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瑞
(安徽省宿州市十一中學銀河四路校區(qū) 安徽 宿州 234000)
隨著近幾年來素質教育的實施與推動,初中階段的教育更加注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并且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已經上升到社會熱點話題。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成為社會家庭學校所共同關注的內容。在當前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依舊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需要教師不斷地轉變理念,采取相關的應對策略,讓學生擁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況,得到身心健康成長。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通常以心理學的相關理論知識和技術為參考依據(jù)。并且根據(jù)學校的常規(guī)教育和實際教學工作,參考學生的生理特點、心理發(fā)展狀況、學習特征等,有目的性有計劃的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從而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實現(xiàn)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
2.1 學校不夠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整體教學呈現(xiàn)形式化。當前學校對于初中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時,缺乏較為健全的組織、機構和規(guī)章制度,因此,導致了部分時候學校并不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缺乏正確認知。更加重視的是學生的成績,認為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無。這種現(xiàn)象導致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為一種形式成為表面工作,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只停留在口頭方面,只是應付相關部門的檢查,缺乏實質性的作用。
2.2 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有待提升。在應試教育的長久影響之下,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應試教育范疇之內,沒有得到學校、家庭以及學生的重視。部分時候則是由班主任教師以及政治教師對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雖然部分時候邀請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的教師,但整體專業(yè)素質并不理想。由于學校的課程安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經常被忽視,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無法有效實施教學。心理健康教育很難發(fā)揮其本質作用。學校也不重視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活動,不利于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
2.3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利用不夠合理。當前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沒有得到全面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往往只是少數(shù)教師所從事的專項工作,未得到其他教師的有效配合。只有少數(shù)力量推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達到的效果并不理想。同時,心理健康教育與家庭、社會等未形成合力。
2.4 心理健康教育,評估和獎懲制度有待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體的評估以及驗收狀況并不理想,也缺乏相應的獎懲制度。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其他學科有所區(qū)別,也無法納入到學生的中考當中。學校并不重視,部分學校疏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評價和檢測,這并不利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實施。
3.1 學生的思想滲透和知識教育。初中時期是學生學習的黃金時期,也是學生發(fā)展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不僅擔負著學習上的壓力,而且在心理方面也經歷了巨大的變化。班主任要時刻觀察學生的變化,將心理健康知識不斷滲透于學生,例如要注重心理健康課堂教育質量,確保學生可以學到更多知識。例如班主任可以鼓勵學生與心理學老師進行交流,思想上的洞察力有助于學生對自己的心理健康有一個總體的了解。教師還可以進行課外心理健康活動的宣傳和指導,讓學生在課堂活動形式的活動下進行一系列的演講或演講比賽。此外,公告欄和實踐活動等各種形式,也可以成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宣傳形式,讓這種形式以微妙的方式影響學生,以便學生的思想真正形成印象。此外,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要敢于解決,主動尋求心理老師進行交流,不應埋在心里。學生還應該發(fā)展自己的自信心,不要過分給自己施壓,保持愉快的心情并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
3.2 合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心理健康課程具有特殊性,很多老師們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會忽視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更多的關注到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但是其實只有學生具備了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夠更好地學習和發(fā)展,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老師可以給學生傳輸一些正確的價值觀,比如每個人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需要學會悅納自己,接受自己的不足,并且揚長避短,充分發(fā)揚自己的長處。每個人在認識自己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誤區(qū),缺乏全面性和客觀性。因此,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還可以開展一些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紙條上寫出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然后和其他同學進行交換,其他同學再在這張紙條上寫上對這位同學的優(yōu)點和缺點的認識,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每位同學更加全面完整地了解自己。通過這樣的方式,還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因為有的時候其他同學可以看到自己身上存在的,并且一直被自己忽略的優(yōu)點,發(fā)覺了這些優(yōu)點之后,就可以幫助他們增強自信心,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
總之,心理健康是學生在成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心理成長的重要階段。老師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加強和學生的溝通和交流,結合課內課外的教學契機,給他們灌輸一些積極向上的因素,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