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民超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qū)第六農(nóng)場中心小學
如今的教師都在模仿陶行知先生的教學理念,從而對學生展開教學。那么陶行知先生的教學模式就是探索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教學做合一、生活教育滲透,這種教育理論更適合對小學語文的教學。因此,教師在對小學語文進行教學時,就可以把陶行知理論滲透到課堂當中,從而有效地使課堂效率得到提升。
以往的教師在課堂當中居于主體的地位,教師在進行授課時希望學生跟著自己的思維走,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對教師產(chǎn)生依賴的心理,并且在沒有教師的看管之下,學生并不能自主地展開學習,這是教師應該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把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滲透到對小學語文的教學當中。教師讓學生居于課堂當中的主體地位,并且采用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融入到課堂教學當中,這時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充分激發(fā)起來了,之后學生在對一些知識進行學習時,會產(chǎn)生這樣那樣的看法,教師要讓有想法的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從而使學生的知識庫不斷地得到更新。[1]
例如,教師在對《觀潮》這一部分內(nèi)容進行教學時,由于剛開始上課學生并不能直接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當中,這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從而通過問題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逐步得到提升。教師首先可以在多媒體上把世界各國的奇觀為學生進行演示,比如說故宮、意大利羅馬斗獸場、埃及金字塔、埃菲爾鐵塔、長城等??赐曛蠼處焼枌W生:“人們把這些建筑物叫做世界奇觀,那么“觀”又指的是什么?”過了一會兒學生回答說觀代表的就是文化遺址。教師在看到學生進入了學習狀態(tài)之后,教師再次對學生展開提問:那文章題目《觀潮》的“觀”是什么意思呢?這時學生都會異口同聲地回答道是觀看的意思,接著教師讓學生對整篇課文展開朗讀,并且找出本篇課文所描寫的地方以及人們到這里來觀潮的原因,從而學生在課堂當中不斷地運用著自己的思維能力,并且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就會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逐步得到提升。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中心內(nèi)容就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是我國第一個將生活和教育聯(lián)系在一起展開教育的人。[2]在小學語文教材當中的內(nèi)容基本都來源于生活,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生活當中尋找到更多的語文素材,學生也可以在參加各種實踐中使自己的語文知識得到強化。
例如,教師在對《爬山虎的腳》這一部分內(nèi)容進行教學時,由于很多學生沒有見過爬山虎,這時教師可以帶領(lǐng)學生來到森林公園,之后教師讓每位學生摘取一小片爬山虎的葉子,并且對爬山虎葉子的外形特征展開觀察,那么學生就會說出:近看爬山虎的葉子是嫩的,并且它有很大的葉片,但從遠處來看的話葉子與葉子之間是比較密的,爬山虎又有著蜿蜒曲折的莖,這時教師問學生:“爬山虎的莖為什么會沿著墻壁彎彎曲曲而上呢?”學生就會對這一問題展開思考,但一段時間過后學生仍是沒有答案,這時教師引導學生觀看課文的主題,那么學生很快就注意到了爬山虎的腳,接下來教師讓學生進入課文,讓學生找到爬山虎吸附到墻壁上的原因,從而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因此教師帶領(lǐng)學生參加實踐活動,不僅能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熱情,還能使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有更為深入的理解。
有的學生在課堂當中雖然有在認真聽講,教師所講的內(nèi)容學生也有在做筆記,但所考出來的成績往往并不理想,這一原因主要就在于學生并沒有用腦思考。因此,陶行知先生的手腳并用式教學就很適用于學生。
例如,教師在對《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這一課文進行教學時,教師首先在班上找出兩位性格截然相反的學生,一位來扮演急性子顧客,另一位扮演慢性子裁縫,教師把事先準備好的剪刀交給慢性子裁縫的表演者,之后教師引導學生無論是從動作上還是神態(tài)上都要符合慢悠悠的性格,之后這位學生開始剪著紙片做衣服,另一位學生則不論從語氣上還是動作上都得是急急忙忙的性格,那么這兩個人的性格特點學生就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來了,因此采用手腳并用的方式對學生展開教學,對學生來說,所達到的課堂效果就會理想。
陶行知的教學理論很適用于對小學生的教學。教師首先要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對學生展開適當?shù)奶釂?,那么逐步地就會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培養(yǎng),教師還可以對學生展開課外實踐,這樣便會加深學生的理解程度,教師還可以把教學內(nèi)容融入到游戲當中,從而使學生在課堂當中掌握到更多的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