眭礦花
摘要:“課程思政”既是一種隱形的思政教育,又是一種實施自然的思維方法,將思政教育的內容和理念融會于學科教學中,將育人目標貫穿于課程教育的全程,通過教育教學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機融合,最終達到潛移默化的育人目的。因此,中職院校在課程和課堂教學中實施“課程思政”,勢在必行?;诖?,以下對中職信息技術教師如何實施“課程思政”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信息技術;課程思政;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6-150
引言
為了促進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與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喀什職業(yè)技術學院成立了專門的課題小組,對課程設置、教學過程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和研究,對教育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了深度的挖掘。課題小組在原有的教學理念上切實堅持“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清楚地認識到精神引領和知識傳授之間的關系,討論并研究出有效挖掘信息技術課程中蘊含思政教學資源的方法。
一、充分挖掘課程中的“思政元素”
教師要對教材進行分析與二次加工,充分挖掘課程中的思政元素,讓學生在掌握技術技能,提升信息素養(yǎng)的同時,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實現(xiàn)知識技能和思想雙目標教學實施?,F(xiàn)精選兩個案例進行說明。1.案例一:計算機基礎知識知識目標:了解電子計算機的發(fā)展史。思政目標:激發(fā)學生愛國情懷。案例內容:了解中國計算機的發(fā)展史,介紹我國研究領域的泰斗——世界數學大師華羅庚教授和我國原子能事業(yè)的奠基人錢三強教授,他們放棄在國外的優(yōu)裕生活回到祖國,把自己的知識和本領獻給了祖國和人民,他們聚集國內外領域人才到我國計算機事業(yè)行列,積極推動我國計算機列入國家重點發(fā)展規(guī)則。他們有著偉大的愛國情懷,積極推動著我國計算機的發(fā)展。案例點評:體會中國科學家的愛國情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金錢并非人生第一要義,不是人生的全部內容,不是人生價值的決定因素,人的理想、人格、聲譽比金錢更重要,人要有鉆研精神、責任擔當、理想情懷。
二、鉆研教材,充分挖掘思政元素
中職信息技術課程教師在傳授學生知識的過程中,應結合學生的具體特點,在學生現(xiàn)有知識水平的基礎上多角度、全方位地開展教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師想要將教材中蘊含的思政元素挖掘出來,必須認真、仔細地對教材進行分析,將教材中乏味的內容轉化為與學生日常生活相聯(lián)系的思政教育實例。采用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在信息技術課程理論學習中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在探究和思考的過程中升華自己的思想。比如在傳授學生信息技術知識之前,教師向學生介紹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史,讓學生了解到我國信息技術水平與國際頂尖水平之間的差距,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引導學生不斷對信息技術知識進行探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向學生講述國內各大互聯(lián)網企業(yè)的成功案例,以此強化學生的民族自信、國家自信。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落實課程思政,教師不應傳授單一的信息技術知識與操作技能,還須抓住當前社會中的時事熱點,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興趣。中職信息技術課程教師須認識到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之間的差別,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開展課程思政。
三、采精心設計實訓項目,培養(yǎng)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和時代責任感
信息時代,為培養(yǎng)學生實時關注社會新聞資訊的習慣,可以當代時事為背景,精心設計融入思政元素的實訓項目,如新課標第三模塊中的圖文編輯,教師可根據新冠疫情,開展運用Word軟件制作“中國戰(zhàn)‘疫’”設計板報、運用Canva軟件設計“中國精神”圖冊、運用Excel制作疫情趨勢圖表等實訓項目,無縫融入愛國、團結等教育,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在實施項目過程中,學生在查找大量有關項目素材的同時,就會將中國戰(zhàn)‘疫’的愛國、團結、戰(zhàn)斗等精神融入心中,并傳承和發(fā)揚光大。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強國平臺等主流媒體查閱信息,進而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的敏感度、對信息價值的判斷力,培養(yǎng)學生學會如何有效、正確地獲取信息,并對信息加以分析、加工、整理,為自己所用,同時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
四、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首先,中職學校要提高教師待遇,并適當提升招聘標準。中職學校是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基地,所以要求計算機信息技術專業(yè)的教師不僅要具備理論知識,還要有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工作經驗。如果復合型教師的招聘難度較大,那么中職學??梢圆捎谩半p導師”制,兼顧計算機信息技術專業(yè)的理論和實踐教學。其次,中職學校要給該專業(yè)教師進修和培訓的機會。著重進行師德、師風、專業(yè)知識、育人能力、教研能力和現(xiàn)代教育技術等方面的培訓,從整體上提升教師的素質。對教師的培訓,應該在整體素質培訓的基礎上,突出教學能力、研究能力、現(xiàn)代教育技術能力的培訓。對于學習動力較差的“老教師”,可以將學習成果與其退休金相結合,讓其產生危機感。中職學校要給教師提供多種培訓方式,滿足教師的不同培訓需求。比如針對年輕教師,中職學??梢宰屍涮嵘龑W歷,繼續(xù)到高校進修。對于中年教師,中職學校可以讓其去聽講座或者是運用網課學習,讓此類教師能夠更好地兼顧家庭和教學工作。
結束語
課程思政不能生硬地強加到了課程中,要“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地融入其中,作為教師應關注時事要聞,找到時事和專業(yè)知識的交叉點,不斷學習,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將學科的人文認知、哲學思辨、傳統(tǒng)文化等與教學之間無縫融合,在課堂上自然引出并加以引申,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于麗.基于信息技術的思政課常態(tài)化教學探索與實踐[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21(21):122-123.
[2]于淼.以信息技術提升中職思政課魅力——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例[J].廣東職業(yè)技術教育與研究,2021(02):148-151.
[3]張瑜.信息技術課程與思政課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研究[J].吉林教育,2020(35):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