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清東,趙 偉,張延春,牛歡慶,王 蒙,朱 恒
(徐州市賈汪區(qū)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江蘇 徐州 221011)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男性泌尿科常見的疾病,多發(fā)于中老年男性,且隨著年齡增長發(fā)病率逐漸上升[1]。BPH臨床表現為排尿困難、尿頻、尿急等,易并發(fā)慢性或急性尿潴留、泌尿系統(tǒng)感染、血尿等,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極大影響[2]。目前,治療BPH最有效方法為手術治療,等離子前列腺切除術是其標準術式,但存在術中大出血概率高、并發(fā)癥較多等缺點[3]。近年來相關研究發(fā)現,等離子前列腺剜除術可以實施解剖學上剜除,且安全性更高,尤其對于極高齡BPH患者[4]。因此本文研究等離子前列腺電切術與等離子前列腺剜除術治療極高齡BPH的效果和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7-03~2020-04我院收治的78例極高齡BPH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經B超、直腸指診、尿動力學檢查等,確診為BPH;②年齡≥80歲;③經常規(guī)藥物治療≥6個月癥狀未緩解,有手術指征者;④臨床資料完整,無手術相關禁忌證;⑤患者均知悉、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有嚴重心、肺等臟器疾??;②存在凝血功能障礙及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③存在尿道狹窄、膀胱結石、前列腺炎等;④有嚴重精神障礙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A、B兩組,各39例。A組年齡80~91歲,平均(85.24±2.02)歲,病程15~29年,平均(21.31±3.25)年,合并高血壓12例、冠心病10例、糖尿病17例,直腸指診:前列腺Ⅰ度9例、Ⅱ度13例、Ⅲ17例,B超測量前列腺體積(體積=前后徑×上下徑×左右徑×0.52)40.97~102.12mL,平均(66.34±5.86)mL;B組年齡80~90歲,平均(84.75±2.24)歲,病程17~30年,平均(22.86±3.07)年,合并高血壓14例、冠心病9例、糖尿病16例,直腸指診:前列腺Ⅰ度8例、Ⅱ度11例、Ⅲ20例,B超測量前列腺體積41.26~101.55mL,平均(67.34±5.42)mL,兩組年齡、病程、合并疾病、前列腺體積、分級等對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本次研究經過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所有患者均行硬膜外麻醉,取截石位,對會陰處進行常規(guī)消毒,鋪巾。A組實施等離子前列腺電切術治療:經尿道置入等離子電切鏡,在內鏡下觀察患者前列腺、膀胱內、精阜及周圍組織情況,確定精阜與增生腺體位置,使用環(huán)狀電切環(huán),選擇精阜近端和尿道內口為界限,在生理鹽水沖洗下,切除患者前列中葉,依次切除各側葉,深度切至外科包膜,并修整前列腺創(chuàng)面和尖部,保證后尿道流出通暢。B組實施等離子前列腺剜除術治療:在生理鹽水沖洗下置入電切鏡,內鏡觀察患者前列腺及膀胱周圍組織情況,確定精阜位置,從膀胱頸口5點、7點處切開至前列腺包膜,并切割出兩條標志溝,連接兩側切面。從精阜上緣外科包膜位置,逆時針方向推移至膀胱頸,剜除中葉腺體。在精阜水平面5點標志溝處自外科包膜逆時針旋轉切割,在12點方向從膀胱頸處切開腺體至外科包膜,沿包膜順時針剜除左、右側葉,連接組織粉碎器,將切下的前列腺組織粉碎,經負壓吸出,送至病理檢查。等離子切割系統(tǒng)購自珠海司邁科技有限公司,電切功率設為160W,電凝功率為120W,灌洗液為0.9%氯化鈉溶液(四川科倫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兩組術后均留置三腔尿管,給予抗感染治療3d,術后持續(xù)生理鹽水膀胱沖洗,觀察引流袋中尿液顏色,至清亮后停止沖洗,拔除導尿管,并進行常規(guī)心電監(jiān)護、預防應激反應、飲食指導及恢復訓練等。隨訪6個月記錄術后恢復情況。
①對比兩組患者圍手術期相關指標,包括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切除前列腺質量、膀胱沖洗時間、導尿管留置時間。術中出血量(ml)=沖洗液用量(L)×沖洗液中血紅蛋白濃度(g/L)×1000,血紅蛋白含量使用血紅蛋白試劑盒(上海晶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檢測。②比較兩組患者手術前及手術后6個月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5]、生活質量評分(QOL)[6]、最大尿流率、殘余尿量。IPSS總分35分,分值越高癥狀越明顯;QOL總分6分,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差;尿動力學檢查最大尿流速、B超測殘余尿量。③比較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包括血尿、尿失禁、尿道狹窄、尿潴留、包膜穿孔。
B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膀胱沖洗時間、導尿管留置時間均少于A組(P<0.05),手術時間、切除前列腺質量多于A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圍手術期相關指標對比
術前兩組患者IPSS、QOL評分及最大尿流率、殘余尿量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術后6個月兩組IPSS、QOL評分、殘余尿量均有明顯下降,最大尿流率均有上升(P<0.05),組間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IPSS、QOL評分及最大尿流率、殘余尿量比較
B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7.69%明顯低于A組25.64%,(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比[n=39,n(%)]
BPH作為進展性疾病,主要表現為尿頻、尿急、尿不盡及漸進性排尿困難,多發(fā)于老年男性,尤其是極高齡人群[7]。隨著疾病進展可能導致膀胱和腎功能損傷,甚至危及患者生命[8]。目前,前列腺電切術是治療BPH的金標準,其手術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快、療效顯著,在臨床被廣泛應用,但多年臨床實踐顯示,前列腺電切術術中出血量較多,且對部分耐受性較差患者手術風險較高[9]。故選擇合適手術方案,在保證BPH治療效果同時,提高手術安全性對BPH患者尤為重要。
等離子前列腺剜除術是基于前列腺電切術發(fā)展出的一種新型治療方法,以類似開放手術方式剝離前列腺增生的腺體,相較于前列腺電切術有諸多優(yōu)勢[10]。故本次研究應用等離子前列腺電切與等離子前列腺剜除術治療極高齡BPH患者,對比結果顯示,B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膀胱沖洗時間、導尿管留置時間均低于A組,手術時間、切除前列腺質量均多于A組,表明等離子前列腺剜除術相較于電切術術中出血量更少、切除更徹底、恢復更快;術后6個月兩組IPSS、QOL評分、殘余尿量均有明顯下降,最大尿流率均有上升,進一步顯示出等離子前列腺剜除術可以有效提高遠期療效;B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A組,表明等離子前列腺剜除術治療極高齡患者BPH安全性更好。分析原因:等離子前列腺剜除術在分離外科包膜間隙前對腺體內血管進行電凝處理,減少術中出血,生理鹽水沖洗保持視野清晰,使切除速度加快,提高手術效率;沿外科包膜逆行剝離,標志清晰,可以最大限度切除增生腺體;該術式主要處理主干血管,組織表面結痂淺,對尿道、外括約肌損傷小,極大降低尿道狹窄和尿失禁等并發(fā)癥出現概率,安全性更高。張春宏等[11]研究顯示對極高齡BPH患者,等離子前列腺剜除術在降低術中出血量、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加快恢復速度等方面顯著優(yōu)于等離子前列腺電切術。與本文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等離子前列腺電切術與等離子前列腺剜除術均能有效改善極高齡BPH患者排尿困難癥狀,但等離子前列腺剜除術具有術中出血量少、腺體切除徹底、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等優(yōu)勢,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