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玉雙
向故鄉(xiāng)去,城市往后退,路便往后退。故鄉(xiāng)的早晨,落霜的稻田在我的眼前徐徐展露,我走近一步,它就放大一點,最后,它一覽無余地躺在我的面前。
天氣有些薄涼,太陽已在地平線上探出了紅暈,稀薄而冰冷的晨霧卻還沒有收盡??諝庥悬c干冷,一層白霜落在稻田里,落在只剩下稻梗的稻田里,稻田沒有翻耕,稻子收割后便無人理會它了。田地里長了些野草,雖已是初冬,野草卻有著青色的外衣,更襯出稻梗的落寞。腳踏上去,干霜和枯梗發(fā)出細碎的咯吱聲。我在這細碎的聲音里凝望整塊稻田,就像凝望一個失寵的棄婦,早霜也無法遮蓋她憔悴的臉龐。觸目所及,這樣的稻田到處都是。幾只麻雀在田野里信步啄食,由于我的靠近,它們有些意外和慌張,躲避的翅膀驚起一股冷氣,撲棱棱地飛過我的頭頂,呼朋引伴地又停留在我的周圍,好奇地打量我這個不速之客。
這是江漢平原腹地的初冬田野。在我的印象里,我的家鄉(xiāng)江漢平原美麗富饒,一年四季田野豐茂,春天滿田秧苗,夏收小麥棉花,秋來稻浪翻滾,冬有油菜綠麥。農(nóng)田被四季不同農(nóng)作物裝點,每一季都是以對生命的滋養(yǎng)而煥發(fā)不同的色彩。
農(nóng)人們視田地如生命,他們按照時令播種和收獲,不會早也不會晚,對稻田,更是傾注熱情和心血。你看,“雨水”一過,春耕開始,所有的稻田都要深耕一遍,為的是讓表層的土變軟,將田作活。此時,犁鏵來到田間,耕牛是最大的功臣,它在農(nóng)人的鞭子下任勞任怨,盡職盡責(zé)。犁和牛是天造地設(shè)的一對搭檔,《說文》里,“犁”的本意就是牛耕,可見,牛拉犁才是田地里最生動和諧的畫面?,F(xiàn)在,進入機械化時代,農(nóng)村有了旋耕機,加快了耕作的速度。犁歪在墻角已經(jīng)生銹,牛也不見了蹤影。許多村子一頭耕牛都沒有了,牛養(yǎng)著都是給人吃的。想想,以后的孩子,不知道犁為何物,不知道犁跟牛的關(guān)系,也不知道為什么“犁”字下面有一個牛字,象形文字變得那么陌生,或許也是種遺憾。
稻田在插秧前要再耕一次,耕之前要下肥,把肥撒在田的表層,以便耕田后,將肥料壓在稻田的泥土里。這次耕田,是為了讓泥土變得更軟,進一步將田作活,為插秧做準(zhǔn)備。不久,綠油油的秧苗育好了,農(nóng)人們的笑聲迎來了插秧的季節(jié),這也是姑娘媳婦們顯示本領(lǐng)的時候。在酷熱的陽光下,五、六個穿得花花綠綠的姑娘在一塊水田里一字擺開,她們彎著腰,左手拿秧把,并用拇指和中指迅速分出一小撮秧苗,右手接過后,像變戲法似地飛快插入水田,繼而發(fā)出連續(xù)的水響聲,節(jié)奏整齊,動作優(yōu)美,她們撅起屁股像一只只彩色的蝦米,一步一步隨進而退。這五、六個姑娘并駕齊驅(qū),誰要是落到后頭,那是要被人嘲笑的。她們來不及看一眼旁邊人的速度,唯有低著頭,穩(wěn)穩(wěn)地后退,每個人都想在眾人面前拔得頭籌呢。而這樣彎著腰撅著屁股的姿勢要堅持到把一塊田插完才能歇息,其苦不言而喻??墒?,在她們眼里,插下的秧苗是一個綠點,是一條綠線,是田地披上濃綠的劇變?;厥?,一切就成了美麗的風(fēng)景和美好的回憶。布袋和尚有妙語:“手把青苗插野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贝嗽婏柡U機,也道出了簡單農(nóng)事的情趣,插秧就成了辛苦而又快樂的事情。
秋天收割稻谷后,稻田更要及時翻耕一次,俗話有“人要親生,田要冬耕”,實則包含著種田的科學(xué),因為冬天到來之前耕田,將稻田底層翻到上面,翻松了泥土,有利于冬天冰凍期間將泥土凍碎,也有利于田地除蟲,也為種植綠肥植物或者是小麥油菜做準(zhǔn)備。然而,此時翻耕稻田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喲。你看,父親一手執(zhí)犁,一手拿鞭吆喝耕牛,仔仔打著赤腳,提著竹籃,興奮地跟在犁屁股后撿泥鰍。那泥鰍真多呀,它們在稻田里安家已不知多少時日了,犁刀所到之處,只見一條條泥鰍翻騰出來,擺動著它們狂舞的身子,不知道是慶祝重見天日,還是因害怕而驚慌失措。而仔仔也像一只活蹦亂跳泥鰍,在秋天的稻田里手舞足蹈,這些肥碩的泥鰍著實讓他歡喜,那些小的他還瞧不上呢,就讓它們回歸自己的家園去吧。晚上,母親的一鍋泥鰍湯撫慰著全家人的腸胃。稻田做活了,在第一場秋霜降落之前,有的稻田小麥落土了,等著蓋上冬雪入眠;有的稻田輝映著母親身影,她栽下一棵棵青綠的油菜苗,盼著來年收獲濃香的菜油。一霎時,冬天的稻田有生命了,有生氣了,有無盡的盼頭了。
一年三次稻田耕作,每一塊稻田該是多么熱鬧富足,多么生機盎然啊。農(nóng)人們把自己的汗水和歡笑撒播在稻田里,稻田便有了靈性,那些說綠就綠,說黃就黃的日子,多么自然,一點也不慌張。日月星辰轉(zhuǎn)換,四季更迭輪回,莊稼種植正是為了人道生息繁衍,于是兩者相應(yīng)相生,綿延不絕。
可是這幅稻田耕作圖畫仿佛匯入了歲月的煙塵,不復(fù)再見了。此時,我站在稻田里,四周一片空寂。稻梗枯死在田地里,沒有耕田的父親,他的墳頭已長滿了青草;沒有提籃的仔仔,他早就穿上皮鞋,去到遙遠的城市;野生的泥鰍呢?它們受不了農(nóng)藥的戧殺,竟至于絕跡。拋荒的稻田在早霜的肅殺中陷入死寂。
這次,我又碰到了有福叔。
有福叔是種田的老把式,一輩子沒有離開過土地。老伴埋進了泥土,三個兒子進了城,媳婦和孫子們喝不慣農(nóng)村的水,睡不慣農(nóng)村的床,更重要的是,不喜歡農(nóng)村的灰土和草屑,也不喜歡滿臉皺紋、雙手粗糙、說話土氣的有福叔,一年便回不了一次老家。有福叔沒有責(zé)怪兒子媳婦,只一門心思地把自己的那五畝責(zé)任田伺候得風(fēng)調(diào)雨順。聽說這兩年又接種了別人的三畝田,有福叔一人要種八畝田了。
有福叔見到我,像見到自己回家的孩子一樣,有些驚喜,又有些無措。他正在自己的田里轉(zhuǎn)悠,可田里除了落霜,什么也沒有。我問他,為什么不翻田種油菜,地白白荒著可惜了。有福叔低著頭,看著落霜的稻田,俯下身,抓起一把稻梗:誰說不是可惜呢?有什么法子,八畝地,連著種了兩年油菜,可是,最后倒虧了500元,農(nóng)作物價格太低。種了,劃不來;不種,心里又過不去,空落落的。聽到這話,我無比悲愴起來,一個在地里刨拉了一輩子的農(nóng)民,他需要種地,地不能種,他的內(nèi)心自然比這稻田還要荒蕪。
有福叔明顯蒼老了,兒子們要接他去城里,他說:我就在這里陪著這八畝地,如今,村里只剩下些老人孩子了,我走了,就又少了一個,土地拋荒厲害,沒有辦法,但我的八畝田還是要種好,種兩季虧損多,我就只種一季。
告別有福叔,冬陽升起,稻田的霜還沒有融化。有福叔的身影消失得越來越遠,可我竟感到越來越踏實,稻田因為有有福叔們的堅守,會煥發(fā)新的生機的。就像所有的破敗,都可能蓄積在一種結(jié)實之上。美的事物,生命力剛強,不會無故消亡于這個世界,它們?nèi)詴诓煌瑫r空的心靈之中傳遞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