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慧
摘? 要:古詩詞是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結(jié)晶 ,是學生領略中華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 。同時由于古詩詞擁有三美,即意境美、語言美、格律美,一度受到大眾的喜歡與追捧,同時古詩詞也是古代文人墨客用于抒發(fā)感情的一種方式與方法之一。學習古詩詞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創(chuàng)造思維,另一方面,通過老師惟妙惟肖的講解,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古詩詞中的美。雖然近幾年教育制度正在不斷地改革與創(chuàng)新,但老師長期以來接受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熏陶,很難改變自身多年的教學習慣,故此,古詩 詞的教學一直是教學中的重難點。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激發(fā)學生對于古詩詞的興趣與愛好,教師就要學會改變自己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推陳出新,依靠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幫助學生愛上詩詞。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古詩詞鑒賞
詩詞濃縮了中國語言之美,見證了華夏五千年的興衰,詩詞的閱 讀與賞析與其他的閱讀有所不同,他不能僅僅是平鋪直敘,而是應該結(jié)合語義學和美學,綜合格律與已經(jīng)所衍生出來的產(chǎn)物。
現(xiàn)在的小學課堂,大多存在許多的弊端,在古詩詞教學上,老師總是花費極少的時間對古詩的背景,詩人及意思進行闡述與說明,而是格外重視學生對于古詩詞的背誦情況,這或許是現(xiàn)時代應試教育的悲哀所在。而老師這樣的做法,非常容易導致古詩詞原有的意境被破壞,乃至不被學習忽視,加之現(xiàn)今一些網(wǎng)絡上的負面引導,學生們很容易誤入歧途,這一定程度上讓學會說呢過從本質(zhì)上不重視古詩詞,從而導致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出現(xiàn)斷層。
故此,我的想法是,要讓學生提起對古詩詞的興趣,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尋找其古詩詞的背景與中心思想,老師可以從現(xiàn)在學生最為感興趣的方面入手,逐步引出話題,或是利用比賽獲得獎勵的方式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探究到自己所追尋的答案。
同時,老師可以根據(jù)古詩詞的內(nèi)容將其改編成小劇場,在課堂上予以演繹,并對演繹出色的學生提出表揚,并給予適當?shù)莫剟睿环矫鏁て饘W生對于詩人形象的揣摩,整體意境的琢磨的一波風潮,從而間接幫助理解詩人形象,了解整體意境,另一方面,小劇場是需要分工合作的,也需要團隊配合,這就需要學生展開合作學習,而在溝通中,增強了彼此的默契,提高了彼此的配合,增強團隊協(xié)作能力。
教學多年以來,在詩詞鑒賞的路上我有過一些研究與見解,雖然可能并不成熟,但還是愿意與你們一一分享,方法如下:
一、情景教學,渲染意境
古詩詞中表達的意境極美,是通過將作者的心情、外界的物品 、 作者對待故事的情感以及外部的景象進行融合表述,換一種說法來說,就是當作者處于某一環(huán)境時,其所觀所思所想,而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其實便是在體會作者心中自身的感覺,品鑒作者眼中的美景,嘆息作者的不幸遭遇或是對于作者懷才不遇的感慨。
因此,在古詩詞鑒賞過程中可將情感、審美 、景物等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進行意境式教學。
這就需要老師實際教學過程中,學會高效利用多媒體來展現(xiàn)圖片或者視頻,讓學生能夠進入古詩所表達的情景之中,身臨其境地體會作者作詩作詞過程中的復雜的思想與情感。
這是由于古詩詞作為古代的一種藝術表達方式,非常強調(diào)情景與意境的結(jié)合,非常重視格律與音律的整齊度,這或許就是古詩詞的魅力所在,也正是古詩詞學習之所以難的原因。
舉個淺顯易懂的例子,以白居易的《暮江吟》為例子,通過學生的粗略的閱讀與理解,老師便可以接機提出詩中的景物,引領學生走進白居易的世界,首先是讓學生找出詩中所描述的景物,分別是殘陽、江、露、月等,然后對這些景物景物進行分析,剖析白居易的個人形象,了解白居易的生活背景,借此來分析是什么原因讓這些景物能夠讓大詩人白居易流連忘返?
隨后讓學生根據(jù)詩中描寫太陽的部分進行分析與解釋,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在這篇詩中,太陽究竟是什么樣子,是火紅的,還是搖搖欲墜的,是疲憊的,還是金光閃閃,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將自己所說的太陽帶入到自己所創(chuàng)設的場景之中,然后老師便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陽光普照在江面,波光粼粼的圖片,讓學生最為直觀感受到課本中詩中的太陽,在夕陽照射之下,江面波光粼粼,倒映著晚霞與綠樹,紅綠相間的情形”,體會詩人口中的“半江瑟瑟半江 紅”。
二、配樂詩詞朗誦,激發(fā)學生閱讀欲望
我們都知道,在古詩詞的教學過程當中,只有讓學生充分閱讀,才能使學生感受到詩詞當中所蘊含的獨特的美感,感受到詩人當時的想法與感受,從而使學生產(chǎn)生深入學習詩歌的興趣 。
但是很多學生往往非常不愿意進行閱讀,如此一來,如何激 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幫助學生融入課堂,積極與老師互動,專心致志研究詩歌,同時對詩歌產(chǎn)生一定的興趣,成為了詩詞教學的第一 要義,也成了現(xiàn)今詩歌教學的燃眉之急,只有讓學生擁有濃厚的閱讀興 趣,詩詞教學活動才能更加深入的開展 。
例如,在進行《漁歌子》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配樂詩朗誦的方式去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音樂在烘托氣氛方面能夠起到非常顯著的作用,并且可以通過強烈的聽覺刺激,去全方位地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從而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
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配樂詩朗誦的方式,將詩歌內(nèi)容以抑揚頓挫的方式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這有兩個方面的好處,一方面,可以讓學生了解詩歌的斷句規(guī)則及每個字的正確讀音;另一方面,也讓學生沉浸在音樂與朗誦兩種藝術結(jié)合體當中,有效幫助學會接受藝術的熏陶,模擬場景,讓學生彷如身臨其境,感受到“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的坦然,將江南魚米之鄉(xiāng)的情趣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
同時,由于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強,所以老師的配樂詩能夠讓學生體會到一種新鮮感,并且引起學生的爭相模仿,這主要是運用了教學心理學中,充分利用了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更能寓教于樂,從而激發(fā)學生閱讀欲望的目的 。
三、將古詩詞滲透到學生的課余生活中, 感受古詩詞文化的洗禮
古詩詞的學習不應該僅僅停留于課堂上,而是可以貫穿到小學生學習與生活的方方面面,讓小學生經(jīng)常在身邊看到故事,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對古詩詞的喜愛之情。
例如在學校展示櫥窗或是后面黑板等開辟古詩詞欣賞專區(qū),將小學生喜愛的古詩詞、對小學生有教育意義或是小學生親自書寫的古詩詞作品進行展示,學生通過習字訓練實現(xiàn)學習并研究古詩詞的自我激勵,同時還能確保小學生練有所悟,寫有所風,起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小學語文老師可以激勵小學生在日常 生活中抄寫古詩詞,準備一個抄寫本,將名句和古詩詞經(jīng)典篇目抄寫在本子上,積攢學生對古詩詞的沉淀,并幫助學生將古詩詞準確恰當?shù)剡\用到作文當中,為自己的作文增光添彩。
同時可以嘗試在放學站隊或是大課間中長袖徐時間進行古詩詞傳誦,形成習慣,營造出古詩詞認知氛圍,在不自覺中學生就感知了古詩詞的蘊意,并且由于人的慣性是可怕的,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們都有了自覺誦讀古詩詞的行為意識,自然便將融入到了學生的方方面面。
四、結(jié)語
總之,在現(xiàn)代語文教學中,古詩詞教學時其中非常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這是由于這既是學生初步了解與接觸古詩詞的開端,也是提升學生語文成績和語文綜合素質(zhì)的重要途徑,并且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和文學鑒賞能力,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呢?
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只有重視古詩詞教學,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正確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學有效的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才能使古詩詞教學更精彩,才能使學生熱愛古詩詞、熱愛祖國優(yōu)秀的文化,提高小學生的古詩詞學習效率和質(zhì)量 。
參考文獻:
[1]唐鳳菊.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研究[J].現(xiàn)代交際,2019(18):214+213
[2]龐小琴.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古詩教學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9(30):128
(作者單位:洪江市黔城鎮(zhèn)中心小學,湖南? ?洪江? ?418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