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華卓,湯韶斌,唐 淵
(茂名市人民醫(yī)院普兒科,廣東 茂名 525000)
支氣管肺炎又稱小葉肺炎,好發(fā)于兒童及嬰幼兒群體,其主要臨床癥狀是咳嗽、氣促、呼吸困難、肺部濕啰音等[1]。臨床治療多以抗病毒、抗感染、退熱止咳平喘等治療方式,但見效較慢,療效一般,而特布他林為擴張支氣管的藥物,布地奈德為強效抗炎藥,對支氣管肺炎能夠發(fā)揮祛痰或抗炎的效果[2],硫酸鎂可抑制中樞神經系統(tǒng),解除支氣管痙攣和平滑肌松弛、以及抗炎消腫的作用。本研究用硫酸鎂聯合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霧化吸入治療支氣管肺炎效果良好。
選取2016年5月-2019年11月于我院收治的84例支氣管肺炎患兒,按照隨機數字方法均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2例。對照組男21例,女21例;年齡1~8歲,平均(5.63±2.67)歲;病程1~7天,平均病程(4.15±1.67)天。觀察組男20例,女22例;年齡1~9歲,平均(5.43±1.67)歲;病程1~7天,平均(4.23±1.82)天。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1.1納入標準
(1)符合《小兒肺炎臨床診療》[3]中支氣管肺炎標準診斷的患兒;(2)肺胸部X線片顯示肺部紋理增粗等經影像學檢查確診的患兒;(3)病例資料完整;(4)符合《中醫(yī)臨床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中醫(yī)辨證標準。(5)可耐受治療。
1.1.2排除標準
(1)氣管先天發(fā)育不良者;(2)存在肝、腎、心功能異常;(3)合并其它肺部疾??;(4)依從性較差的患者。
兩組均給予常規(guī)抗感染、化痰。對照組予以鹽酸氨溴索15mg靜滴,1次/d;以及500mg頭孢曲松鈉靜滴,80mg/kg,1次/d。
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硫酸鎂聯合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霧化吸入:其應用劑量分別為:25%硫酸鎂25~40mg/kg,2g/d;吸入特布他林霧化液1mL/次+布地奈德混懸液1mL/次+注射用生理鹽水2mL,面罩霧化吸入,2次/d。
(1)臨床療效:顯效:患兒的氣促、氣喘、發(fā)熱、咳嗽等癥狀完全消失,X線檢查示肺部陰影完全消失,炎性反應指標均恢復正常范圍;有效:患者癥狀體征基本減輕,X線檢查示肺部陰影面積縮小超過1/2,炎性反應指標水平有所下降但未至正常范圍;無效:療程中患兒癥狀體征均未見好轉。治療總有效=(治愈+有效)/總例數×100%。
(2)炎癥指標:比較治療前后IL-11、IL-4、白細胞計數(WBC)和血清C反應的蛋白(CRP)變化。
觀察組患兒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2.86%,對照組為85.71%,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治療效果比較[例(%)]
治療前,兩組的IL-1、IL-8、WBC、血清CRP的水平無差異,治療后,上述指標均顯著下降,但治療后組間比較以試驗組患兒改善效果更為顯著(P<0.05),見表2~3。
表2 IL-1、IL-8水平比較
表3 WBC、血清CRP水平比較
目前,嬰幼兒支氣管肺炎的發(fā)病機制目前尚未清晰,支氣管肺炎主要由于炎癥變態(tài)反應和感染性炎癥共同導致而成,其極易對患兒的肺功能造成損害[5]。在臨床中常應用抗感染、抗病毒、消炎退熱、止咳平喘等藥物來治療,雖然對癥狀和疾病的發(fā)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治療效果不佳。硫酸鎂可降低支氣管平滑肌緊張,舒張支氣管改善肺通氣量,消除支氣管黏膜水腫。布地奈德可以抑制磷脂酶A2的活性,進而降低脂類的炎性介質所形成的合成與釋放,通過霧化吸入給藥,可以利于藥物直達病所,作用于病灶,并提升患處局部藥物的濃度,使得氣道重建抑制血管緊張素Ⅱ以外的其他物質誘導的炎癥反應減輕,黏膜固有層的嗜酸性粒細胞的相關水平下降,進而緩解氣道高反應的狀態(tài),改善炎性反應,最終緩解患兒的癥狀[6]。特布他林是氣道激動反應中的高選擇性的β2受體激動劑,可使氣管平滑肌達到舒張舒緩狀態(tài),解除氣管痙攣的問題,總之經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霧化吸入治療可使藥物直達病灶所在,最終獲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