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人文關懷干預措施在臨床護理服務工作的具體應用措施以及其對兒科護理工作所產生的干預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2019年11月作為研究的起始階段,2020年11月作為研究的結束階段,通過隨機方式完成在我院兒科接受診治的小兒病患資料共198例,根據(jù)病患所接受的護理措施對其進行分組,共分為兩組,分別為對比組和探索組,對比組小兒病患接受治療期間醫(yī)護工作人員提供的護理服務為常規(guī)兒科護理服務,探索組小兒病患所接受的護理措施為兒科人文關懷護理措施,收錄兩組小兒病患的護理資料,對小兒病患的護理質量評分以及護理滿足度指標展開對比分析。結果:探索組小兒病患的護理質量評分以及護理工作滿意度指標顯著優(yōu)于對比組病患,兩組病患護理數(shù)據(jù)各項指標存在顯著差異,P<0.05,本次研究在統(tǒng)計學范疇內具有分析意義。結論:在小兒臨床診治工作展開的過程中,對人文關懷護理措施展開有效的應用,兒科護理工作的質量以及其兒科病患對于護理工作者的滿意度能夠得到顯著的提升,人文關懷護理措施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小兒病患對于護理工作的依從性,對于小兒疾病診治工作的進一步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人文關懷;兒科;護理措施;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5.137
引言
國民經濟飛速發(fā)展背景下,生活品質的上升同時也提升了病患對于醫(yī)療質量的需求,相對于其他科室的病患,兒科病患自身具有藥物敏感性高,體質弱,理解能力不足等特點,大部分兒科病患并不能夠及時將其自身的病情以及感受告知臨床醫(yī)師,大部分病患家屬在兒科病患接受診治過程中,過于重視小兒病患自身的感受,并不能夠對小兒病患的病情展開有效的講述,對于醫(yī)護工作人員的配合度嚴重不足[1]。為提升兒科疾病的診治質量,在小兒病患接受診治的過程中,醫(yī)護工作人員就需要通過各種措施提升小兒病患的診治依從性。相關研究中指出,人文關懷理念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護理工作的質量以及其滿意度,對于臨床診治質量的進一步發(fā)展有著非常顯著的改善意義[2]。本次研究將以在本院接受診治的198例小兒病患作為研究基礎,探究人文關懷干預措施在臨床護理服務工作的具體應用措施以及其對兒科護理工作所產生的干預效果。
1 資料與方式
1.1病患資料
本次研究以2019年11月作為研究的起始階段,2020年11月作為研究的結束階段,通過隨機方式完成在我院兒科接受診治的小兒病患資料共198例,根據(jù)病患所接受的護理措施對其進行分組,共分為兩組,分別為對比組和探索組,對比組小兒病患接受治療期間醫(yī)護工作人員提供的護理服務為常規(guī)兒科護理服務,,探索組小兒病患所接受的護理措施為兒科人文關懷護理措施,對比組小兒病患中性別為男性的病患人數(shù)為49人,性別為女性的小兒病患人數(shù)為50人,病患的年齡范圍為1-12歲,病患的年齡平均數(shù)值為6.4±1.5歲,探索組小兒病患中性別為男性的病患人數(shù)為50人,性別為女性的小兒病患人數(shù)為49人,病患的年齡范圍為2-13歲,病患的年齡平均數(shù)值為6.6±1.2歲。
1.2納入標準
(1)病患的年齡數(shù)值滿足臨床小兒病患年齡指標。
(2)研究人員將此次研究的相關事項告知小兒病患家屬之后對方同意參與此次研究。
(3)研究人員將此次研究的相關事項上報醫(yī)院內部倫理委員會后得到了執(zhí)行批準。
1.3排除標準
(1)病患自身存在危重癥疾病。
(2)病患自身存在高致死性疾病。
(3)病患自身存在非特異性疾病。
(4)病患家屬自身存在交流溝通障礙。
1.4護理措施
對比組小兒病患接受治療期間醫(yī)護工作人員提供的護理服務為常規(guī)兒科護理服務,在小兒病患入院接受診治后,醫(yī)護工作人員需要引導幫助小兒病患完成各項臨床檢測,根據(jù)醫(yī)師所開具的診治方案完成小兒病患的護理工作。探索組小兒病患所接受的護理措施為兒科人文關懷護理措施,首先兒科護理管理部門需要針對人文關懷護理工作的需求在兒科內部成立人文關懷護理小組,對醫(yī)護工作人員展開人文關懷護理理念培訓,確保醫(yī)護工作人員在護理工作展開的過程中,能夠在小兒病患需求的基礎上為小兒病患以及其家屬提供人文關懷護理服務。首先在小兒病患進入兒科開始,醫(yī)護工作人員需要熱情的接待小兒病患,觀察小兒病患的各項生命體征,根據(jù)小兒病患的病情提前給予小兒病患相關的疾病初步控制措施,確保小兒病患的病情得到控制后,再次幫助小兒病患家屬完成診治手續(xù)的辦理工作,以小兒病患作為護理工作的中心,從細節(jié)入手給予小兒病患護理服務。小兒病患正處于成長發(fā)育的特殊時期,進入醫(yī)院之后,小兒病患會由于疾病以及陌生環(huán)境的影響出現(xiàn)各種不良情緒,針對該問題,兒科護理管理部門需要提升兒科診治環(huán)境的溫馨感,盡量減少白色的應用量,在兒科內部設置相關的卡通圖案以及卡通音樂等,幫助小兒病患盡快適應兒科診治環(huán)境。為了提升小兒病患對于診治方案的依從度,在病患接受診治的過程中,醫(yī)護工作人員需要以盡量平等的態(tài)度與小兒病患展開交流,幫助小兒病患熟悉兒科的整體環(huán)境,在小兒病患接受診治的過程中,通過各種緩解小兒病患的不適感。為了減少小兒病患家屬的緊張感,在小兒病患接受診治過程中醫(yī)護工作人員同時也需要為小兒病患家族提供心理護理服務,緩解小兒病患家屬的緊張感,根據(jù)小兒病患的病情狀況及時調整診治方案。
1.5評價標準
收錄兩組小兒病患的護理資料,對小兒病患的護理質量評分以及護理滿足度指標展開對比分析。
2 結果
探索組小兒病患的護理質量評分以及護理工作滿意度指標顯著優(yōu)于對比組病患,兩組病患護理數(shù)據(jù)各項指標存在顯著差異,P<0.05,本次研究在統(tǒng)計學范疇內具有分析意義。
3 討論
本次研究以在本院接受診治的198例小兒病患作為研究基礎,探究人文關懷干預措施在臨床護理服務工作的具體應用措施以及其對兒科護理工作所產生的干預效果,研究結果證實在小兒臨床診治工作展開的過程中,對人文關懷護理措施展開有效的應用,兒科護理工作的質量以及其兒科病患對于護理工作者的滿意度能夠得到顯著的提升,人文關懷護理措施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小兒病患對于護理工作的依從性,對于小兒疾病診治工作的進一步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何艷芳、馬程程、吳清翠、劉小梅、王晶晶. 人文關懷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當代護士(下旬刊), 2020, v.27(12):97-98.
[2]鄭娜. 人文關懷應用于急診兒科護理中的臨床效果分析[J]. 健康必讀, 2020, 000(018):149.
作者簡介:李玥(1990.4—),女,漢族,四川自貢人,大學本科,護師,研究方向:兒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