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邳州市建設路小學 沈 穎
在小學語文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歷程中,如何做好閱讀教學工作的創(chuàng)新始終是教學難點。從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思維水平來看,閱讀作為以文本素材為基礎的理解、分析學習模式,其不僅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還必須要對語文知識擁有一定的熱愛,同時愿意將時間用于閱讀學習。但從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來看,很多學生在閱讀興趣方面都存在明顯的欠缺,這讓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遇到了困境。為了實現(xiàn)閱讀教學工作的解困,做好教學工作的創(chuàng)新至關重要。
從素質教育角度來看,要想實現(xiàn)對閱讀教學工作的創(chuàng)新,就必須要先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學生學習狀態(tài)不佳、興趣不足等問題,表面上看問題來自于學生,實際上問題出現(xiàn)在教師。因為,在學生面前,一切知識的難度都是一樣的,如果學生在學習中表現(xiàn)出對某一方面知識興趣濃厚,而某一方面興趣不足時,就說明教師在教育引導方面存在欠缺,閱讀教育就屬于后者的情況。
所以,為了改變閱讀教學現(xiàn)狀,實現(xiàn)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教師就必須要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以他們喜歡和擅長的方式進行閱讀教學,由此來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例如,在進行《草船借箭》的學習時,因為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再加上他們對三國歷史較為感興趣。于是,我就選擇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學習模式,讓他們能夠從自己的思維角度去進行課文閱讀,了解其中的故事情節(jié),并對諸葛亮、周瑜等人物產(chǎn)生基礎認知,由此做到在鍛煉基礎閱讀能力的同時,也可以實現(xiàn)對他們基礎價值觀念的提升。在學生完成閱讀之后,我會組織他們進行閱讀內容討論,通過一些關鍵性問題來考查他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思考效果,由此進一步鍛煉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水平,為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構建做好基礎引導。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體驗,教師可以采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從當前的教育模式來看,越來越多的創(chuàng)新教育技術得以在課堂當中應用,這可以為教師提供更多的教學選擇。通常情況下,我會在分析閱讀素材和學生閱讀能力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教育技術的選擇,其中現(xiàn)代信息技術是使用最為頻繁且最受學生喜歡的教學方法。例如在進行《摔跤》一課的教學時,為了提升學生對課文中描寫方法的了解,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作者在進行動作描寫時的巧妙,我就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了以本課內容為基礎的視頻資料,讓學生可以通過最直觀、具體的方式來獲得情感體驗,從而進一步提升對作者描寫能力的感知與學習。又如在進行《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教學時,為了進一步調動學生的情感,我會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圓明園毀滅前后的視頻資料,讓學生通過最直觀的對比,感受到一代文明毀滅的可惜,同時進一步提升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帶來鋪墊,也為他們以后的成長和學習打下基礎。
從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來看,其之所以會出現(xiàn)困境,很大程度是因為教師的教育模式過于單一、死板,學生根本無法體會閱讀素材之美。所以,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教師必須要擺脫課堂的束縛,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去進行閱讀素材的感知和體驗,由此來進一步實現(xiàn)對他們的認知啟發(fā),讓他們能夠感受到閱讀素材與生活之間的關系,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例如在進行《只有一個地球》的閱讀學習時,為了提升學生的認知體驗,我就專門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到公園中去觀察城市環(huán)境,讓他們看到日漸干涸的河水,隨處可見的垃圾等,讓學生明白現(xiàn)代生活環(huán)境正因為人們不科學的生活方式被污染和破壞。我們想要珍惜生活、珍惜地球,就必須要保護環(huán)境、保護地球。當學生能夠產(chǎn)生這種觀念時,他們對閱讀素材中的情感理解就更為透徹和全面,這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夠為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帶來助力,小學語文閱讀教育的創(chuàng)新工作由此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閱讀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關鍵內容,對其予以創(chuàng)新是推動教育工作進步,實現(xiàn)素質教育目標的重要措施。面對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學生,教師必須要進一步了解他們的認知水平,并通過課堂教育模式的創(chuàng)新,讓學生能夠有機會以更好的狀態(tài)去進行文本閱讀,并完成對文本中的情感內容體驗和寫作手法學習,由此做到有效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同時,也能夠實現(xiàn)對學生的思維啟發(fā)和閱讀能力鍛煉,為他們以后的閱讀學習開展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