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紅色資源具有鮮明的主題性特征,且分布廣泛,以紅色旅游資源為例,主要涉及革命老區(qū)和紅軍長征沿線兩方面內容。紅色資源涵蓋了老一輩革命先驅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新時代大學生學習。同時,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利用紅色資源開展教學意義重大。因此,文章從紅色資源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切入,分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紅色資源利用現(xiàn)狀和問題,并提出相關優(yōu)化策略,旨在全面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及質量。
關鍵詞:紅色資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優(yōu)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1)40-0121-03
近年來,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部門及高校越來越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可使大學生群體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而使大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為將來步入社會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打下堅實的基礎。然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化的工作,需講究方式方法。同時,紅色資源是老一輩革命先驅遺留下來的寶貴資源,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顯著,包括引導功能、示范功能、塑造功能以及教育功能等[1]。本文圍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利用紅色資源進行分析,以期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一、紅色資源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紅色資源是老一輩革命先驅留下來的寶貴資源,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體現(xiàn)在多方面,具體如下:
(一)引導功能
對于紅色資源,主要涉及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從物質層面來看,涵蓋革命歷史遺址、遺跡以及物品等,同時還包括建立起來的各種館所,如博物館、展覽館及紀念館等;另一方面,從精神層面來看,涵蓋老一輩革命先驅在革命建設中值得大學生學習的各種精神,比如抗聯(lián)精神、大慶精神、長征精神及延安精神等[2]。諸多紅色資源以文字、圖像、視頻影像的方式傳播,使一代代中華兒女在學習和鑒賞過程中深受感動。對于教育者而言,通過紅色資源的學習,能夠增強自身的政治責任感以及歷史使命感。并且,將紅色資源合理科學地應用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當中,可起到正面的積極引領作用,使大學生群體的愛國熱情被激發(fā),愛國精神被點燃,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二)示范功能
道德教化與道德示范,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個人道德,同時還有助于弘揚社會公德。在紅色資源中,有著諸多英雄人物及先進事跡,無論是從政治家、革命家、軍事家身上,還是從普通的士兵、人民群眾身上,都體現(xiàn)出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強烈的愛國情懷。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教師通過列舉為了國家甘于奉獻自我、犧牲自我的英雄事跡的方式,比理論思想灌輸更加具有實效性。并且,通過紅色資源的滲透,還能夠發(fā)揮顯著的示范功能,激發(fā)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有效提升道德品質,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三)塑造功能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人們需遵守的價值規(guī)范有了明確規(guī)定,即需要尊重國家、社會以及個人的利益,并以國家利益為最高利益。在提倡主流價值的基礎上,通過正確價值觀念地樹立,進一步建設強有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能夠為政治穩(wěn)定、國家長治久安提供有效保障[3]。紅色資源中涵蓋了許多優(yōu)秀的文化品質,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供了豐富的內容。高校在弘揚紅色文化的過程中,可科學合理地將紅色資源應用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發(fā)揮其塑造功能,使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
(四)教育功能
教育的方式方法眾多,但是紅色資源教育具有其他教育資源或方式不具備的獨特性。各種紅色資源具備豐富的現(xiàn)實載體,高??梢愿鶕?jù)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合理地滲透相關紅色資源,通過多媒體技術具象化展示的教學方式,或者采取案例講解的教學方式,使大學生群體生動形象且直觀地了解紅色事跡、紅色精神,以此激發(fā)大學生群體的愛國熱情。同時,在紅色資源當中,馬克思主義與共產(chǎn)主義思想信念突出,能夠有效培養(yǎng)大學生的政治信仰及政治熱情。此外,在紅色資源當中,革命先驅艱苦奮斗、不畏強權的精神值得新一代大學生學習,可培養(yǎng)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大學生的吃苦耐勞精神、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精神。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紅色資源利用現(xiàn)狀和問題
紅色資源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多樣,但從現(xiàn)狀來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紅色資源利用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具體問題如下:
(一)未深入挖掘時代價值
紅色資源的歷史性特征非常鮮明,因為其誕生和發(fā)展于老一輩艱苦奮斗的戰(zhàn)爭年代,與當前時代大學生的社會環(huán)境存在較大差異,導致大學生很難體悟這些紅色資源。而一些高校在宣揚紅色資源文化過程中,僅停留在表層,雖對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有所重視及強化,但對紅色資源的時代價值未能深入挖掘及提煉,使當代大學生群體很難將紅色資源文化的精神、時代價值意義與自身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很難把紅色資源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4]。在此情況下,紅色資源的利用價值未得到深入挖掘,進而導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
(二)針對學生學習需求的研究力度不足
一些高校在紅色資源宣傳教育工作過程中,存在抽象化、泛化的現(xiàn)象,未重視大學生的多元化個性需求。當代大學生群體個性特點鮮明,單純的說教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個體對想象與探索有一定的追求。在紅色資源學習過程中,學生更喜歡紅色教育基地直觀的現(xiàn)場學習環(huán)境,對有血有肉鮮活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跡更加有興趣。與此同時,當代大學生群體對自身未來發(fā)展較為關注,希望通過紅色資源學習,解決自身生活、未來就業(yè)等方面的問題[5]。而部分高校由于針對學生學習需求的研究力度不足,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未能通過紅色資源的滲透解決學生的實際現(xiàn)實問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難以得到有效體現(xiàn)。
(三)紅色資源利用效率低下
從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層面分析,一些高校缺少專門的紅色資源教材,缺少專門的紅色資源課程,對此類課程的重視和開發(fā)力度不足。與此同時,部分高校雖然能夠認識到紅色資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作用,但傳授、宣傳方式單一,傳統(tǒng)灌輸式、常規(guī)案例教學法難以取得實質性的教學效果[6]。此外,高校在校園主題活動、社團活動開展過程中,紅色資源的宣傳報道鮮少,難以將紅色資源在校園文化中的號召力發(fā)揮出來,降低了紅色資源的利用效率。
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紅色資源利用的優(yōu)化策略
結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紅色資源利用現(xiàn)狀問題,高校應探索有效的優(yōu)化策略,具體優(yōu)化策略如下:
(一)樹立與時俱進的思想理念,體現(xiàn)紅色資源時代感
不同的時代,所需弘揚的主旋律有所不同,所需解決的時代課題也有所不同。紅色資源要想得到有效傳承及弘揚,需被賦予全新的時代內涵。對于高校來說,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需樹立與時俱進的思想理念,將紅色資源的時代感充分體現(xiàn)出來,高校相關研究機構應拓展紅色資源的研究領域,將其中有助于社會發(fā)展的政治、文化、教育價值提煉出來,有效滿足大學生群體的成長發(fā)展需求。對于思想政治課程教師來說,則需合理地利用紅色資源,對當今熱點社會問題進行剖析,提升大學生對現(xiàn)實問題的理解程度及自我認知能力[7]。并且,思政教師還有必要借助紅色文化的內涵,包括“歷史智慧”“勇氣”“魄力”等構成元素,激勵大學生勇于拼搏,進而實現(xiàn)自我價值。此外,高校應引導學生感受老一輩革命先驅在革命征程中的英雄壯舉,學習革命先驅艱苦奮斗的精神,培養(yǎng)大學生群體優(yōu)良的思想品德。例如:江蘇宿遷在“慶祝建黨百年”專題報道中,以“百年循跡——走過你來時的路”為主題,并以“讓紅色基因融入宿遷血脈,讓紅色精神激發(fā)奮進力量”為核心,帶領學生回顧了劉少奇、陳毅、鄧子恢、張愛萍等老一輩革命家在紅色土地上運籌帷幄、浴血奮戰(zhàn)的事跡,使紅色基因融入宿遷人民的血液,激發(fā)宿遷人民的愛國熱情及精神。以此為借鑒,地方高校可以結合這一紅色資源,體現(xiàn)紅色資源時代感,進而激發(fā)大學生加入到宿遷人民隊伍中,努力汲取紅色資源中的精神力量,提升個人修為,實現(xiàn)自我價值。
(二)以實際問題為導向,開展有針對性的紅色教育
當代大學生群體的時代特征鮮明,高校應結合大學生實際,充分考慮大學生群體的需求,進而合理地融入紅色文化教育。高校需以實際問題為導向,開展有針對性的紅色教育。例如:在高校內部展開調查研究工作,對大學生群體對紅色資源的認知水平、認同程度進行分析研究,并對大學生群體日常關注重點、興趣喜好加深了解,進一步了解大學生群體的思想動態(tài)及現(xiàn)實困惑[8-9]。在此基礎上,開展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理滲透紅色資源,比如:高校可以學習江蘇宿遷在“賡續(xù)紅色基因”活動中,通過“紅色走廊”的形式,展示黨史知識,并引導黨員、群眾學習黨史;高??蓜?chuàng)建“紅色走廊”,打造黨史課堂,使學生踴躍參與,積極學習。此外,高校教師應結合學生的現(xiàn)實問題,積極解答問題,以此發(fā)揮紅色教育的作用,并解決大學生面臨的一些現(xiàn)實問題。
(三)加強紅色校園建設,提升紅色資源利用率
高校應在提升紅色資源利用率的基礎上,發(fā)揮紅色資源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和功能,因此有必要加強紅色校園建設。一方面,對校園紅色陣地建設進行強化,設計紅色文化符號,構建紅色廣場,建造英雄雕塑以及承載紅色文化的建筑等,并以革命英雄的名字對校園道路進行命名,使紅色元素散布在校園內各個地方[10]。另一方面,將社團的帶動作用發(fā)揮出來,構建專業(yè)化的紅色隊伍,積極進行紅色資源文化的創(chuàng)作,以大學生群體擅長且喜愛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比如開展紅歌會、詩歌朗誦等社團活動,使紅色文化宣傳力度得到有效擴寬。此外,高校還應合理利用新媒體平臺,比如通過抖音自媒體、微信公眾號、微博自媒體,在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前提條件下,宣傳紅色資源文化,引導高校學生積極參與學習,以此擴大紅色資源宣傳的覆蓋面、影響力,進一步通過紅色資源學習,提升大學生群體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
四、結語
綜上所述,紅色資源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顯著,但同時在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仍面臨一些問題。為此,高校需樹立與時俱進的思想理念,將紅色資源的時代感體現(xiàn)出來,并以大學生群體的實際問題為導向,開展有針對性的紅色教育。此外,高校應通過加強紅色校園建設,提升紅色資源利用率,以此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及質量。
基金項目:2021年度宿遷市社科研究立項課題“宿遷紅色基因與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創(chuàng)新研究”(課題編號:21 SYB-02)。
作者簡介:馬寧(1983—),女,碩士,宿遷學院輔導員,副教授,研究方向: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參考文獻:
[1] 張薇,徐榮玲. 紅色名人資源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徑探究——以江蘇無錫地區(qū)為例[J]. 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1(07):169-171.
[2] 苑志慧. 發(fā)掘當?shù)丶t色文化資源助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四平市為例[J]. 老字號品牌營銷,2021(06):157-158.
[3] 王海玲. 海南紅色資源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和實現(xiàn)[J]. 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21,34(10):63-64.
[4] 夏夢. 文旅融合背景下江蘇地域特色文化資源提升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成效的路徑探索[J]. 大學,2021(20):103-106.
[5] 李開慶,吳凡波. 桂北紅色文化資源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J]. 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21,35(03):28-32.
[6] 張丹. 紅色資源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研究[J]. 邢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1,38(02):23-25.
[7] 徐成,樂進,蔣德誠. “文化+”視域下江蘇鹽城紅色文化資源的挖掘與開發(fā)研究[J]. 大眾文藝,2021(07):218-219.
[8] 趙丹,湯佳偉,梁智鋒. 分析“紅色文化資源”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03):180-181.
[9] 郭云,丁露露. 紅色文化資源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及路徑[J]. 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20,34(06):1-4.
[10] 曹鎏. 紅色文化及其本土化研究——兼論江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J]. 百色學院學報,2020,33(05):98-103.
(責任編輯:陳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