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秀秀
【摘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一些教師嘗試將小學英語繪本和教材進行融合,以期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讓學生獲得全方位發(fā)展。文章將主題意義作為基點,首先分析了小學英語繪本和教材融合的教學意義,隨后對小學英語繪本和教材融合的教學策略進行探究,有參考意義。
【關鍵詞】主題意義;小學英語;繪本;教材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一個極為普遍的現(xiàn)象,即部分教師往往單一地進行教材知識的灌輸。長時間處于這種模式下,學生容易產(chǎn)生厭倦感,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十分有必要將小學英語繪本與教材融合起來,開展高質(zhì)量的英語教學。
一、基于主題意義的小學英語繪本和教材融合的教學意義
主題意義下的小學英語繪本和教材的融合,對于學生的英語學習和綜合能力的提高具有極為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具體來說,將小學英語繪本與教材進行有機融合,可以豐富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和形式,不僅能夠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讀圖、理解、想象等能力。并且,小學階段的英語繪本通常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xiàn),通過對圖片與英文的解讀,學生可以對其中的人物角色有一個立體的認知,感悟人物的喜怒哀樂,對故事情節(jié)進行大膽的想象、推理、創(chuàng)編以及演繹[1]。
二、基于主題意義的小學英語繪本和教材融合的教學策略
(一)趣味導讀,調(diào)動學習興趣
“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睂W生一旦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就會產(chǎn)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不必教師督促,就會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之中。對于小學英語教學來說,這點也不例外。在小學英語繪本與教材的融合過程中,教師有必要為學生設計趣味性的導入語,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對接下來將要學習的內(nèi)容產(chǎn)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從而對教學主題有一個更加鮮明的感知。
例如在教學How are you?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旨在讓學生對“book”“chair”“desk”等詞匯以及“How are you? I'm fine,thank you.”等句型有一個大致的理解和掌握,懂得運用課堂所學的內(nèi)容與他人打招呼,成為一名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學生[2]。為了更加順利地達成這一目標,教師選擇借助How are you這一英語繪本實施教學。該繪本有著極強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包含多個方面的內(nèi)容,如顏色、動物、動作等,與學生的身心特點極為相符,非常利于學生展開英語學習。對此,在導讀環(huán)節(jié),教師就可以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入手,利用繪本中的趣味圖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此基礎上運用浮夸的語言再現(xiàn)繪本中不同動物的交流、對話,同時配上相應的動作,將繪本故事演繹出來。這樣一來,整個教學活動就會變得更加生動,更具趣味,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美好感受。教師也可以從中收獲寶貴的教學經(jīng)驗,為后續(xù)教學提供有力支撐。
(二)強化指導,加深知識記憶
詞匯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對于學生英語知識大廈的構建具有重要的價值。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實效,教師應當強化詞匯方面的教學,讓學生在英語繪本中接觸、學習更多的詞匯,并且在詞匯積累過程中不斷完善英語知識架構[3]。小學階段的學生尚處于成長發(fā)展的初始時期,年齡較小,缺乏一定的知識、經(jīng)驗,要想真正掌握英語詞匯,就離不開正確、有效的引導。對此,在具體教學時,教師需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不斷強化對學生的指導,幫助學生找到恰當?shù)膶W習方法,不斷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量。
例如在教學What is your name?這部分知識的時候,要想讓學生展開高效的英語學習、探究,首要任務就是解決本節(jié)課的詞匯,即“your”“name”“afternoon”等。為了加深學生的記憶,教師可以引申出與本節(jié)課詞匯相關的英語繪本——My Name Is Yoon。在繪本閱讀中,教師可以傳授給學生一些記憶技巧、方法,如聯(lián)想法、拼讀法等,引導學生結合繪本中的圖片等進行詞匯的記憶,從而加深對詞匯的理解、把握。這樣一來,學生閱讀教材時,就能夠做到游刃有余,得心應手,更好地感知文本主題、內(nèi)容。
(三)構建情境,優(yōu)化學習效果
情境教學法是新課改的產(chǎn)物。采用情境教學法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更加真實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切實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進而以更加積極的心態(tài)融入英語課堂,最終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具體來說,在教學情境之中,學生的各個感官得到了刺激,思維處于更加活躍的狀態(tài),不再是以往的被動接受知識灌輸,而是主動、自覺地投入學習、探究,從中收獲豐富的新知和技能,提高自身的思維、理解、學習等能力。英語繪本能夠為教學情境注入更加鮮活的生命力,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4]。
例如在教學That is a cat.這部分知識的時候,為了調(diào)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教師挑選了與本節(jié)課內(nèi)容相符的英語繪本A Cat's Tale,并且借助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了相應的音頻。此時此刻,原本單一、沉悶的英語課堂變得更具生機、活力。在如此良好的氛圍中,學生猶如身臨其境,仿佛小貓的故事就發(fā)生在眼前……果不其然,本節(jié)課達成了預期的目標??梢?,基于主題意義的小學英語繪本與教材的融合,可以采用構建情境的教學方式,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四)開展實踐,提高教學實效
作為新時期的教學工作者,需要深刻認識到一點,即教學并非只是簡單的知識傳授,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真正吸收課堂所學的知識,并逐步內(nèi)化,將其轉(zhuǎn)變?yōu)樽约旱臇|西。對此,在小學英語繪本與教材融合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進行理論方面的指導,而且應當適當開展實踐活動,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更為濃厚的興趣,全身心地融入英語課堂,從而提高英語教學的實效。
例如在教學Happy birthday!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引用同名英語繪本——Happy birthday,帶領學生閱讀該繪本。當學生對繪本的主題、內(nèi)容有一個大致的理解后,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合理劃分為若干學習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演繹故事情節(jié),再現(xiàn)繪本故事。對于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小組,教師可以給予相應的獎勵,激勵學生再接再厲。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交流、合作、表達、思維等能力,而且能夠活躍課堂氛圍,為英語教學的深入做好鋪墊。
(五)延伸擴展,提高應用能力
好的繪本故事都會教授學生為人處世的道理,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三觀”,培養(yǎng)與強化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與文化品格。為此,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基于主題意義背景,深入挖掘英語教材與英語繪本的契合點,圍繞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精心創(chuàng)設具有趣味性的學習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理解學科知識的同時,懂得繪本故事中蘊含的道理,促進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發(fā)展,實現(xiàn)教學的延伸與擴展。
以Our school這一單元為例,教師可立足主題意義,選取與教學內(nèi)容相契合的繪本故事——David goes to school。繪本故事以頑皮的大衛(wèi)上學闖禍為主線,故事情節(jié)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契合。教師可為學生精心創(chuàng)設教學環(huán)節(jié),首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將繪本故事情節(jié)表演出來,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隨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表演情況,向?qū)W生提出“After reading this story,how do you feel?”等問題,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大衛(wèi)的感受,引發(fā)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與探究;最終,學生懂得需要遵守相應的規(guī)則,犯了錯需要及時改正,才能成為一名好孩子。教師將英語教材與繪本故事相互融合,使學生不但懂得學校的基本規(guī)則,而且能強化學生的責任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三、結語
總而言之,基于主題意義的小學英語繪本和教材的融合,是推進小學英語教學改革進程的有力舉措,更是提高小學英語教學實效、促進學生全方位發(fā)展的必由之路,值得受到充分的重視。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學工作者,需要深刻認識到這一點,找出小學英語繪本與教材之間的契合點,并且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促進二者的完美融合,以便打造一個高質(zhì)量的英語課堂,讓學生從中收獲豐富的新知和技能,為今后的英語學習和成長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蔣健妹,秦益鋒.基于主題意義發(fā)展學生多元思維的繪本教學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2020(02):13-18.
但清瑤.小學英語主教材與繪本融合教學實踐探究及思考——以《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第一級下Prince Seb's Pet為例[J].英語學習,2019(S01):43-47.
畢玲.繪本與小學英語教材融合途徑的案例研究[J].中小學外語教學,2020(04):22-27.
高山.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以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16):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