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鑫 劉次琴
(1.山西晉中理工學院 山西晉中 030600;2.廣東江門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廣東江門 529000)
籃球不同于其他較為簡單的運動項目,其對技巧性及體力等方面要求較高。高校教師在進行體育籃球教學時不但要注意對學生的理論和實踐教學,還要注意學生的個性化教學。由于學生性別和年齡因素等都會導致學生的基礎素質存在差異,所以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個性化教學,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鍛煉自身意志、完善品格,提升合作能力,全面提升自我。
部分學生認為學習只有理論方面的知識,而忽視了實踐方面的技能,對于籃球學習仍舊是應付的態(tài)度。學生在完成有關籃球的課程后,大部分不會再接觸籃球運動。大部分學生都是為了考試而學習籃球的。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其學習態(tài)度是否端正,直接影響到籃球的教學效果及自主學習的效果。同時,大部分學生對于籃球的認識較為淺薄,相關籃球學習思維框架并沒有系統(tǒng)構建。雖然一部分學生在課下經常進行籃球活動,但是在實際教學課程中,由于教師對于規(guī)則、策略、技巧等要求過于規(guī)范的原因,使得學生的參與度不夠高,大部分學生對上課學習持消極態(tài)度[1]。除此之外,幾乎沒有學生進行主動的籃球學習或者練習,向教師請教的學生更是少之又少。
部分教師仍使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進行籃球教學,其教學理念及相關策略較為落后,部分方法已經不適用于現(xiàn)代教學。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有以下幾種原因。第一,教師自身的教學觀念沒有轉變。一些教師的籃球教學觀念依舊停留在過去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中,仍然認為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專業(yè)學習及科學研究,對于學生的籃球教學和考核沒有正確的認識,更沒有重視。第二,部分教師認為籃球是一項運動,其對于學生體能和技巧要求嚴格,故對學生的實踐學習方面充分重視,卻忽略了學生的理論學習方面。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不能平衡,也就無法進行籃球知識理論的創(chuàng)新。第三,當前先進的籃球教學內容與理念可供教師參考的較少,大部分教師沒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教學體系,所以只能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籃球教學。以上可以看出,即使國家對教育思維及理念做出了較大程度的改革,但部分教師在實際進行體育教學時,仍舊遵循傳統(tǒng)教學觀念,或者沿用舊的教學大綱進行理論知識的教授,造成籃球教學缺乏實踐性,更缺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內容。除此之外,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不頻繁,容易形成枯燥的課堂氛圍,極易降低學生的興趣,會使學生產生籃球學習的厭惡感,降低教學質量,甚至導致無效教學[2]。
教師需要進行自身教學觀念的改變,做到實事求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進行實際情況的細致了解。在課堂中教師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以自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要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以學生思維進行教學,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適應課堂并自主學習。同時,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豐富的網絡信息資源主動學習關于籃球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巧,并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籃球教學課堂內容。在自主學習、鍛煉、鞏固過程中,教師也要通過豐富的網絡信息資源,獲取完善的籃球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提升專業(yè)教學素養(yǎng),同時創(chuàng)新籃球教育策略。
在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都是以教師為主體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沒有從學生實際角度出發(fā),極易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F(xiàn)階段的素質教育內容及課改工作都明確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扮演學習的主體角色。只有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才能使學生可以自主進行學習,交流探討,保證后期實踐活動的順利進行。所以在進行籃球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調整教師的教學策略,以學生為教學主體,不斷鼓勵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充分了解學習籃球的重要性和重要意義,以此堅定學生學習信念,產生學習原動力[3]。相關研究表明,學生自主學習與學習信心及學習積極性密不可分,因此,教師如何進行學生興趣的激發(fā)是首要問題。首先,教師需要縮短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與學生做朋友,在各類實踐中提升與學生的互動頻率,以此培養(yǎng)學生興趣。例如,在進行籃球授課之前,教師可以舉辦籃球座談會,深入了解學生的需求及學生實際心理情況,以此適當改變教學策略來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鼓勵學生進行自我想法的表達,主動反饋教師教學的相關問題,使教師及時了解相關教學情況,讓教師對之后的教學進行適當調整。教師還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學生的觀點及認知情況,通過學生的評價,更加客觀地了解自己的教學情況。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提升師生互動頻率,更可以拉近師生距離,為之后的教學過程奠定師生感情基礎[4]。
相較于其他學科來說,籃球教學的實踐性較強,對學生的掌握程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許多學生由于中學時期鍛煉不足,身體素質較差,其對于籃球的學習較為困難,這就需要教師進一步的引導。因此,教師的引導教學策略就占據(jù)了教學方法的核心地位。教師需要遵循“學生為本”的教學原則,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的核心地位,了解各個學生的差異,尊重學生不同的想法、觀念,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策略的相關改進。大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重視籃球技巧的研究及教授,不關心學生的興趣,也不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方法上依舊守舊,致使課堂氛圍沉悶,難以將娛樂性的教學方式運用其中。為改善這一情況,教師可以將游戲加入教學活動中,使學生在進行游戲的同時,可以更好地進行技能的運用,進一步形成興趣,從而養(yǎng)成運動的習慣,最終提升自身素質[5]。例如,在籃球運球教學后,進行籃球接龍的游戲,讓每個人在手上運球一個來回,再進行籃球傳遞,如果中斷的話,需要兩個人表演節(jié)目,以此作為懲罰,活躍課堂的氛圍。籃球接龍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運球技能,而且對學生臂力的鍛煉也很有幫助。游戲的加入使得課堂變得更有活力,在提升學生興趣的同時,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形成一個更緊密的集體,為后續(xù)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考評作為教學過程中的關鍵部分,其重要的作用不言而喻。在教育改革后,需要對教學考評機制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教師需要將課程開展的條件、課時與考評任務相結合,以此進行考評機制的完善。大部分教師通常會選擇使用出勤率和學期考核成績兩部分,組成最終考評成績。而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考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并且對一段時間以來所學的內容進行一個鞏固與反饋,同時還可以以考評為目的督促學生進行運動時間的合理分配。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優(yōu)化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6]。對此,教師需要進行適當?shù)目荚u機制的改革,對學生平時的考評成績進行綜合客觀分析,將期末考評成績與之相聯(lián)系,進行客觀評分。階段的考核與期末的考核相結合,可以讓學生準確地認識到自身的優(yōu)缺點,并能夠提升教學質量,完成有效教學。
高?;@球教學不僅是技能的教學,更是對學生態(tài)度觀念的更正及對教學方案策略的不斷完善。高?;@球教學涉及的內容較為復雜,教師需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策略的創(chuàng)新,以達到有效教學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