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曉曉,衛(wèi) 利,陳 宏,姜 冰,印 雷,張凱文,李友瓊,王素梅
(1.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北京 100029;2.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北京 100078)
自閉癥又稱“自閉癥譜系障礙”“孤獨癥”“孤獨癥譜系障礙”,是神經發(fā)育障礙的一種,起病于嬰幼兒,多見于男性。該病的病因尚未明確,可能與遺傳因素、母孕期及圍生期生物學因素和免疫因素、感染因素、腦部結構或功能異常、神經內分泌和神經遞質因素、其他的生理因素及心理社會因素等有關。自閉癥主要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fā)展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行為方式刻板和智力發(fā)育障礙等[1-3]。目前治療自閉癥的西藥主要包括中樞興奮藥、抗精神病藥、抗抑郁藥、抗癲癇藥等,但長期、大量使用容易導致相關不良反應[4]。在祖國傳統(tǒng)醫(yī)學中無兒童自閉癥病名,根據(jù)其臨床表現(xiàn),可將其歸于中醫(yī)“胎弱”“五遲(語遲)”“五軟”“無慧”“呆滯”“視無情”“目無情”“童昏”“清狂”等范疇,其病因病機及治療也尚未形成統(tǒng)一標準。王素梅教授為主任醫(yī)師,博士生導師,第五批全國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劉弼臣名家研究室負責人,從事兒科教學、科研、臨床工作40余年,擅長治療自閉癥、多發(fā)性抽動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等兒科神經精神疾病。本文收集王素梅教授治療兒童自閉癥的處方,將其錄入中醫(yī)傳承輔助平臺(V2.5),對其用藥規(guī)律進行研究。
1.1納入標準 ①已經確診為自閉癥患兒的首診處方;②臨床資料完整可靠,服用中藥治療。
1.2排除標準 ①臨床資料嚴重缺失,重要診療信息收集不全者;②自閉癥患兒的代茶飲處方。
1.3病例資料 通過醫(yī)院信息系統(tǒng),收集2015年1月1日—2019年11月19日就診于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王素梅教授特需門診且確診為自閉癥患兒的首診中藥處方(包括飲片和顆粒劑)。用Excel 2019進行數(shù)據(jù)收集,收集內容包括患者姓名、年齡、性別、診斷、處方號、中藥處方中每味中藥的名稱。
1.4數(shù)據(jù)分析及統(tǒng)計方法 通過中醫(yī)傳承輔助平臺“平臺管理”板塊中“方劑管理”,錄入首診處方, 參照《中國藥典》(第5版)統(tǒng)一規(guī)范藥物名稱。然后點擊相應功能進行分析,包括統(tǒng)計報表分析中的四氣、五味、歸經分析及數(shù)據(jù)分析中的藥物頻次、規(guī)則分析、熵聚類的分析、無監(jiān)督熵層次聚類的新方分析、網絡展示等。
2.1四氣、五味、歸經分布 藥物的藥性以寒溫并用為主,以甘為主,辛、苦次之,歸經以心經為主,肝、腎、脾經次之,見圖1~3。
圖1 王素梅教授治療兒童自閉癥所用藥物四氣頻率/次
圖2 王素梅教授治療兒童自閉癥所用藥物五味頻率/次
圖3 王素梅教授治療兒童自閉癥所用藥物歸經頻率/次
2.2用藥頻次 107例處方涉及中藥145味,使用頻次≥30次的藥物共24味,排序前15位的中藥分別為益智仁、石菖蒲、陳皮、鉤藤、遠志、百合、竹茹、龜甲、郁金、熟地黃、梔子、附子、茯苓、礞石、甘草,見表1,將24味中藥分類整理,見圖4,補益藥使用最多。
圖4 王素梅教授治療兒童自閉癥應用頻率≥30次的中藥歸類頻率/次
表1 王素梅教授治療兒童自閉癥應用頻率≥30次的藥物
2.3方劑組方規(guī)律分析 將“支持度個數(shù)”設置為40,“置信度”設置為0.9,其中出現(xiàn)頻率前10位的藥物模式見表2,藥物置信度排序前15位的見表3,基于關聯(lián)規(guī)則分析后網絡展示見圖5。
表2 王素梅教授治療兒童自閉癥應用藥物模式
表3 置信度>0.9的藥物關聯(lián)規(guī)則分析
圖5 王素梅教授治療兒童自閉癥藥物基于關聯(lián)規(guī)則分析后的網絡展示圖
2.4新方分析 設置“相關度”為8,“懲罰度”為2,基于復雜系統(tǒng)的熵聚類提取,可得到18個核心組合,見表4,同時采用無監(jiān)督的熵層次聚類算法,得到9個新方,見表5,網絡展示見圖6。
圖6 王素梅教授治療兒童自閉癥藥物基于無監(jiān)督的熵層次聚類的新方組合的網絡展示圖
表4 王素梅教授治療兒童自閉癥藥物基于復雜系統(tǒng)熵聚類的核心組合
表5 王素梅教授治療兒童自閉癥藥物基于無監(jiān)督的熵層次聚類的新方組合
3.1以甘為主,辛開苦降 本研究顯示王素梅教授治療兒童自閉癥的藥物五味以甘味(855次)為主,辛(736次)、苦(643次)次之。甘緩和中,能補益,小兒乃稚陰稚陽之體,“脾常不足”、“腎常虛”,不耐大苦大寒之品及過度攻伐,王教授十分重視顧護患兒陰陽、脾胃,臨證多用甘味藥以扶正;辛能行能散,苦能泄能燥,二味同用,辛開苦降,調節(jié)氣機升降[5]。
3.2寒溫并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溫性藥物出現(xiàn)587次,寒性藥物出現(xiàn)567次,這體現(xiàn)了王素梅教授在治療兒童自閉癥時寒溫并用。寒溫并用法始于《黃帝內經》,立法于《傷寒雜病論》,發(fā)展于后世,是指將寒涼藥與溫熱藥配伍應用,通過調節(jié)氣機之升降、去性存用、反佐等以調和陰陽[6-7]?!缎核幾C直訣》記載小兒“臟腑柔弱,易虛易實,易寒易熱”,自閉癥患兒體質異于成人,病因多樣,病情寒熱錯雜。若使用單一的寒性藥,冰伏寒邪;單用熱性藥,則會助長熱邪;故王素梅教授在治療用藥時寒溫并用,重視扶助正氣,使臟腑功能各歸其位、氣機調暢、陰陽平和,則竅閉自開。王素梅教授常用礞石滾痰湯合附桂益智湯加減,方中礞石、黃芩、大黃苦寒瀉熱,附子、肉桂大辛大熱,溫補元陽,前者抑制后者溫熱之性,使其不致溫補太過,又可給邪以出路,共奏溫補元陽、清熱滌痰之功。
3.3自閉癥與“五臟神” 本研究顯示:藥物歸經出現(xiàn)的頻率依次前幾位分別為心經、肝經、腎經、脾經、肺經,說明王教授治療兒童自閉癥的藥物歸經以心經為主,而肝經、腎經、脾經、肺經隨后。王素梅教授認為兒童自閉癥病位在腦,與心、肝、腎、脾、肺關系密切,乃臟腑不和,邪閉清竅,神明受擾所致。若心血不足神失所養(yǎng),自閉癥患兒可出現(xiàn)思維遲鈍、舉止失常(交流障礙、與人無對視等);亦有心火亢盛,或痰熱蘊結,上擾心神,自閉癥患兒可出現(xiàn)焦慮煩躁、口舌生瘡、睡眠障礙、小便黃赤、大便干結等。
若肝血虧虛,魂不內守,自閉癥患兒可產生幻覺、夢游、睡眠障礙。肝失疏泄,亦可致神明受擾,若疏泄太過,肝氣過亢,自閉癥患兒可表現(xiàn)為情緒急躁易怒、多動;若疏泄不及,肝氣郁結,可表現(xiàn)為神志淡漠、不愿與人交流、與人無對視、興趣單一。
若脾失健運,痰濕內生,蒙蔽清竅,神失所養(yǎng),自閉癥患兒可表現(xiàn)智力發(fā)育遲緩;脾不升清,清竅失養(yǎng),胃失和降,則可見面色無華、納差、便秘;氣血化生不足,意無所依,可表現(xiàn)為注意力不集中、思維遲鈍、與人交流困難。若先天腎精虧虛,髓海不足,神失所養(yǎng),患兒可表現(xiàn)為語遲、不聰慧、筋骨痿軟、睡眠不寧、遺尿。若肺氣不足,魄功能失常,自閉癥患兒可出現(xiàn)感覺障礙、行為遲緩、反應遲鈍等。同時肺主治節(jié),可治理和調節(jié)全身氣機,若肺之功能失常,可出現(xiàn)咳嗽、氣喘、胸悶等。綜上,心主神明,故藥物多歸心經;擾神閉竅之邪可痰、可氣、可虛,實源于肝郁、脾虛、腎虛、肺虛,故藥物歸經肝、腎、脾、肺次之。
3.4辨證論治,常用益智安神開竅之品 王素梅教授治療兒童自閉中常用益智安神開竅之品:益智仁、石菖蒲、遠志、百合、郁金?,F(xiàn)代研究顯示益智仁有神經保護、抗氧化、抗細胞凋亡、清除自由基的功效,可改善認知功能[8]?!渡褶r本草經》記載石菖蒲“開心孔,補五臟,通九竅,明耳目,出音聲”,李冀等[9]研究表明石菖蒲對神經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等有調節(jié)及治療作用,包括抗癲癇、抗抑郁、益智、增強記憶力等作用?!渡褶r本草經》記載遠志“利九竅,益智慧,耳目聰明,不忘”,張濤珍等[10]研究發(fā)現(xiàn)遠志具有益智、腦保護的作用。百合歸心經,可清心安神,《證類本草》述百合“安心定膽,益志,養(yǎng)五臟”。郁金辛散苦降,行氣解郁,清心熱而開心竅,治瘀血而化痰濁。石菖蒲、郁金合用,取“菖蒲郁金湯”之義,可芳香化濁、開竅醒腦。將頻率≥30次的藥物歸類整理,發(fā)現(xiàn)補虛藥、清熱藥、平肝熄風藥、化痰止咳平喘藥使用最多。補虛藥包括:益智仁、百合、龜甲、熟地黃、甘草;清熱藥包括:梔子、黃連、決明子、牡丹皮;平肝熄風藥包括:鉤藤、天麻、珍珠母;化痰止咳平喘藥包括:竹茹、礞石、膽南星。自閉癥患兒病情復雜,寒熱性質難分伯仲,常為多臟合病。結合圖5,若辨證為腎精虧虛,王素梅教授常用左歸飲加減,出現(xiàn)五遲伴遺尿者,王素梅教授認為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故常選益智仁、附子、熟地黃、龜甲,腎之陰陽雙補;若辨證為心肝火旺,常用柴胡加桂枝龍骨牡蠣湯,伴多動、沖動者加用鉤藤、郁金平抑肝陽;若辨證為痰濕內蘊,常用溫膽湯加減,熱重者常選用竹茹、黃連、梔子清熱解毒、化痰,痰重者常用礞石消痰,并選用陳皮、茯苓、黨參、白術健脾化痰。
3.5新方分析 基于復雜系統(tǒng)的熵聚類分析及無監(jiān)督的熵層次聚類,整理發(fā)現(xiàn)新方1“黨參-茯神-琥珀-蒼術”為《證治準繩》琥珀養(yǎng)心丹化裁,原方“治心血虛,驚悸,夜臥不寧,或怔忡心跳者”,新方中琥珀鎮(zhèn)靜安神,茯神安神定志,易人參為黨參以補益肺脾,蒼術祛風、燥濕健脾,全方共奏益氣健脾、寧心安神之功,可治療有肺脾氣虛、有睡眠障礙的自閉癥患兒。新方2,3為清熱燥濕、祛風止癢組合,可治療自閉癥患兒伴濕疹等皮膚病者。新方4為清熱瀉火、益氣健脾之組合。新方5為清熱解毒、潤腸通便之組合,可治療自閉癥患兒伴有便秘者。新方6為清熱解毒之組合。新方7“熟地黃-礞石-郁金-梔子-黃芩-大黃-陳皮”為礞石滾痰丸化裁。原方“通治實熱、老痰、怪證百病”(《成方便讀》),新方中黃芩清上焦之火,大黃開下行之路,礞石攻陳積之痰,郁金治瘀血而化痰濁,陳皮理氣燥濕,熟地黃滋陰、填精益髓,梔子清瀉三焦之火,諸藥合用以清熱化痰、理氣健脾兼補腎陰。此方清中有補,體現(xiàn)寒溫并用之意,可治療痰濕內蘊的自閉癥患兒。新方8竹茹-黃芩-甘草-大黃-茯苓-陳皮、新方9竹茹-甘草-半夏-枳實-茯苓-肉桂均為溫膽湯化裁。《診法通論·醫(yī)燈續(xù)焰·卷三》述:“溫膽湯治心膽虛怯,觸事易驚,或夢寐不詳,遂致心驚膽懾,氣郁生涎。涎與氣搏,變生諸證?!笨芍委熖禎駜忍N、心膽氣虛的自閉癥患兒。新方8中竹茹清熱化痰,黃芩清上焦熱,大黃瀉下攻積,茯苓健脾利濕,陳皮燥濕化痰,共奏清熱化痰之功。新方9中半夏降逆、平逆胃氣,枳實行氣消痰,茯苓健脾利濕,肉桂溫補腎陽,竹茹清熱化痰,諸藥合奏化痰理氣。王教授認為臨床痰邪蒙蔽清竅的自閉癥兒童較多,臨證或清化熱痰,或溫化寒痰,使得氣機升降得暢,則諸證自消。亦有醫(yī)家發(fā)現(xiàn)溫膽湯治療自閉癥多有療效,肖宇碩等[11]發(fā)現(xiàn)復方加味溫膽湯中α-細辛醚、D-檸檬烯和右旋龍腦等5種揮發(fā)性成分具有調節(jié)中樞神經系統(tǒng)、改善大腦功能、抗驚厥和安定等作用,能夠改善自閉癥的癥狀;嚴愉芬等[12]采用加味溫膽湯配合教學訓練治療矯治孤獨癥兒童異常行為25例,總有效率為84%。
王素梅教授治療兒童自閉癥多寒溫并用,常用開竅安神之品,隨證配伍化痰、補益、理氣藥物。由于臨床收集信息有限,今后需擴大樣本量深入研究。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