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曄
(中共常州市委黨校,江蘇 常州 213016)
“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文化,是民族的愿景、時代的呼喚和莊嚴的使命。2019 年2 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guī)劃綱要》要求各地區(qū)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提出要充分挖掘大運河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打造大運河文化帶。。
《規(guī)劃綱要》把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提升為國家戰(zhàn)略,作為大運河重要的樞紐城市,常州在推進大運河建設中必須要有為有位。大運河是常州的經濟最發(fā)達、人文最薈萃的核心區(qū)段,是常州的地方名片,圍繞著大運河集聚了大量的文化資源。其中紅色文化基因在這里不僅誕生了瞿秋白、張?zhí)?、惲代英常州三杰;也有以實業(yè)救國的盛宣懷、劉國鈞等;近代以來更是誕生了是趙元任、李公仆、史良、周有光等一大批愛國志士??梢哉f,大運河是奔騰的是紅色文化基因,是常州講好紅色故事,展現(xiàn)紅色文化,樹建紅色品牌最好的載體,要用好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搞好紅色教育,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江南運河常州段由西向東橫穿市區(qū),長約23 公里,經過天寧區(qū)、鐘樓區(qū)、新北區(qū),是江南運河穿越南方城區(qū)的典型段落,被列為中國大運河申報世界遺產的31 個遺產區(qū)、27 段河道之一。2020 年7 月3 日,常州提出要統(tǒng)籌集聚全市紅色文化資源,大力弘揚龍城運河文化,進一步推動大運河紅色文化工作高質量發(fā)展,為常州建設“五大明星城”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一)天寧區(qū)
大運河天寧段,西起白蕩河河口,向東流經蘭陵、天寧、茶山經雕莊而入梅港,全長9.5 公里,是常州歷史上經濟最發(fā)達、人文最薈萃的核心區(qū)段。
天寧正在建設大運河紅色文化示范帶,這也是我市大運河文化示范帶中的精華,其中青果巷是常州大運河的璀璨明珠。紅色青果展館群是紅色引領歷史傳承示范點,這里包含紅色青果中心館,史良故居、瞿秋白出生地天香樓、趙元任藝術中心、唐荊川紀念館、周有光圖書館和常州盟史館6 個主題館,還有N 個紅色展示點,以紅色名人為主線,創(chuàng)新設立紅色青果電臺,講紅色故事,展紅色文化,揚紅色品牌。
運河記憶是另一個大運河品牌:1936——中華紡織博覽園,是紅色引領工業(yè)旅游示范點;運河記憶1450——白揚軒黨群服務站是紅色文化引領家風文化示范點;運河記憶1881——清園是廉政建設示范點;運河記憶1927——“常州運河文化主題教育館”,是一座集歷史遺存、黨性教育、黨務培訓、文旅展示等元素于一體的綜合性地標建筑。天寧區(qū)用紅色文化示范帶將一顆顆散落的“珍珠”串成了一條“珍珠鏈”,吸引更多的人去參觀學習。
(二)鐘樓區(qū)
打造紅色文化示范帶品牌,目前已形成西瀛里“運河七號”,引領誠信商圈示范點(南大街街道365 黨群服務驛站);運河五號:五星街道黨群服務中心;運河一號:鄒區(qū)鎮(zhèn)安基村,突出“文化+旅游”思路,開發(fā)具有運河特色的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并積極與天寧共建文化中心。
共同開啟了常州大運河紅色文化聯(lián)盟的序幕,為推動紅色文化與紅色旅游深度融合,建設與城市經營、生活、工作、教育有機融合的宜休閑、可體驗、有溫度的紅色文化體驗帶,塑造常州紅色文化IP,樹立新時代基層工作創(chuàng)新的典范。
(三)新北區(qū)
抓住機遇,建立“紅色文化聯(lián)盟”,構建區(qū)域化共同體,加快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奔牛鎮(zhèn)以“弘揚運河精神,重塑運河文化”為目標,通過建紅河驛站、揚古韻新風,創(chuàng)立“融·美”大運河文化帶紅色品牌。按照“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活動共辦、事務共商、人才共育、制度共創(chuàng)、文化共興、服務共進”八大原則,成立大運河紅色文化聯(lián)盟,搭建具有時代特征、地方特色的區(qū)域化綜合平臺。同步建立聯(lián)盟議事制度和主題活動制度,圍繞“講好運河故事,弘揚運河文化”主題,以活動促交流,把共建共治成效轉化為大運河文化帶發(fā)展的強大動力。
但總體看來,常州的大運河文化紅色文化示范帶建設起步較晚、模式單一,統(tǒng)籌資源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等存在問題,下一步要統(tǒng)籌集聚全市紅色文化資源,大力弘揚龍城運河文化,進一步推動大運河保護工作高質量發(fā)展,進一步提供堅強組織保障,集中打造一批立得住、叫得響的紅色品牌。
“運河就不僅僅是一條流動的大水,它跟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跟中國人的文化人格和性格塑造都有極大的關系?!薄靹t臣
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站可實現(xiàn)能源梯級利用,具有效率高、污染少等優(yōu)點,可滿足島內用電、冷、熱水等需求[8]。目前氣電三聯(lián)供系統(tǒng)中主要應用的發(fā)電機包括燃氣輪機、燃氣內燃機和微燃機等[9-10]。根據天然氣電廠占地面積、經濟性、調峰能力等因素,本文以技術成熟、應用廣泛的6B、LM2 500和J920三種容量不同的機型[6]為例,對島內建設天然氣電廠方案進行分析比較。參考國內已投產的項目情況,上述各類機組單機容量和平均造價如表1所示。
讓紅色基因賡續(xù)傳承,就一點要把“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大運河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這條文化水路兩岸留下了熠熠生輝的紅色文化圖譜,是大運河文化內涵的有機組成,是我們黨、國家、人民永遠的寶貴財富,也成為紅色文化學習教育的重要載體。這些大量的原材料資源雖然質樸但真實,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
(一)大運河的紅色資源作為寶貴的歷史遺產,是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歷史記載,反映著革命先輩的崇高精神,不但具有深刻的歷史內涵,而且具有豐富的精神內涵和文化內涵。作為紅色文化的載體,大運河有其獨特的鮮活性和時代性。
(二)紅色文化的表現(xiàn)方式靈活多樣,以人們生活的大運河為基礎,添加新媒體、新技術,更增加了歷史事跡、人物的傳播性與接納性,使參觀者們感同身受,直擊人的心靈深處。
(三)大運河紅色文化具有鮮明的鮮活性和感染力,是大運河沿線城市人們生活最真實的寫照,這也是大運河建立紅色文化示范帶的優(yōu)勢所在。正因為其具有的鮮活性和感染力,才使其的重要地位無法企及。
常州的大運河作為串聯(lián)常州紅色文化資源的紐帶,對挖掘“紅色基因”,潤澤紅色教育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對比大運河其他城市,很少有運河文化融合紅色文化元素的先例,給常州推進大運河文化整體規(guī)劃、綜合布局以最大的機會。在常州,有著如此好的資源,必須進行合理保護、開發(fā)利用,打造出精品紅色文化的示范帶。
常州的紅色文化基因多,但是分散不集聚,找到一個能串珠成鏈,聚沙成塔的載體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們必須要以黨史學習為契機,逐漸完成常州紅色文化資源的匯聚創(chuàng)新、打響大運河紅色文化示范帶品牌。
(二)現(xiàn)有的情況不容樂觀,急需保護,前期因城市建設大量紅色資源消失,并且現(xiàn)在可開發(fā)的典型資源不多,常州必須在如何保護、挖掘特色上下足功夫,確保紅色文化傳承有載體有效果。
(三)從資源分布特點來看:大多資源多分布運河沿線及其附近地區(qū),使大運河能夠把他們串聯(lián)起來并形成品牌,有可能形成沉浸式紅色教育的基地。從定位和類型來看,未來體驗式和參與式學習是保障學習效果的最有效方式。
運用好龍城紅色文化資源,突破宣傳固有模式,建立紅色示范帶要主動謀劃實施一批創(chuàng)新項目,大運河紅色文化示范帶無疑是其中最恰當?shù)淖ナ?。以大運河為軸,連點成線,串珠成片,挖掘更多有傳承、有特色、接地氣、能被普通群眾學習和模仿的榜樣,讓“紅”元素點燃紅色引擎,造成一條經濟繁榮、文化璀璨、生態(tài)優(yōu)美的文化示范帶。
(一)一條線:打響紅色文化IP
大運河天寧段全長9.5 公里,是常州歷史上經濟最發(fā)達、人文最薈萃的核心區(qū)段。在大運河紅色文化示范帶建設過程中,常州市天寧區(qū)將紅色元素有機融入大運河建設保護中,以“天寧老城廂 悠悠運河承紅脈”為主題,整合沿河地區(qū)文化和旅游、生態(tài)、人文、產業(yè)等資源,全力把大運河天寧段打造成一條經濟繁榮、文化璀璨、生態(tài)優(yōu)美的紅色文化示范帶,成為滬寧線上真正打造網紅地標。
(二)一個圈:串聯(lián)紅色文化陣地資源
以大運河紅色文化游為紐帶,把沿線的紅色文化資源連成一個圈,能形成運河文化游的閉環(huán)。讓每個紅色文化的陣地都能在整個示范帶上形成一個節(jié)點,在做紅色文化傳承、保護和開發(fā)的過程中,能任意挑選陣地中的資源,任意三個以上的文化節(jié)點都能形成一個環(huán)狀陣地。
(三)一個園:探索紅色管理模式
強化服務功能和發(fā)展功能,精準對接群眾需求,扎實開展志愿、法律、宣講、文體等綜合性服務活動,讓大運河文化示范帶真正“活”起來、人氣“火”起來。以服務能力再提升為核心要務,探索出一條新的管理模式,在紅色文化的引領下,啟動紅色管理模式,服務效果一定會更加。
(四)一面旗:激活紅色引擎,打造支部堅強戰(zhàn)斗堡壘
一是資源再整合。緊扣今年建黨百年的主題學習,摸排挖掘書記工作室、先鋒模范、紅色故事等資源,與大運河紅色文化示范點建設有機融合,弘揚好紅色文化、傳承好紅色基因。二是陣地品牌再深化。以效果為導向,堅持抓機制、抓舉措、抓落實,不斷豐富各類品牌內涵,推進大運河紅色文化示范帶規(guī)范化、特色化、精品化建設。
(五)一個庫:建立了紅色文化資源大數(shù)據庫
為進一步利用、傳承好紅色資源,提供了堅實的素材支撐。充分移動互聯(lián)網的特點和需求,較好落實用戶體驗的網站資源要加大開發(fā)和建設,吸引網民關注。特別是手機移動終端迅速普及,各種短視頻軟件迅速崛起,以多元化的網絡媒介激活紅色文化,為正能量發(fā)聲,擴大覆蓋面和影響力。
“十四五”時期,常州將保護大運河放在貫徹新發(fā)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fā)展中謀劃,進一步喚醒運河記憶,講好運河故事,真正“續(xù)運河文脈、樹城市標桿”,常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必將綻放更絢麗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