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翼
摘要: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的聽課效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課堂紀律的把控程度。如果學生能保持良好的課堂紀律,那么教學的效果也就得到了良好的保障。如何對課堂紀律進行有效把控,成為課堂教學中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guān)鍵詞:小學生;課堂紀律;專注力
低年級學生由于自控力差、活潑好動、注意力時間短暫等心理特點,常常會在課堂上制造一些小麻煩,擾亂課堂秩序。作為教師,面對這些毫無預設(shè)的場景,應該如何處理?為了促使學生的課堂行為習慣向好的方向轉(zhuǎn)變,筆者翻閱了大量教育教學案例,并在本班學生身上進行行動性研究引導,發(fā)現(xiàn)提升學生專注能力能有效改善課堂紀律。筆者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嘗試,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故事激趣,理解內(nèi)涵
日本的一項最新研究證明,父母多給孩子講故事可以促進孩子的大腦發(fā)育,幫助孩子形成喜怒哀樂等情感。比起干巴巴的教科書、紀錄片,我們的大腦更偏愛故事。一個好的故事能讓我們的大腦極度亢奮,讓我們沉浸在故事中,視覺、聽覺甚至嗅覺也會被激活,和在現(xiàn)實生活中被激活的感覺是一樣的。例如,剛?cè)雽W的小學生一般存在急不可耐、表現(xiàn)欲強、愛說閑話等課堂表現(xiàn)。教師跟學生講:“在課堂上,如果你想回答問題,就要舉手,經(jīng)過老師的同意后,才能站起來發(fā)言?!边@樣可能沒有什么用。全國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曾說:“教學是處理教材的藝術(shù),更是善待學生的藝術(shù)?!比绻處煾淖儾呗?,從分享一個故事開始:很久很久以前,女媧娘娘在捏泥人的時候,之所以給人類捏了兩只耳朵和一根舌頭,為的就是讓我們在學習過程中能做到多聽少講。學生輕松地進入故事的情境和節(jié)奏,更容易理解故事所表達的豐富內(nèi)涵,從而減少甚至控制自己的課堂不良行為,真正養(yǎng)成多聽少講以及想好再說的習慣。所以,學生聽故事絕不是浪費時間,而是一次學習機會。一聽故事,他們就會投入,比教師的多次口頭說教更有效。
在一年的教學中,我慢慢地體會到通過講述故事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這是一種靈活的科學的教學方式。反之,若一味教導,耳提面命,強制束縛孩子的不良課堂行為,會讓學生覺得煩躁不安,對小學低年級課堂紀律的調(diào)控并無助益。
二、品質(zhì)閱讀,涵養(yǎng)靜氣
筆者注重激發(fā)學生的讀書熱情,使其感受到閱讀的快樂,在學校中積極營造熱愛閱讀、支持閱讀、尊重閱讀的良好氛圍。每位學生在家中都擁有屬于自己的書架和書桌。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筆者利用網(wǎng)絡(luò)組織線上閱讀、誦讀、寫作等活動。在班級網(wǎng)絡(luò)平臺,孩子們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用童聲稚語演繹著一首首經(jīng)典詩詞,在經(jīng)典詩文中感受生活的美好,領(lǐng)悟生命力量的強大。活動中,孩子們不僅訓練了自身的口頭表達能力,還鍛煉了閱讀能力。
與此同時,筆者還經(jīng)常組織班內(nèi)學生開展“同讀一本書”讀書交流活動,讓孩子們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復述書中的精彩片段、討論讀書過程中存在的疑惑。當孩子們將自己的思考成果和同伴、老師一起分享并得到鼓勵性評價時,他們的閱讀興趣會更濃。因此,教師應多給學生一些鼓勵性的評價,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自豪感和滿足感,使他們在快樂的狀態(tài)下閱讀學習,從而使他們的閱讀專注力得到強化和鍛煉。
三、科學訓練,提升專注
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說:“天才,首先是專注力。”專注力是一個人高度集中于某一件事情的能力,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基本能力,是孩子需要培養(yǎng)的一種品格。專注的孩子,在上課時不易開小差,回家做作業(yè)時能認真地、一鼓作氣地將作業(yè)寫完,然后再投入到其他娛樂活動中。而專注力差的孩子上課常常發(fā)呆走神,無法長時間專注于同一件事情,直接導致學生的課堂效率低下。
對于專注力較差的孩子,有些教師采取督促提醒或者批評呵斥的方式來讓孩子集中注意力,完成學習任務(wù),但往往適得其反,導致孩子極不耐煩或逆反。作為教師,不能一味地責怪孩子,而要努力學習兒童教育心理學理論,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并堅持執(zhí)行,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鑒于此,筆者推薦一種專業(yè)的注意力訓練方法——舒爾特方格訓練法,其具有操作簡單、有效性高的優(yōu)點,對提高注意力水平有非常明顯的作用。該訓練法需要用到舒爾特方格,即在一張方形的紙上畫上5×5(25格)的表格,每個格子為1cm×1cm,然后在方格內(nèi)隨機寫上1~25的數(shù)字,讓孩子按照大小順序用手指迅速找到數(shù)字并指出,誦讀出聲。訓練時所用時間越短,表示孩子的注意力水平越高。以7~12歲孩子為例,在25格的舒爾特方格訓練中,完成時間在26秒內(nèi)為優(yōu)秀、42秒左右為中等,若超出50秒,則孩子的注意力需要進行提升和訓練。
學生在尋找目標數(shù)字時,注意力是需要高度集中的,把這短暫的、高強度的集中精力過程反復練習,大腦的集中注意力功能就會不斷地加固、提高,注意力水平就會越來越高。在低年級教學中,學生的注意力水平直接影響到課堂的效率。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時間短暫等心理特點,教師可利用舒爾特方格法訓練他們的注意力,減少孩子發(fā)呆愣神的次數(shù),提升孩子對時間的感知力,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加強修養(yǎng),熱愛學生
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良好的課堂教學把控一定離不開教師的主導作用。低年級學生視師者為權(quán)威,那么教師自然也要塑造和保持住在學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故此,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yǎng),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并踐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量使用富有童趣的語言感染學生,用豐富細膩的神情和動作來吸引學生,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另外,教師要時刻保持良好穩(wěn)定的工作情緒,不要向?qū)W生訴苦,不把生活中的不良情緒帶給學生,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到你的課堂是具有安全感的,是充滿溫情的,如此才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行之有效地保障課堂紀律和教學效果。
任教以來,筆者一直在努力充實和完善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關(guān)注于探索不同學生的教育目標、方式和手段,運用豐富的方法使自己的課堂調(diào)控更自如,達到心靈交往的和諧境界。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不論采用何種教學方法和途徑,教師在教學時都應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特點,對課堂教學進行合理安排,從而引導學生改善課堂紀律,高效學習。
參考文獻:
[1]羅欣蔚.舒爾特訓練法及其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運用[J].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2018(06).
(責任編輯:韓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