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雪飛,薛海平
(1.廣東省懷集縣人民醫(yī)院,廣東 肇慶 526000 2.廣東省廣寧縣橫山鎮(zhèn)衛(wèi)生院,廣東 肇慶 526000)
近年來,隨著我國老年人口數量的增加,前列腺增生的群體也隨之擴增。由于前列腺增生可以阻塞尿道,致使膀胱過度充盈,快速降低膀胱平滑肌收縮力,所以極易發(fā)生急性尿潴留。目前,導尿術是前列腺增生伴急性尿潴留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而既往研究發(fā)現(xiàn),約15%的患者拔除導尿管后無法自主排尿,繼而導致疾病再次發(fā)作,最終接受手術治療[1]。本院對47例前列腺增生伴急性尿潴留患者應用了鹽酸坦索羅辛治療,收效滿意。
選擇2019年3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前94例前列腺增生伴急性尿潴留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第2版《實用泌尿外科學》中前列腺增生的診斷標準;急性尿潴留經超聲檢查證實;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尿潴留;嚴重臟器功能障礙;有藥物過敏史;有精神疾病史。94例前列腺增生伴急性尿潴留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進行組別劃分,其中對照組與研究組各47例。對照組:年齡46~80歲,平均(65.6±4.8)歲;病程8~48h,平均(16.6±4.3)h;Rous直腸指診前列腺增生程度評估中Ⅰ度增生(腺體大小為正常2倍,中央溝變淺,預估重量20~25g)12例,Ⅱ度增生(腺體為正常2~3倍,中央溝幾乎消失,預估重量25~50g)16例,Ⅲ度增生(腺體為正常3倍,手指剛能觸及前列腺底部,中央溝消失,預估重量50~75g)14例,Ⅳ度增生(腺體>正常4倍,手指無法觸及到底部,側溝受腺體增大的影響而消失,預估重量75g以上)5例。研究組:年齡45~80歲,平均(65.4±4.5)歲;病程10~46h,平均(16.5±5.2)h;Rous直腸指診前列腺增生程度評估中Ⅰ度增生11例,Ⅱ度增生17例,Ⅲ度增生15例,Ⅳ度增生4例。兩組在上述一般情況對比中,無明顯差異(P>0.05)。本次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確診后,對照組實施保留導尿術,同時給予抗炎治療,有出血者給予止血治療。研究組在此基礎上應用鹽酸坦索羅辛(國藥準字H20050284,浙江金華康恩貝生物制藥有限公司)治療,口服,0.4mg/次,1次/d,持續(xù)治療7d。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夜間起床時需要由陪護陪伴與攙扶,避免血壓降低而發(fā)生跌倒。
(1)對比兩組首次拔除導尿管后自行排尿率與手術率(前列腺切除術或膀胱造瘺術)。(2)對比兩組治療前后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SymptomScore,I-PSS)的變化。I-PSS評分范圍為0~35分,共7個題目,每個題目分別計0~5分,其中0分為“沒有”,5分為“幾乎每次都有”,評分越高說明癥狀越重。(3)對比兩組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情況。
研究組首次拔除導尿管后自行排尿率高于對照組(P<0.05),手術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首次拔除導尿管后
治療前,兩組I-PS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I-PS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1),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I-PSS評分對比(分,
兩組治療期間均未見明顯的不良反應。
前列腺增生多見于老年男性中,臨床表現(xiàn)為尿頻尿急、夜尿增多、排尿不暢等癥狀。研究發(fā)現(xiàn),在飲酒、疲勞與上呼吸道感染后,前列腺增生患者往往會出現(xiàn)急性尿潴留,這給其泌尿系統(tǒng)健康與生活質量帶來了巨大的影響[2]。前列腺增生伴急性尿潴留的病因主要與增生阻塞尿道,致使膀胱充盈過度干擾了膀胱平滑肌收縮力有關。有研究認為,機械性因素與動力性因素是誘發(fā)前列腺增生后出口梗阻的重要原因。其中機械性因素是指前列腺增生引起膀胱頸口狹窄與管腔變窄;動力因素主要是在機械、炎癥與其他因素的影響下,興奮了α受體,致使前列腺增生組織中平滑肌收縮,誘發(fā)膀胱出口梗阻。
目前,導尿術是治療前列腺增生伴急性尿潴留可首選方案,但部分患者拔除尿管后無法自行恢復排尿,長期留置尿管致使尿道平滑肌反射性痙攣,增加尿道阻塞,進一步加重排尿困難問題。膀胱、前列腺尿道與前列腺三角區(qū)的平滑肌內含有豐富的α受體,且主要為α1A受體。α受體阻滯劑是治療急性尿潴留的可靠藥物,鹽酸坦索羅辛具有高選擇性α1D與α1A受體阻滯作用,其通過阻斷相關受體,解除前列腺與四周組織內平滑肌張力,減少排尿阻力與尿道壓,繼而改善前列腺增生伴急性尿潴留患者的臨床癥狀與排尿功能。有研究認為,急癥導尿術與導尿管拔除在臨床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3]。若患者導尿管留置時間過長,則會增加尿路感染的風險,降低膀胱順應性,甚至喪失手術機會。同時,若尿患者排尿困難未從根本上解除,即使拔除尿管也不會恢復正常排尿,需要再次行導尿術或接受前列腺切除術或膀胱造瘺術,不僅增加了治療風險,也給患者身心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加重其經濟負擔。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首次拔除導尿管后自行排尿率高于對照組(P<0.05),手術率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鹽酸坦索羅辛有效松弛了膀胱頸部與前列腺內的平滑肌,利于患者盡早恢復排尿,降低手術概率。此外,治療后研究組I-PSS評分優(yōu)對照組(P<0.01)。鹽酸坦索羅辛在不影響逼尿肌功能的前提下,可以有效抑制尿道與前列腺平滑肌α受體,解除梗阻,改善臨床癥狀。從安全性來看,兩組治療期間均未見明顯的不良反應。可見,采用鹽酸坦索羅辛治療并未增加前列腺增生伴急性尿潴留患者治療期間的藥物不良反應,安全性較佳。
總之,前列腺增生伴急性尿潴留患者應用鹽酸坦索羅辛治療可以獲取到滿意的效果,適于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