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強
(四川省蒼溪縣元壩鎮(zhèn)中心小學校 四川 蒼溪 628400)
在素質(zhì)教育的貫徹和落實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這一名詞就逐漸出現(xiàn)在了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采取措施對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讓學生進行深度閱讀就是其中一項行之有效的措施,因為不管是語言的積累、語言技能的掌握還是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都需要學生通過閱讀來獲得,它們也屬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范疇。因而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在自己的教學中思考如何實現(xiàn)小學生的深度閱讀這一問題。
課堂教學活動過程是一場通往未知世界的探索發(fā)現(xiàn)之旅,每個學生都是課堂閱讀的參與者、閱讀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者。作為現(xiàn)今的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該敏銳捕捉課文中的矛盾點,以此來創(chuàng)設閱讀問題情境,從而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激發(fā)起來,使學生對課文的解讀走向深入,閱讀更加深刻。如在教學部編版二(下)課文《青蛙賣泥塘》時,當學生對課文的內(nèi)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筆者利用課文中的矛盾處來創(chuàng)設閱讀問題情境,將學生引向深度閱讀。筆者對學生提問:青蛙為什么會“愣住了”呢?青蛙不是一直在叫賣,一直為賣掉泥塘而忙碌嗎?提出這樣的問題,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去揣摩當時青蛙的內(nèi)心及其活動。學生經(jīng)過思考之后,筆者就此問題再次提出假設:青蛙假如真的把它辛辛苦苦美化了的泥塘賣了的話,青蛙的心情又會如何呢?此刻,組織學生合作探討交流,結(jié)果學生認為:青蛙買到泥塘后,估計有兩種表現(xiàn),一是青蛙把泥塘賣出了很高的價錢,青蛙非常開心;二是青蛙覺得這是自己辛辛苦苦美化的泥塘,留著自己住,該多舒服啊!可惜賣給別人了,青蛙比較懊悔。筆者再次組織學生就現(xiàn)在的兩種假設開展討論:兩種情況,哪一種情況更符合青蛙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學生經(jīng)過認真討論后,普遍認為第二種情況與青蛙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符合,因為錢再多,總有花完的時候。而泥塘留下來,不但留下了自己辛勤勞動的成果,而且給自己留下了美好的居住、生活環(huán)境,它的一生將是非常幸福與快樂的。這樣的閱讀教學,讓學生從假設的角度去認真發(fā)現(xiàn)問題,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觸摸到課文的思想本質(zhì),又能讓學生在爭論中獲得對課文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領(lǐng)悟。
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決定他們的深度閱讀效率,因而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培養(yǎng)。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不能夠選擇填鴨式或者灌輸式的閱讀教學方法,而是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而問題則是引發(fā)學生思考的因素,為此小學語文教師要讓自己的閱讀教學活動中充斥著問題的身影。在此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有探索問題的動力,教師就需要考慮到學生的自身情況,進而讓問題有易有難,符合所有層次學生的需求。例如:當所有小組的學生都投入到深度閱讀中時,筆者就會讓他們將自己的收獲記錄下來。當學生完成閱讀之后,筆者就會讓他們上臺進行展示。在展示的過程中,筆者就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如針對詞語類的小組,筆者就會提出類似于①“淙淙”這一詞語的含義是什么呢?②“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中“抽出”這一詞語能否換成“長出”,為什么之類的問題,并且會要求小組內(nèi)的所有成員都參與到回答中,簡單的問題讓基礎(chǔ)較差的學生回答,有難度的問題則會讓基礎(chǔ)較好的學生回答。這樣的話,學生就能夠不斷地思考筆者所提出的問題,進而從中挖掘筆者提問的重點,在此基礎(chǔ)上調(diào)整自己的閱讀方向,由此對自己的閱讀能力進行培養(yǎng)。
豐富的閱讀資源是學生進行深度閱讀的前提所在,這就意味著僅僅依靠課本教材,學生是無法實現(xiàn)深度閱讀的,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豐富閱讀資源的搜集。在此過程中,小學生必須要以課本教材內(nèi)容為基礎(chǔ),因而他們需要先對課本教材內(nèi)容進行自主閱讀和學習,進而從中挖掘出能夠深入研究的語文知識。接下來學生就可以圍繞著這些語文知識來展開閱讀資源的搜集。這樣的話,學生就具備了深度閱讀的條件。例如:在進行《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文章的閱讀教學之前,筆者就會讓學生進行預習,并因此從文章中挖掘需要學習的語文知識,如漢字、詞語、語句、寫作技巧、思想感情等。在此過程中,學生因為自身興趣點的不同,他們的側(cè)重點也不同。如有的學生就從文章中看到了“嫩綠”這個詞語,進而對綠色的種類產(chǎn)生了興趣,他們想要知道綠色除了嫩綠外,還有哪些種類;有的學生則對“就像綠色的海洋”這一比喻的語句感興趣,進而想要去深入探究比喻這種修辭手法。接下來筆者就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興趣點來進行課外閱讀材料的搜集,并且將所搜集到閱讀資源呈現(xiàn)給筆者,筆者會判斷學生所選擇的閱讀資源是否有價值。
總而言之,在素質(zhì)教育的時代背景下,引導學生進行深度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師勢在必行的舉動。在此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要幫助學生擁有能夠自主進行深度閱讀的能力。這樣的話,學生在未來就可以憑借自己的努力來進行深度閱讀。因而從深度閱讀開始到深度閱讀結(jié)束,小學語文教師都需要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彰顯,并且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發(fā)揮,這也是他們研究有效措施所要遵循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