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師范學院 教師教育學院,浙江 湖州 313000)
《雷雨》是一部封建社會的家庭悲劇。在這部劇中,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操控、壓抑和毀滅著像魯侍萍、繁漪這樣原本單純美好的人物。同時,話劇中八個迥異性格的摩擦和碰撞產(chǎn)生的激烈矛盾和沖突也在加速悲劇的發(fā)生。而命運則像一雙無形的手,在無意間扼殺了《雷雨》中向往美好自由的人物,這就增強了《雷雨》的悲劇感染力和沖擊力?!独子辍芬员瘎⌒纬傻呢S富性,給人以震撼,給人以感嘆,給人以思考。
作者曹禺出生在封建大家庭,封建大家庭的生活經(jīng)歷和情感體驗成為了他創(chuàng)作《雷雨》的原始動機,也成為了他創(chuàng)作《雷雨》的寶貴靈感和豐富素材。他曾說過,周樸園的身上有他父親萬德尊的影子。所以《雷雨》這部作品與中國封建舊社會是緊密相連的,它展現(xiàn)了中國封建舊社會廣泛的現(xiàn)實,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主義悲劇色彩。
在《雷雨》中,大少爺周樸園和丫鬟魯侍萍的自由戀愛在現(xiàn)在看來是最正常不過的事,但對于當時講求婚姻門當戶對的社會來說,這完全是一種傷風敗俗的行為,講求門當戶對的婚姻觀是決不容許兩個地位懸殊的男女相結(jié)合的。在“門當戶對”婚姻觀的步步緊逼下,周樸園拋棄了真情,永遠活在了愛情的回憶里;魯侍萍對愛情徹底死心,從此顛沛流離,過著孤苦無依的生活;繁漪則永遠囚禁在了無愛的婚姻里,郁郁終生。他們都是封建門第觀念最直接的受害者,他們的愛情悲劇體現(xiàn)了封建門第觀念對人精神和情感的雙重毒害。而之后繁漪利用這種封建門第觀念抑制兒子周沖對四鳳的感情,更加深了封建門第觀念的罪惡,體現(xiàn)出它對人精神和情感的毒害是極為沉重和持久的。
周樸園在《雷雨》中不僅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也是封建社會的施害者。在封建思想的腐蝕下,他的身上帶有明顯的封建專制主義色彩。在周家,他不允許任何人違抗他的命令,他的話就是權(quán)威,就是法律,誰也不能動搖。當繁漪違抗他喝藥的命令時,他就命令周沖勸她喝,最后命令周萍下跪,求她喝,讓繁漪最終不得不喝下那碗裝著封建罪惡的“毒”藥。三次命令,三次服從(周沖的服從、周萍的服從和最后繁漪的服從),體現(xiàn)了周樸園身上不可侵犯的權(quán)威,也體現(xiàn)了封建專制主義對人欲的沉重壓制,對人性的無情摧殘和對人權(quán)的隨意踐踏。更殘酷的是,封建專制主義還賦予了人壓制他人人欲、人性和人權(quán)的合理性,這種合理性讓周樸園根本看不到自己犯下的錯與罪,最終釀成了更大的悲劇。
此外,周樸園作為一個處于上流社會的資本家,他身上還具有追逐利益的特點。為了利益最大化,他剝削工人、壓迫工人,無所不用其極。最典型的事情就是他故意淹死兩千二百個修橋的小工,從他們身上賺得賠償費,發(fā)著魯大海所說的“絕子絕孫的昧心財”。這其實只是上流社會的一個黑暗角落,在現(xiàn)實社會中還有很多像周樸園一樣的人,做著和他一樣甚至更骯臟的事,就如同馬克思所說:“資本來到人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流著鮮血和骯臟的東西?!倍蠊と说牧T工,魯大海的反抗,則體現(xiàn)了資產(chǎn)階級和工人階級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表現(xiàn)出工人階級對合理權(quán)利的強烈呼求。
而《雷雨》中,繁漪是受封建勢力迫害最深、最重的人,也是反抗封建勢力最猛烈的人,她的身上具有“五四”以來追求個性解放和自由的精神與勇氣。在周家生活的十八年里,她“呼吸不著一口自由的空氣”,遭受著周樸園對她感情和人格意志上的雙重虐待。她就像一只被囚禁在牢籠里的金絲雀,沒有歡樂和自由,恐怖、壓抑籠罩著她全部的生活。這樣非人的生活使她徹底看清了封建家庭丑惡的嘴臉,也激起了她反抗封建勢力、爭取獨立和自由的斗志。但作為一個舊社會的弱女子,繁漪要想沖破封建勢力堅固的牢籠顯然是徒勞的。在一次次強硬的壓制和無力的反抗中,她的意志逐漸消沉,成了被封建勢力踩在腳底的活死人。這時,周萍的出現(xiàn)讓她看到了生的希望,這份生的希望讓她深信,周萍是她唯一可以真正依靠的人。但周萍作為周家這個封建家庭的一份子,他的思想早已被封建思想腐化,他對繁漪的愛只是他空虛壓抑靈魂的一次宣泄,當他恢復理智,他就會重新接受封建思想的控制,露出膽怯無能的真面目,他只不過是封建勢力擺弄的一顆棋子。當繁漪拋棄倫理道德和自我人格,把愛和希望,性命和名譽全部寄托在周萍身上時,就注定了她悲劇的重演。所以,自始至終,繁漪都被封建勢力玩弄于股掌之中,并最終被封建勢力徹底毀滅。她的這種人生悲劇深刻反映了中國封建舊社會女性生存的窘境,也表達了作者對生活在封建舊社會的女性的同情以及對封建制度和社會的強烈控訴。
在《雷雨》中,種種矛盾性格的交織也促使了人物悲劇的發(fā)生。
以繁漪和周沖為例。在《雷雨》中,繁漪是集“新”“舊”矛盾于一身的人物。一方面,受原生封建家庭的影響,她身上保留著舊思想、舊文化的印跡,具有中國舊式女人怯懦、忍讓和屈從的性格。另一方面,她接受過“五四”新文化的熏陶,敢愛敢恨,具有新式女性反抗和叛逆的個性。兩種矛盾性格的交織使她不甘屈從于封建勢力,卻又需要封建勢力的庇護;追求個性解放和自由,卻又無力掙脫封建勢力的束縛;渴望屬于自己的愛情,卻又無法逃避周樸園和周萍兩代人背叛的現(xiàn)實。她永遠在逃離悲劇的深淵,卻又無法自我拯救,就如同她自己所說:“我過去的是完了,希望大概也是死了的?!痹凇靶隆钡挠c“舊”的壓抑反復折磨下,她徹底失去了理智和尊嚴,爆發(fā)了陰鷙暴虐,如同雷雨般的性格,并由此產(chǎn)生摧毀性的力量。她用封建等級觀念逼侍萍帶走四鳳,用周萍是私生子的秘密威脅周萍,甚至不惜利用兒子周沖對四鳳的感情阻止四鳳和周萍的離開。雷雨般的性格蒙蔽了她的雙眼,讓她把一切有罪、無辜的人都推向她毀滅的烈火之中,并在最后雷電交加的夜晚,將他們徹底燒為灰燼,也把自己永遠埋葬在了無盡的悔恨和哀痛之中。所以說繁漪的悲劇不僅是封建勢力的罪惡,也是她極度矛盾又極端尖銳性格的苦果。
周沖是周家這個封建大家庭中唯一不染世俗的人,也是封建社會里最純粹的理想主義者。他雖然身陷封建勢力的淤泥,但他的靈魂卻活在澄澈的理想國度。這個國度沒有虛偽,沒有欺騙,沒有悲傷,沒有恐懼,到處洋溢著自由、平等、和平和博愛的氣息。所以即使他即將成年,他的心底還帶著孩童般的稚氣和不諳世事的天真,即使他生活在烏煙瘴氣的封建大家庭里,他的身上還保留著最干凈的眼睛和最純潔的心靈。他崇尚善良和正義,憎惡虛偽和暴力,他會同情那些被父親鎮(zhèn)壓的工人,會在父親逼母親喝藥時為母親求情,會為了愛情傻傻地向四鳳求婚,甚至會為了心底的那份敬佩,真誠地要與和父親作對的魯大海結(jié)為朋友。但他得到的卻是父親無情的訓斥,四風的拒絕以及魯大海的嘲諷和不屑。當他的社會理想、親情渴望和愛的幻想一一破滅時,他是憤怒的,是震驚的,但他卻什么都做不了,唯有痛哭。這種美好心靈和殘酷現(xiàn)實的強烈反差,加深了周沖身上的悲劇色彩,反映了美好人格在黑暗社會中生存的困境,給人以強烈的震撼和悲憫。而周沖最后的死,是純潔靈魂的葬送,也是美好理想的隕落,使理想化人格和黑暗社會沖突下產(chǎn)生的悲劇更具沖擊力,就連曹禺也不禁感嘆:“這確實是太殘忍了?!?/p>
社會和性格是造成最后悲劇的必然,而命運則是造成悲劇的偶然。
命運是無法預料也是無法把握的,就像天空上一秒還是萬里無云、艷陽高照,下一秒就可能烏云密布、電閃雷鳴。在《雷雨》中,命運就像冥冥之中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將《雷雨》中的人物推向毀滅的深淵。
在《雷雨》中,魯侍萍是被命運羈絆最深的人。三十年前,她被周樸園拋棄后,她毅然選擇抱著孩子投入冰冷的河水中,只愿終結(jié)她和孩子無望的一生。但命運卻“好心”地拯救了她,讓她得以存活和生存。魯侍萍接受了命運的拯救,但她絕不服從命運的安排,為了避免悲劇重演,她毅然選擇遠走他鄉(xiāng),去開辟另一片美好的天地。但她萬萬沒想到,三十年后命運又鬼使神差地讓她和周家發(fā)生了聯(lián)系——丈夫魯貴到周家工作,女兒四鳳成了周家的丫鬟,兒子魯大海成了周家礦廠的工人,而自己也因此再次見到了周樸園。當她再次見到周樸園,見到這個她以為一生都不會再見,也不愿再見的人時,她對命運發(fā)出了最慘烈的控訴:“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來的?!钡\并沒有就此罷休,它還讓她的女兒四鳳重蹈了她當年愛情的覆轍——與大少爺周萍相愛。讓他的兒子魯大海因為階級矛盾,和親生父親周樸園成為了永遠的敵人。是命運拯救了她,又是命運把她和她的至親至愛一一毀滅,這難道不是命運開得最大的玩笑嗎?
此外,命運悲劇的強烈感還體現(xiàn)在人們是在追求美好和幸福的路上陷入命運的深井的。周樸園努力建設他所說的“最有秩序的家庭”,得到的卻是一個亂倫悲劇輪番上演,終不得安寧的家;周萍拼命掙脫和繁漪的倫理枷鎖,卻又意外陷入了另一場亂倫——與四鳳的兄妹亂倫,形成了令人窒息的“雙重亂倫”;魯大海與周樸園進行斗爭,想要爭取工人階級的利益,結(jié)果他最大的敵人周樸園是他三十年來從未謀面的親生父親……種種悲劇體現(xiàn)了命運的不可抗性,讓人感受到人類在命運面前的渺小。但這些悲劇中,每一個人又是不屈從于命運的,他們身上的努力和反抗,又體現(xiàn)了人類意志在命運面前的高大,命運悲劇藝術(shù)價值由此凸顯。
所以說,《雷雨》是由社會、人性和命運共同奏響的時代悲歌,給人以無窮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