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付平
摘要: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對初中化學教師開展復習活動提出了要求,做出了指示。初中化學教師要想提高復習的有效性,就必須理解新課標要求,正確解讀新課標,以此為導向優(yōu)化化學復習的全過程。這樣才能夠確?;瘜W復習貼合課標要求,在大方向正確的基礎上提高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化學;復習;策略分析
引言
復習階段是對所學內容的整合,有助于構建知識體系,對于幫助學生利用已掌握的化學知識理論解決問題起到了促進作用。由此可見,復習階段十分重要,教學中應當致力于其質量和效率的提升。
一、采用繪制流程圖的辦法,編制復習計劃
在發(fā)布任務后,要求學生及時將總體任務分解,利用繪制流程圖的辦法,將解決問題中涉及的要素整理好。初中化學復習中也要借助流程圖將某個知識點分解,再聯(lián)系其他知識內容,此種形式與項目學習十分契合,而將項目學習應用于復習環(huán)節(jié)是通過轉變學習的形式,將知識的理解和內化轉換為問題的解決,從而達到知識整體應用的目的。教師分發(fā)任務書,在其中將總任務主題、預設方案、方案完成時間、參與成員等要素列舉清楚,學生要根據(jù)各類目的指示填好內容。教師在設定復習關鍵內容的時候要注意確定項目各階段的主要活動,包括需要達到的目標、方案的細化程度、項目書填寫的規(guī)范等,在目標中融入應當復習的內容,并將此作為標準對學生進行評價和評分。
例如,教師要給出學習任務書,要求學生填寫無土栽培營養(yǎng)液的名稱、有效成分、原料、配制流程圖、注意事項,鼓勵成員間相互探討。
二、創(chuàng)建小組合作教學氛圍
良好的學生基礎是開展相應活動的前提條件,項目學習的形式為合作交流,可以體現(xiàn)出合理分配小組對于后續(xù)活動的推進所起到的作用。為保證分組的合理性,教師要提前對學生的個人特征、化學素養(yǎng)水平和優(yōu)缺點進行細致的了解,引入信息化工具,在階段學習完畢后,以試卷檢測的考核情況分析報告為主,獲取關于學生對于此部分知識了解程度的信息,確定哪些學生處于初識階段,哪些已經(jīng)可以基本應用,體現(xiàn)出對其個性化培養(yǎng)的高度重視,同時依據(jù)對學生日常學習的了解程度進行合理定位。在合理劃分小組成員后,需完成組長等領導小隊的選拔工作,采取組內推薦和教師確定相結合的方式,可選拔更為適合推動項目開展的學生,使其能夠在后續(xù)的學習中,及時有效地消除成員間的矛盾,從而營造和諧的小組氛圍。除了組長外,還應當選定記錄員、匯報員等人選,尤其是匯報員,其是在小組探究得出結論后能夠展示整個研究過程的媒介。要制訂明確的分工表格,教師要結合學生對自身需要履行責任的認識,填寫項目學習合作表。
三、依據(jù)教材內容,明確項目中應用的理論范圍
復習階段所對應的目標并非簡單地從知識、方法和價值觀三個角度提出的針對某一知識點完成性的內容,它具備整合的內涵,即在復習某一章節(jié)或某一專題知識的過程中,所設定的學習目標要在原有層次上呈現(xiàn)出螺旋式遞進的特點。為將學生帶入合作學習的環(huán)境中,教師應當在項目主題的確定環(huán)節(jié)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順應每名學生的發(fā)展情況,將復習目標融入一個個子項目中。知識作為學習的載體,雖然不同板塊的知識所涵蓋的基本理論有所差異,但究其根本,不同的知識間存在著聯(lián)系,因此在階段性復習中,應利用項目學習需要調整專題復習和章節(jié)復習的比重,確定項目中能夠應用的理論范圍。專題復習更加傾向于關聯(lián)知識間的橫向聯(lián)系,一般包含的知識點較多。小項目的設置為總體項目學習服務,學生逐個攻克小項目中包含的問題,自然能夠為總體項目的解決提供理論和實踐支持。
例如,以應用廣泛的酸、堿、鹽這一模塊為例,可設定一個總體項目“自行制作無土栽培培養(yǎng)液”,而要想完成項目任務,就要將其細分成一個個小項目,從認識到探究,再到配制環(huán)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均為下一環(huán)節(jié)作鋪墊。隨著項目的推進,學生能夠在不同的子項目中夯實基礎,對酸堿鹽知識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在探究無土栽培營養(yǎng)液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對接的課程標準是:學生能夠準確解析酸堿鹽的物質特點,了解酸堿鹽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用現(xiàn)狀,體會其能夠對生活生產(chǎn)所起到的作用,并借助實驗結果,學會檢驗銨鹽和碳酸鹽的方式方法。由此可以看出在總體目標確立后,要按照知識建構的規(guī)律,設置子項目,使得學生在潛移默化間遵循新知識體系建構的規(guī)則進行學習,保證學習的效果。
四、采用情境教學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情境的引入為學生的興趣提升服務,能夠促使其深入項目學習中,因此在展開項目學習的活動前要做好導入。復習階段,模塊和專題內容所涵蓋的化學知識較為細碎,僅僅向學生告知這一部分內容與實際生活間聯(lián)系的必要性并不能夠激發(fā)其自主探究的熱情,此時可借助多媒體,基于本章或者本主題在實踐生活中的應用,播放視頻或者展示真實的情境,利用直觀的物象刺激學生的感官,從而激發(fā)其探究欲望。初中學生已經(jīng)對日常生活中的情境有一定的感知,教師在選用情境時,要注重體現(xiàn)出沖突性,即通過展示與學生所認知情況下相矛盾的情境,以更好使其在質疑的情況下自動地加入研討的活動中。
例如,教師可事先準備好無土栽培植物相關視頻,展示在同一生長空間內其如何僅僅借助營養(yǎng)液完成開花的生長活動,由于在學生一貫的認知下,植物生長需要經(jīng)過生根這一階段,要從土壤中汲取養(yǎng)分,保持根須的發(fā)達,從而保持堅挺的狀態(tài),但從教師所展示的視頻中學生并未看到土壤培育的過程,與自身認知相矛盾,自然想要搞清楚此種情況出現(xiàn)的原因,激發(fā)了學習的興趣。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化學的復習過程是對階段性學習的總結,不僅僅體現(xiàn)在應對中考的層面上,還涵蓋了階段性學習情況歸納整理等過程,因此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的僅進行總復習的形式,針對學生在階段性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復習,利用項目學習的形式,從提升學生自主能力的角度出發(fā),按照一定流程,將其帶入合作交流探究的空間,保證學生能夠在此階段集中精力攻克難點,查漏補缺,真正意義上做到構建符合自我認知的知識體系。
參考文獻:
[1]陳瀟.中考化學總復習中的問題與策略[J].學周刊,2021,(24): 95-96.
[2]王佃鋒.初中化學復習課前置性作業(yè)的教學實踐[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06):80-81.
[3]孫玉明.基于思維導圖的初中化學復習教學策略[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21,(03):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