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雄姣
摘要:師生互動是在課堂教學中能提高學生積極性和理解能力,并讓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教學的一個重要形式?,F(xiàn)在語文課堂中普遍存在師生互動少、學生對語文提不起興趣等現(xiàn)象。另外,小學生正處在思維活躍、敏捷好動的年齡,教師應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合理改變現(xiàn)有教學模式,加強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動腦、動口、動手,調(diào)動多種感官。教師應該針對師生互動策略進行規(guī)劃,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基于此,本篇文章對加強課堂師生互動教學強化小學語文學習效果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師生課堂互動;小學語文;學習效果;加強措施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8-411
引言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要運用能夠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提高語文學習意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互動教學模式可為語文教師的教學活動做好基礎工作。文章對小學語文教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展開深入的分析與研究。
一、小學語文課堂互動交流的重要性
互動交流是語文學習的一部分重要內(nèi)容,在語文課堂上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首先可以幫助語文教師打破沉悶的語文學習氛圍,活躍課堂基調(diào),有助于學生融入課堂。其次,進行互動交流,有助于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使學生與語文教師親密接觸,這樣教師就可以有機會深入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成長需要,以便教師更好地安排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實現(xiàn)學生的提升。最后,進行有效互動交流,可以使學生與教師建立信任關系,敢于向教師提出自己的不解和疑惑,從而獲得知識補充,減輕學習壓力。因此本文將以小學階段語文課堂為例,對提升語文課堂互動進行以下有效建議。
二、語文課堂師生互動中的不足
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上,師生互動主要圍繞教學內(nèi)容展開,教師提問,學生給出標準答案,互動的趣味性不足,也存在限制學生思維發(fā)展的問題?;蛹仁莻鞑ブR的途徑,也是增進交流的方式,然而教師觀念上的滯后導致互動方式單一,學生只能被動回答問題,缺乏自主思考意識。語文教學中,包含大量需要默寫、背誦的內(nèi)容,以這些內(nèi)容為核心的互動是以互動為外殼的檢驗和評測,是對學生知識水平的考查,而非思維能力的啟發(fā)。隨著信息技術的推廣,小學生的視野逐漸開闊,接觸的內(nèi)容五花八門,思維變得更活躍,而傳統(tǒng)觀念下的互動與小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需求不符,很難激發(fā)學生興趣,容易給學生留下陳舊、刻板的印象。目前的語文課堂上,教師仍習慣采用點名提問的方式代替師生互動,導致參與互動的學生較少,難以調(diào)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加強措施
(一)有意識地創(chuàng)建交流溝通情境,課堂知識具體化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采取對教學模式“取其精華、棄其糟泊”的原則,保留優(yōu)秀的板書和口頭教學等部分,并且增加一些新穎的新媒體教學方法。這有利于教師在講授知識時,讓學生腦海中出現(xiàn)課本類的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書中的內(nèi)涵,引導學生對書中理論與知識提出問題,進行大膽思考,培養(yǎng)其綜合素質(zhì),并這種模式更加有利于滿足學生的學習訴求,更加有利于提高課堂知識的教學速度和質(zhì)量。例如,在教學《登鸛雀樓》這首詩時,許多小學生對其中描繪的情景并沒有太多感觸,不能夠理解詩中描繪景象的龐大與宏偉,也不能夠理解文學創(chuàng)作手段運用的妙處。這時教師就可以從網(wǎng)上找到相關圖片和教學視頻,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觀看,以便構建教師講課時的氛圍,并且有利于學生理解詩的內(nèi)涵。
(二)設置趣味問題,增強學生參與動機
在語文教學課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向?qū)W生提語文知識問題的方式,集中學生課堂注意力,語文知識都是相互關聯(lián)的,教師可以在傳授語文知識的過程中,向?qū)W生提出疑問,讓學生充滿好奇,從而在學習中進行思考、探索、分析。學生會對教師拋出的語文知識問題進行深度思考,快速轉(zhuǎn)動大腦,這可有效提高學生靈活運用以往所學到的語文知識的能力,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于以前學到的語文知識。在語文教學課程中,需要讓學生時刻將注意力放在教師所講解的語文課程中,讓學生對小學語文教師提出的語文問題進行回答,學生的回答是對學生學習程度最好的展示,有利于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無論學生的回答是否正確,教師都要細心評價,針對學生的回答提出意見或者建議,讓學生能夠在問題的提問和解答的過程中,增強自身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或者讓學生主動提問,教師要耐心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這是一個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學生會抱著好奇心展開積極的學習,這些都是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關鍵,這種語文知識提問的方式,也是互動教學中提升教師和學生關系的有效方法,通過此種互動教學方式,將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科學全面評價
以往課堂上,以教師評價為主,素質(zhì)教育下,應重視互動式評價的作用,要引導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學習過程進行反思,從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夯實基礎知識。比如在教學古詩《夜宿山寺》后,教師要把總結知識的機會交給學生,讓學生反思本課都學了哪些內(nèi)容,并建議學生給老師出題,考一考老師對古詩的掌握情況互動過程中,教師故意出錯,考查學生們的觀察能力和掌握情況。學生指出教師的問題后,教師要虛心接受,同時要表揚學生的觀察很仔細。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不能夠在保持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應該注重小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將較枯燥、古板的課堂變?yōu)榛钴S、有趣的師生互動課堂,讓教師與學生之間減少隔閡,增加教師對知識的教授和學生新知識的接受,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梁海良.加強課堂師生互動教學,提高小學語文學習效果[J].新課程(小學),2018(01):108.
[2]郁衛(wèi)萍.加強課堂師生互動教學,提升小學語文學習效果[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04):64.
[3]余利燕.加強課堂師生互動教學,保障小學語文學習效果[J].課外語文,2018(06):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