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層教學是對因材施教理念的最好詮釋。分層教學充分尊重每個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個性需求,鼓勵“人人參與活動,人人學有所獲”,維護學生的自尊心與自信心,讓他們在分層學習中獲得成就感與滿足感,進而激活英語興趣,產(chǎn)生探究動力,無論處于哪個層次的學生,都能“跳一跳,摘桃子”,提高英語思維能力。本文從初中英語課堂的實際出發(fā),對教學目標分層、備課準備分層、課堂提問分層與課后作業(yè)分層四個方面的教學策略進行具體闡述。
【關鍵詞】初中英語; 因材施教; 分層教學
【作者簡介】楊寧(1981.08-),女,漢族,寧夏石嘴山人,寧夏石嘴山市第二中學,中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教育教學。
一、 初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
1.教學理念與方法落后。在傳統(tǒng)在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詞匯量和語法知識及各種答題技巧,并在考試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卻忽視了學生是否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知識和是否真正能夠正確地使用英語,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主要是以教師講和學生聽為主,固定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感到英語學習很枯燥,漸漸地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
2. 應試能力強于實際口語能力。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比較重視學生的書面答題能力,而無暇顧及學生的口語表達。因為現(xiàn)在一堂課,教學內(nèi)容多,時間有限,而練習口語時,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較多,導致耗時較長。久而久之,教師只是匆匆練習一下,一堂課下來,可能還有一半的學生沒有張口說英語在機會。這樣的話,英語詞匯、句型、語法沒有得到實際運用,最終學習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3. 學生自學能力不強。通過長期的應試教育,學生習慣于坐著聽、被動地接受知識,就連每天布置的作業(yè)都需要老師親自督查,否則總是有濫竽充數(shù)和不交作業(yè)的。疫情期間,這個問題暴露得尤其突出。教師每天通過網(wǎng)絡平臺布置作業(yè),結果總是只能收到一大半學生的,還有一小部分學生脫離了教師的管理,家長因上班無法監(jiān)管,長期不交作業(yè)。此外,還有很多學生看了老師發(fā)給他們的課程講解視頻,一不做筆記,二不完成相關習題。長此以往,學生的自學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的培養(yǎng)。
二、初中英語分層教學策略
初中英語教學活動的根本目的是調(diào)動學習興趣,提高聽、說、讀、寫能力,從多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yǎng)。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英語教師要以平等的心態(tài)對待每一個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落實分層教學策略,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融入英語課堂活動,從中有所收獲。
1.教學目標的分層策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劃分學習層次,主要包括以下三層:①A層。學生的基礎知識夯實,成績優(yōu)秀。教師要著重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英語創(chuàng)新思維,在完成教材基本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拔高訓練聽、說、讀、寫綜合英語運用能力,并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②B層。學生的成績處于中下游位置,主要教學目標就是夯實基礎、查缺補漏,幫助他們找到學習成績低下的原因,解決“死角”問題。③C層。學生的基礎知識薄弱,缺乏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教學目標以培養(yǎng)興趣、鞏固基礎為主。對于不同層次學生的劃分應是靈活的,當學生有了進步,就能從C層變?yōu)锽層、從B層變?yōu)锳層,相應的教學目標與教學要求也會有所提升,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前進動力。以外研版七年級上冊Module 1為例,要求A 層學生能聽懂主要對話,能不看課文與其他同學自由進行“問候”和“再見”“介紹自己的朋友”的對話,并適當拓展對話內(nèi)容,增加信息交流,單詞發(fā)音正確;要求B層學生能夠仿照課文編寫對話,發(fā)音可偶爾出錯,基本能將對話進行下來即可;要求C層學生能熟練朗讀課文,正確書寫26 個英文字母,包括正確占格,熟記本模塊重點詞匯。
2.備課準備的分層策略。分層理念要滲透到英語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同樣教師備課時就要具備分層意識,既要備“教材”備“方法”,也要備“學生‘備分層策略”。一方面,教學內(nèi)容的分層備課。前文提到,不同層次的學生對應的學習目標不同,學習內(nèi)容也要具有難易差別,通過開展分別性的教學活動,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例如學習英語課文時,先閱讀課文、再講解語法知識,最后進行讀寫結合訓練,那么要求 C層學生能流暢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要求B層的學生能把握課文中的語法知識,要求A層的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復述課文。另一方面,教學方法的分層備課。英語課堂上,教師要盡量多組織一些有趣的實踐活動,給學生創(chuàng)造口語交際和英語實際運用的機會,讓學生始終對學習過程保持濃厚的興趣。例如C層次學生以簡單基礎的教學內(nèi)容和直觀的教學方式為主,B層次學生以問答式的教學為主,著重訓練英語聽說能力,A層次學生以探究性學習為主,圍繞某個主題展開討論,培養(yǎng)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外研版英語七年級上冊Module 2 為例,要求A 層學生能夠熟練使用英文數(shù)字1-20,不論是從聽說還是到讀寫,因此教師可準備一些數(shù)字方面的益智類小游戲,如英文數(shù)詞接龍游戲和英文版加減法的表達;對B層學生,教師則需要準備一些會用到數(shù)字的簡單的小對話,如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t's... What's the temperature? It's... How much are your shoes?? How long is the Yellow River?”; C層學生則是以完成課本上的練習為主,如“Listen and point, Listen and write,Listen and match. ”。
3.課堂提問的分層策略。提問是課堂教學的常用手段,有效的提問能引導學生的學習思路,提高學習有效性。同樣,分層教學活動中的提問策略也非常關鍵,那么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每個層次的學生接受程度不同、英語知識基礎不同,提出的問題也要體現(xiàn)差異化的特色,不能讓英語教學過程成為優(yōu)秀學生“一言堂”的模式,更要著重關注B層和C層學生的感受,針對他們的能力水平適當降低提問的難度,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課堂學習中找到層次感,通過主動思考問題、回答問題,積極參與學習討論,在各自的層次有所提升,調(diào)動探究學習的熱情。例如學習“Where's the post office”一課時,對C層的學生,只要設計簡單回答的內(nèi)容即可,如“Is there a school around here?”“Yes/No”;對A層和B層的學生則要著重鍛煉英語思維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如“Tell me where the post office is and what's around it?”這樣分層提問的方法,既不會讓C層的學生覺得問題太難,不愿意參與討論學習,也不會讓A層和B層的學生覺得題目太簡單、太無聊,失去學習興趣。再以外研版英語七年級上冊Module 3 Unit 3 為例, 本單元以復習表示顏色的詞匯為主,因為A層學生已能夠熟練使用表示顏色的詞匯和句型,因此可提問他們較難的問題,如:聽一首英文的關于顏色的歌曲,讓他們回答聽到了哪些顏色的單詞;B層學生可以熟練地說出表示顏色的單詞,所以重點應放在這些詞匯的使用上,老師可先準備一些色彩鮮艷的圖片,如紅色的國旗、綠色的樹葉、藍色的鉛筆盒等,進行看圖造句的接龍練習,通過這類游戲,亦或提問幾個含有顏色的成語,也可是一首含有顏色的飛花令古詩,將其中含有顏色的詞用對應的英文單詞表達出來;C層學生還不能夠熟練使用表示顏色的詞匯和句型,有可能只停留在朗讀層面,所以老師要提供給他們一些具體的語言操練機會,如利用身邊的實物,設置一些簡單的問題“What color is the pen? What color is your bag? What color is your coat? ...Its...”,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后作業(yè)的分層策略。學生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也是查缺補漏、完善自我的過程,同時教師也能根據(jù)學生的作業(yè)完成情況,反思自己的教學水平,分析教學方案的可行性與合理性,為調(diào)整教學策略提供參考。那么在布置課后作業(yè)時,同樣要執(zhí)行分層理念,針對各層次學生的能力水平,設置基礎難度、中等難度和高等難度三個層次的作業(yè)題目。例如學完賓語從句和定語從句后布置分層作業(yè):①基礎作業(yè):背誦文中的經(jīng)典例句;②中等難度作業(yè):對比分析賓語從句和定語從句的異同點;③高難度作業(yè):根據(jù)賓語從句和定語從句,寫一篇英語文章。其中基礎難度作業(yè)主要考核基礎知識的把握情況,要求B層和C層的學生必須完成,A層學生可以選擇完成;中等難度作業(yè)主要考核學生綜合運用能力,要求A層和B層的學生必須完成,C層學生可以選擇完成;高難度作業(yè)具有開放性和延展性特點,各層學生均可選做。以外研版英語七年級上Module 4 My everyday life為例,要求A層學生能夠對星期、天氣和最喜歡的運動進行熟練問答,老師可布置給學生值日報告、天氣預報、名人訪談等有難度的作業(yè);要求B層學生背會書中對話,并能夠仿造句子;要求C層學生對本模塊出現(xiàn)的重點詞匯達到會讀、會寫。
這種靈活分層布置作業(yè)的方法,讓每個學生都能根據(jù)自己的學習需求選擇,在鞏固基礎知識、培養(yǎng)運用能力的基礎上,還能挑戰(zhàn)自我,促進發(fā)展,一舉多得。
初中英語教學模式需要創(chuàng)新,不僅要注重英語知識的傳授,更要在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上下功夫。而分層教學的實施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分層容易造成學生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最終導致徹底放棄。而實施分層教學則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學生的知識與能力的協(xié)調(diào),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言思維;分層教學提高了整體學生掌握知識的水平,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
在教學過程中形成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讓老師與學生有效互動,提高教學的質量。首先,避免家長認為學校在搞等級劃分,使學生內(nèi)部存在優(yōu)等生的優(yōu)越感過強;其次,初中分層教學應避免英語基礎差的學生因跟不上目前的英語學習而放棄,避免英語基礎一般的學生自我滿足,止步不前。通過對分層教學目標設計與實施完成教育教學的總體方案,保證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從而改善教學目標通過分層教學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都是存在潛力的。
總之,分層教學策略的成功執(zhí)行奠定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英語基礎、學習能力及興趣愛好等,制訂個性化的學習方案,合理劃分教學層次,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感受學習英語的快樂,掌握高效率的學習方法,在分層教學中有進步、有收獲,體現(xiàn)新課改背景下分層教學的意義與價值。
參考文獻:
[1]王暢.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思考[J].英語廣場, 2017(10):132-133.
[2]張艷雯.探討分層教學理念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教師,2017(4):147-149.
[3]韓中華.淺談重鑄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及改進措施 [J].考試周刊 2018(5)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