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圓芳 成都銀杏酒店管理學院 曾海軍 民辦四川天一學院 韓寧宇 成都銀杏酒店管理學院
體育賽事的舉辦對運動員來講,是展示自身競技實力和優(yōu)勢的重大舞臺,對于群眾來講,更是可以主動參與的集體性活動,不僅可以讓群眾感受到積極向上的活動氛圍,同時也可以調動起群眾參與運動的積極性,與全民健身的理念也存在異曲同工之妙。第3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將在成都市召開,設置了籃球,排球,田徑,游泳等18個體育項目,集結約17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年輕運動員,作為具有國際性和綜合性的著名體育賽事,成都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也必然會再一次掀起全民健身的熱潮。
在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引導下,體育強國的建設已然成為國家高度重視的戰(zhàn)略目標,成都作為國家中心城市,也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貼近新發(fā)展理念,進一步強化自身的體育精神,并制定了在2035年之前打造國內一流,國際知名賽事城的目標。這也就意味著,成都市對體育和健身的追求是尤為明顯的,不僅僅加大了體育場館的建設力度,而且也在大運會的引導下,塑造了更為積極向上的活動氛圍與環(huán)境,再次打造了城市體育文化的新名片。作為成都市民,本身就有熱愛體育運動的傳統(tǒng),他們對這一領域展現出來的熱情和好感,能夠充分展示出整個城市的人文素養(yǎng)。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國際性的綜合比賽,體育賽事的魅力本身就可以吸引諸多媒體的關注,成都大運會在召開之前,已經進行了廣泛的宣傳與推廣,這也吸引了諸多外國媒體和群眾的眼球。成都營造的優(yōu)良賽事環(huán)境,以及舒適的生活氛圍,便捷快速的交通體驗,都會讓受眾感受到更為直觀的傳播效應,進而受到體育運動的感染和鼓舞,逐步樹立全民健身的理念,形成良好的口碑效應,進一步增強成都市的國際影響力,帶動體育市場消費的發(fā)展,提高了市民文化體育生活水平和文明素養(yǎng)。
首先,從政治地位上來看,成都市的戰(zhàn)略定位隨著改革開放已經有所轉移,從省會逐步跨越到西部中心城市,然后再升級到國家中心城市,這一道道軌跡,都清晰的印刻了成都在國家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地位。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本身就具有小奧運的別稱,是以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為主辦方的綜合性運動賽事,如此高規(guī)格的世界級體育比賽在成都舉辦,必然會進一步營造成都在西部的形象,增強成都市的政治擔當和話語權。大運會的主場館和運動員村選址在龍泉驛區(qū),這也會讓該區(qū)在成都市內的政治地位得到增強。
其次,從經濟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城市的特色和優(yōu)勢產業(yè),本身就能夠凸顯出品牌的風格與形象。近些年來,成都市的經濟發(fā)展增速是有目共睹的,不僅惠及了四川省,甚至也輻射到西南地區(qū),也正是因為這種經濟上的基礎,大運會的舉辦也有了更為堅實的支撐。成都市可以集合自己的自然資源以及人文資源,凸顯出大運會的特色,增強城市經濟的內驅力,提高就業(yè)率,并聯合其他的商業(yè)領域實現共同進步。
另外,從城市文化的塑造來講,城市文化是城市發(fā)展的靈魂與根基所在,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本身就是成都天府文化的源頭。大運會作為一種體育文化活動,必然會為城市文化的更新注入鮮明的活力。一方面,賽事場館的建設以及活動的舉辦,都必須要貼合城市的地理位置和建筑藝術,這也會讓物質文化有全新的升級。另一方面,重大級別的賽事也可以成為城市宣傳和推廣的發(fā)力點,成都能夠進一步推廣綠色,智慧,活力和共享的賽事理念,引導全民健身再次走向熱潮,激發(fā)出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首先,從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角度來看,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將集結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人員,大量外來人口的涌入,會讓都市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壓力變得更為沉重,龍泉驛區(qū)的生活垃圾排放量與日俱增,生活污水排放量也同樣如此。而生活污水排放量和垃圾堆積量作為表征人口給城市污染的關鍵性因素,也在比賽期間得到了更加明顯的體現,水環(huán)境也因此受到了脅迫,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受到了相應的污染,這也給人體健康埋下了安全風險與隱患。同時,劃船作為大運會的基本體育項目,本身就要借助當地的湖泊和水庫,而這些區(qū)域作為城市居民飲用水和農作物的灌溉水源,一旦受到污染,就勢必會干擾周圍的居住 環(huán)境。
其次,從交通的角度來看,對外交通,內部交通以及和諧的交通系統(tǒng),本身就是平價交通運行秩序的重要參考,優(yōu)秀的賽事交通組織,是保證活動正常開展的前提要件,只有保證不同的領域可以協調發(fā)展,才能進一步做實成都運動花園的口號。成都市的旅游業(yè)尤為發(fā)達,環(huán)境優(yōu)美并且氣候溫和,所以在大運會期間,常規(guī)客流和觀賽人員以及后勤服務人員會大量疊加,客流量變得更為明顯,安全形勢就會變得較為復雜,這也會影響正常的交通秩序,給當地的居民生活帶來不良的影響。
成都市必須要充分利用大運會成功舉辦的積極影響,進一步宣傳全民健身的理念和思維,讓大眾了解全民健身的意義和價值,主動關注體育運動,崇尚更為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這里,必須要依靠官方網站,電視臺,廣播電臺,公眾號報紙等多種類型的平臺,進一步宣傳大運會舉辦前后的歷程,展示出大運會的徽標,吉祥物和主題歌曲,這樣可以營造積極向上的運動氛圍和環(huán)境,讓群眾能夠受到思想上的熏陶和感染。
成都市必須要認識到,全民健身的理念兼顧了社會發(fā)展的不同層次,所以要想提高大眾的參與度,必須要兼顧不同的群體,要把青少年和中老年,白領以及肥胖人士劃分開來,認真分析不同群體的參與訴求,探討他們的工作和體育休閑現狀,進一步了解全民健身的整體狀態(tài)和水平,這樣才可以打造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側重性的運動場所。在大運會閉幕之后,也可以在體育中心場區(qū)內部,四周廣場,配備相應的健身器材,劃分極限運動的場地,標志出小型足球場和籃球場,為自行車騎行,小輪車練習免費開放通道,為市民提供專業(yè)化和標準化的體育場館,鼓勵市民從多個途徑出發(fā),積極參與健身活動,只有這樣,才可以讓群眾共享大運會的果實,發(fā)揮出榜樣的引導和示范作用,讓全民健身理念更為持久的影響城市發(fā)展的未來。
基礎體育設施的完善和改良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以及財力,這就需要發(fā)揮出政府部門的引導與組織作用,政府必須要提高對體育場館修建的重視程度,要發(fā)揮出自身的帶頭作用,積極打造休閑娛樂場地,創(chuàng)造更加寬廣且舒適的公共體育空間,讓群眾能夠享有更為便捷的健身場所。同時,那些對體育賽事有積極興趣的群眾也可以自發(fā)的集聚起來形成相應的組織,并設置專門的協會或者是俱樂部,收取象征性的會費來維持各項活動的運轉,這樣不僅讓群眾擁有更多的參與動力,同時也可以讓不同的運動項目得到更加廣泛的認可。例如,廣場舞就是較為盛行的業(yè)余體育活動,不僅人數眾多,同時組織秩序優(yōu)良,能夠進一步吸引更多的群眾前來參加,展示出民間健身的良好風尚。
政府與民間組織應當積極展開溝通和交流,要打造更為良性的銜接鏈,發(fā)揮出社區(qū)的作用,社區(qū)作為社會的主要細胞,能夠給全民健身帶來更為直觀的影響。社區(qū)應當針對所處轄區(qū)的具體情況,做好全民健身場所的設計和規(guī)劃,要劃分出可以安設健身場所的區(qū)域,并向上級政府提交申請,社區(qū)也可以協調當地的經營性體育場所和公共服務性體育場所,對于經營性體育場所來講,要構建起平等的合作關系,為居民爭取更為便利的運動條件和折扣。對于非經營性體育場所來講,要構建起互信互惠的機制,免費為群眾的活動打造寬廣的空間。社區(qū)也可以規(guī)劃一些公益性的健身場地,例如公園,小廣場和較寬敞的草地等等,這樣可以進一步提高全民健身的覆蓋率。
全民健身需要借助體育聯絡員的力量,及時收集群眾的反饋意見和信息,并針對性的組織不同類型的全民健身活動。體育聯絡員可以直接從社區(qū)相關負責人員中選拔,要發(fā)揮出上傳下達的作用,潤滑全民健身活動的鏈條,并充分爭取群眾的意見,根據不同類型的體育場地和體育資源,設計出特色體育項目,這樣不僅可以讓群眾有更多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時也能夠讓全民健身具有可操作性[1]。
全民健身不僅可以展示出體育精神,同樣也包含了當地的人文風情以及民俗習慣,全民健身能夠進一步推動地方體育文化的傳播和延續(xù)。這也就意味著,成都市要依靠大運會中舉辦的不同項目,吸引更多的基層群眾挖掘本地的傳統(tǒng)資源,這樣不僅可以形成靚麗的風景線,也可以把文化與實踐充分結合到一起,讓更多的民眾感受到體育競技精神的鼓舞,受到思想上的牽引。除此之外,成都市也可以根據大運會帶來的商業(yè)機會,把運動商品,運動體驗,運動參與,運動康防等多個領域雜糅到一起,打造球迷俱樂部,體育沙龍,天空籃球場,5人制足球場,把這些與大運會相關的體育空間打造成網紅打卡地,進一步帶動當地經濟的發(fā)展,吸引更多消費者的眼球,提高居民的參與度和認可度[2]。
總的來說,持續(xù)性發(fā)揮世界大運會的積極輻射作用是合理且必要的舉動,這是深入貫徹落實健康中國、體育強國的應有之策,更是提高全民身體素質和文化素養(yǎng)的有效措施。本文通過多個平臺的宣傳與推廣,運動狀態(tài)的市場化調研,政府和社會力量的集中,行政力量和民間力量的交叉滲透,信息的傳遞與共享,文化的延伸與滲透這幾個角度,論述了成都全民健身的發(fā)展路徑,充分結合了大運會的基本內容,具有理論上的合理性與實踐上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