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維敏
(湖南省東安縣第三小學 湖南 永州 425900)
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人必備的一種技能,口語交際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更何況在當今這個和諧美好的社會中,口語交際作為我們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所必備的一個活動,它在讓我們進行著一個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活動,它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對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非常重視。為了讓口語交際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活起來,閃亮起來,我們通過實踐、研究,總結得出以下:
1.1 對口語交際教學不夠重視。老師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更加重視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而對于口語交際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給予固定的時間進行口語交際的教學,在僅有的口語交際課上也只是圍繞著課本上的內容進行反復的練習,或者是讓學生進行練習,老師進行最后的驗收,這些都使得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不高。[1]
1.2 學生被動的參與課堂教學。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的教學中主要是老師進行講授,而學生更多的是被動的參與課堂教學,由于心理緊張害怕不敢說,或者是在表達的過程中吞吞吐吐,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這都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不能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意識。
1.3 口語交際的教學流于形式。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上進行口語交際的教學還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訓練上,老師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練習在形式上等同于口頭作文,學生也只是自說自話,而沒有真正的交際意識;并且,口語交際教學并沒有很好的覆蓋所有的學生,只是一部分積極的學生進行練習,這使得口語交際的教學流于形式。
2.1 創(chuàng)設相應教學情境。在當前社會對人際交往要求越來高的背景影響下,交際場合可能會發(fā)生在校園、社會等任何場合,這就要求現代人必須具備一定的口語交際能力。因此,在小學階段開設口語交際課程,訓練學生具備初步的交際能力對學生下一階段的學習具有重要意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具備創(chuàng)設相應教學情境的能力,滿足學生在不同場合進行交際能要求。為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充分結合實際生活場合以及教學要求,提升教學情境的有效性以及合理性,同時,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與同學、教師交流。借助合理地教學情境可以切實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進而實現培養(yǎng)學生敢于表達自己思想的意識,善于表達自身觀點的能力目的,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2.2 充分利用先進技術優(yōu)勢。傳統教學方式主要基于教材,由教師進行口述教學,傳統教學方式比較枯燥,難以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課堂教學效果不佳。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fā)展,多媒體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的應用為課堂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提供了新思路,動態(tài)化教學方式得以實現。[2]當前階段,多媒體技術以及網絡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之中,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先進技術優(yōu)勢,借用網絡平臺搜索相關教學資源,實現提升口語交際教學質量的目的。以描述環(huán)境為主題的課程為例,教師在進行本課時教學時可以先利用網絡平臺搜索特征明顯的風景圖或是視頻作為素材,并以此為基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通過對話的方式練習如何表述環(huán)境。通過充分利用先進技術優(yōu)勢可以直觀地刺激小學生感官,滿足小學生心理特征,進而實現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為提升課堂教學水平提供有利條件。此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利用先進技術優(yōu)勢還可以切實活躍課堂氣氛,盡可能地推動課堂教學貼近學生生活,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相結合,提升學生實踐能力。
2.3 激勵評價。激勵評價在教育學中被廣泛應用,學校奔著以人為本的主旨,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主,其實學校更關注的是學生本身的道德品質,和它的學習能力與交流合作、培養(yǎng)學生從各個方面發(fā)展,但是在發(fā)展過程中更應該注意它的過程,細節(jié)決定成敗。在學校期間老師應該適當鼓勵學生,畢竟小孩子都希望被得到老師的表揚,父母的肯定。教學中,老師要多關注學生學業(yè)成績,在關心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看看他們是否是主動學習,只有主動學習才會引起對學習的濃厚的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去發(fā)現語言的魅力,更多的是去關注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課堂上多讓他們去練習口才,去指導他們哪句話說的好,哪句話說的不好,當然尊重個性差異,每個人的語言都不同。
綜上所述,在歷代的社會生活中,口語交際能力就是占著很重要的位置。學好口語交際可以促進我們思維的發(fā)展,也可以為我們未來美好生活奠定基礎。在我們現實生活中處處都充滿了語文的魅力,它好像是我們學習語文的源頭,它可以作為課堂的延伸,使學生在用課本的同時中,將語文知識帶到生活中去學習,奔向更加寬闊的天地,尋味多姿多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