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包
跳閘了三次,宿舍徹底斷電了。一個人回到黑漆漆的宿舍,默默地吃完了涼掉了的粉條包子。這時電話響了,是爸爸。他問我:“在干嗎呢?”我說剛剛吃完飯。爸爸念叨著:“怎么能只吃一個包子呢?這樣營養(yǎng)怎么跟得上?是想給家里面省錢嗎?一定要好好吃飯?!?/p>
突然我就濕了眼眶。
爸爸一直在另一個城市工作,所以我和爸爸相處的時間很短。我各方面都很平凡,偏偏有個各方面都很優(yōu)秀的哥哥。小時候我總覺得,我對爸爸來說,是個可有可無的女兒。我一直是個別扭的孩子,面對著明明是我很喜歡的人卻總擺出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態(tài)度,所以爸爸每次回家來看我們,我就故意不理他,甚至還會故意發(fā)脾氣。
有一次爸爸做了排骨,讓我多吃點。我不情不愿地吃了一塊,蠻好吃的,可我偏偏要說不好吃,我其實就想讓爸爸哄著我吃。奶奶看不下去了,批評道:“你爸爸工作那么忙還專門給你做吃的,你怎么可以這樣子!”
正值青春期的我立馬撂下筷子,奪門而出。我還委屈得不得了,覺得全世界都不愛我,邊哭邊想,從今以后,我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爸爸追了出來,沒有批評我,而是說:“不喜歡吃就不吃了,下次做你喜歡吃的?!?/p>
我這個糾結(jié)的小孩兒啊,很清楚自己有多無理取鬧,如果爸爸批評我一頓,那我或許還會心安理得一些,但他這么縱容著我的小脾氣,我反而有點兒不好意思。
我哽咽著問:“你為什么要養(yǎng)著我?”我是這么一個毫無優(yōu)點只會給大人添堵的孩子。
爸爸突然笑了,只說了三個字“瓜女子”,這是我們陜西的方言,意思就是“傻孩子”。我更想哭了,敢無理取鬧,是因為從內(nèi)心深處確定,爸爸會寵著我啊。
我是易胖體質(zhì),為了能控制體重,經(jīng)常吃兩口飯就說自己吃飽了。媽媽為了我吃飯這個問題,下了很大的功夫。普普通通的豆腐都能變換好多種花樣。我夸哪道菜做得好吃,她能高興好半天。
我長相身材都很普通,可媽媽眼中的我仿佛自帶濾鏡,她總說,你肯定是你們學(xué)校的?;ǎ渌紱]有你好看。
我減肥不吃飯的時候,她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地說:“你現(xiàn)在這樣多好看?。 睋?dān)心我在學(xué)校不好好吃飯,每次打電話第一句都問:“今天吃了什么?”
大約一年前,我得知自己是父母領(lǐng)養(yǎng)的孩子。他們毫無保留地愛著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我,從來沒有讓我覺得自己是個外人。
我想象過如果他們沒有收養(yǎng)我,我們可能會在街頭相遇,爸爸對我來說只是一個擦肩而過的叔叔,媽媽對我來說只是一個面容模糊的阿姨。我本來真的是一個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的人,是他們的善良讓我成了有牽掛、有依靠的人。
以前看到過一句話:只有愛你的人才會擔(dān)心你有沒有好好吃飯。這簡單的四個字蘊含著最溫暖質(zhì)樸的愛意。好好吃飯,好好長大,成長為優(yōu)秀的大人去保護爸爸媽媽。
編輯/苗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