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云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qū)實驗學校小學部 江蘇 揚州 225000)
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小學生,剛剛由幼兒園邁入小學,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學習內(nèi)容的增多,學習難度的加大。低年級的小學生還處于貪玩好動、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時期,枯燥的識字學習很難引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在課堂上容易走神、因此識字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小學的語文教師,應抓住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在教學的過程中融入趣味性的元素,讓小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識字的學習中,以此來提高小學生的識字教學效果。
1.1 識字教學方法單一。受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方式的影響,教師在開展識字教學的過程中,一味的對小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忽視了小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了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很容易引起小學生厭倦和抵觸心理。這種填鴨式的灌輸方式,并不利于小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小學生的識字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方式,不斷改進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吸引小學生的興趣,使小學生能夠主動積極的進行識字的學習。
1.2 識字脫離一定的情境。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會涉及到一些簡短的課文,在每一篇課文后面,附有小學生需要掌握的生字。大部分低年級語文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往往先讓學生機械的認識和理解生字,在進行課文的學習。沒有結合課文給小學生提供一定的情境,加深小學生對生字的理解,忽視了識字教學與課文情境想相結合的重要性。因此,機械的記憶和理解生字,導致小學生對識字的興趣不大。
2.1 游戲識記法。小學低年級階段,小學生都比較貪玩好動,因此,教師可以在識字教學中應用游戲識記法,提高小學生識字的興趣,提高小學生識字的主動性,從而提高小學生識字的效率。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二三,木頭人”游戲,教師站在前面,小學生站在離教師4米遠的位置,在游戲過程之中如果哪位小朋友沒被教師發(fā)現(xiàn),成功拍到教師即為過關。教師喊:123木頭人后,立即回頭,發(fā)現(xiàn)誰動了,那就誰就輸了,輸了的人要在本節(jié)課學習的生字中,選擇3個生字帶領班里的小學生朗讀,并且向班里的同學說明自己對這個生字的理解。通過一個簡單的小游戲,激發(fā)了小學生們的學習熱情,提高了小學生的參與度,并且鞏固了所學的生字,加深了對生字的認識和理解。
2.2 故事法。低年級的小學生,天真爛漫,富有童趣,喜歡新鮮的事物,喜歡聽故事,因此,教師在開展識字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從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入手,通過故事,幫助小學生掌握生字。
例如:教師在開展在認識生字日、月、水、火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們講一個小故事,吸引小朋友的興趣,加深小朋友對生字的理解。關于日教師可以講后裔射日的故事;關于月教師可以講嫦娥奔月的故事;關于水教師可以講東海龍宮的故事;關于火教師可以講古人鉆木取火的故事。每一個小故事的引入,都激發(fā)了小學生們的好奇心,提高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幫助小學生認識了生字,還加深了小學生對生字的理解,以便于小學生在生活之中能夠靈活運用。
2.3 從生活入手,聯(lián)系生活實際?!爸R來源于生活”,任何學科的知識都與生活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因此,教師在開展識字教學的過程中,也要將知識與生活相聯(lián),提高小學生識字的興趣,使小學生能夠?qū)W到的知識在生活中靈活應用。
例如:教師在開展大、小、多、少的識字教學時,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之中加入生活之中的情形,幫助小學生認識生字、理解生字。教師可以展示今天小學生上學帶的水果,小紅帶了3個蘋果,小明帶了一個蘋果,小紅帶的蘋果又大又圓,小明的蘋果和小紅的一比有點小,通過具體的生活中的情形,幫助低年級的小學生認識和記憶大、小、多、少這四個生字,理解這四個生字的含義。這種方式,不僅吸引了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提高了小學生的識字效率。
綜上所述,,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既是教學工作的重點,又是教學的難點。識字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只有具備一定的漢字基礎,才能夠開展其它學科的學習,因此開展?jié)h字識字教學至關重要因此,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激發(fā)小學生對識字學習的興趣,提高小學生對識字學習的積極性。這就要求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在教學中增加趣味性的元素,利用游戲,故事,以及識字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等方式吸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小學生的思維,從而進一步提高低年級的識字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