局限于理論,要跟幼兒的一日活動有機融合。教師把文明的社會性教育融入到一日活動中,禮貌用語的使用、文明行為的要求都細化到一日活動中,例如:入園儀表整潔、主動與門衛(wèi)及校醫(yī)問好、不亂丟垃圾,愛惜玩具圖書及花草樹木;見到老師及客人會主動說:你好,再見等;會自覺使用禮貌用語“請,謝謝,對不起,沒關系”等;愛惜物品,輕拿輕放等。通過家園一致要求,樹立榜樣,讓幼兒在點滴行為中彰顯文明。
除此之外,文明禮儀也可以與節(jié)日活動有機融合。例如:母親節(jié)組織實踐活動,讓幼兒通過為媽媽送上一句關心的話、準備節(jié)日禮物、觀看有關媽媽工作及生活的視頻,感受媽媽的辛苦,學會用多種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與感謝;勞動節(jié)組織實踐活動,讓幼兒在園內參加勞動活動,在活動中互幫互助,感受到勞動的辛苦與快樂,并在回家后對一直辛苦的父母說聲“謝謝”。
激勵機制不僅僅要針對幼兒群體,同時還要針對教師群體。在面對教師群體時,應當以精神激勵為主,鼓勵教師在日常工作中加強文明禮儀教育和引導,要求其主動發(fā)掘文明禮儀教育中所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加強德育研究。在面對幼兒群體時,則可以采取群體激勵和個體激勵兩種形式。群體激勵以評選“文明班級”為主,以周為單位對同一年級的所有班級進行評分,并設置流動錦旗,結合每個班級的月度評分結果進行流動發(fā)放。個體激勵則以評選“班級禮儀之星”為主,首先各個班級可以建立評比制度,采用一定標準對班級內每名幼兒的日常行為語言進行打分,以一個月為一個周期進行一次“文明之星”的評比。其次期末時可以在全校范圍內評選“十佳禮儀幼兒”,從而通過樹立幼兒榜樣的方式來號召全校幼兒注重文明禮儀。
在實際教學中很多老師都發(fā)現(xiàn),幼兒并不是聽不懂老師講的道理,只是因為教師的說教乏味無趣而不愿意去聽從,不愿意去執(zhí)行。故此,我們應當考慮如何讓講文明懂禮貌成為一件生動有趣的事,讓幼兒們能更好的受到教育熏陶。在這方面,教育工作者必須想辦法讓文明禮貌用語教幼兒動有趣起來。
比如可以在網上搜索一些關于講文明、懂禮貌的宣傳動畫、公益視頻、海報連環(huán)畫給幼兒們看。這些精心挑選的視頻動畫作品、海報圖片資料無論是內容情節(jié)的設計,還是色彩的運用、圖案人物形象的設計都很符合幼兒的認知喜好。所以,他們會更容易對宣傳內容感興趣。比如在《貝瓦兒歌》或者《兔小貝兒歌》中,就有很多兒歌作品是關于文明禮貌用語的。老師把這些具有教育引導意義的素材資料播放出來,要比口頭的說教生動有趣的多。不用老師刻意的強調,幼兒們就跟著模仿起來,自覺的踐行文明禮貌用語。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教室里的板報、宣傳欄組織開展各種主題宣傳活動。把常用的文明禮貌用語編成口訣,或者把使用文明禮貌用語的場景設計成簡筆畫,在板報宣傳欄上展示出來給幼兒們看,帶著幼兒讀。我們改變了以往生硬單調的宣教方式,讓幼兒真正從宣傳教育活動中獲得啟發(fā),形成認知。
文明和禮貌用語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史留下的瑰寶,是教育過程中的重要目標和方向。幼兒教師應當加強創(chuàng)新與實踐,將文明禮儀教育元素滲透至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內容中,讓幼兒養(yǎng)成說禮貌用語的習慣,讓文明禮儀之花在幼兒心靈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