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名字不僅是個人的稱謂符號,更有著家庭、社會、環(huán)境和時代所賦予的深刻意義。中西方姓名結構的差異,反映的正是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英文姓名起源具有深刻的人文社會背景,諸多與英語姓名有關的用詞與表達豐富了英語語言。
【關鍵詞】 姓名;來源;人名詞語
【Abstract】Personal names are not only appellation symbols for individuals, but also possess profound meaning from family, society, environment and times.The difference of name structur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reflec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The origin of English names holds profound humanistic and social background. Various words and expressions related to English names have enriched the English language.
【Key words】family name; given name; sources of names; expressions of names
【作者簡介】王曄(1984.12-),女,西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基礎課教學部,講師。
人類社會交往中,被使用最多的文字莫過于個人的名字。有的人認為,名字只是個人的稱謂符號,無論名字有無寓意,個人不會因此受到影響;而有的人認為,姓名會對個人的人生、事業(yè)、成功甚至未來都會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在鄭樹棠主編的《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第二冊第六單元中,文章“As His Name Is, So Is He!” 闡述了幾例因名字而導致生活、命運發(fā)生改變的案例。一例中,名叫黛比(Debbie)的女孩,認為自己的名字會使人聯(lián)想到廚師,在一次求職中,她沖動地將自己的中間名用Lynne代替Debbie,此舉促使她從服務生轉行成為一名成功的雜志編輯。此例足以說明“人如其名”以及名字的重要性。
一、大相徑庭
眾所周知,中西方姓名結構不盡相同。中國的姓名皆是姓在前而名在后;西方人名則恰恰相反,將given name(名)排在第一位,如有middle name(中間名),位于第二,family name(姓氏)則置于最末。迥然不同的姓名結構本身就反映出截然不同的歷史文化內涵。東方民族,尤其是受儒家文化影響的國家,大都將姓置于名前,意味著家族、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而在西方,最初卻是有名無姓,直到11世紀,方在貴族階層開始使用“姓”的概念,這也與西方民族注重個體、強調自我的理念相關。除姓名結構不同外,在中西方兩種文化背景下,各自的稱呼方式也有所不同。在我國,稱呼他人多以姓與輩分、職位、頭銜結合,如“劉叔叔”“王先生”“趙經理”“張教授”“李處長”之類的稱呼似乎已是約定俗成,這種稱呼方式注重姓名的家族、等級和社會屬性。而在英語國家卻較常使用given name(名),尤其在美國,即便是初次見面之人,也多以given name(名)稱呼彼此,以示親近友好。此外,不同年齡段的人也多使用given name(名),父子、祖孫之間互稱大名的現(xiàn)象并不少見,這與英語國家強調個體,重視平等的文化理念不謀而合。
二、追本溯源
1. 博大精深。追溯中國古代姓名稱謂,首先要提到姓氏。“姓”與“氏” 原本是兩個不同概念,二者有嚴格的區(qū)別。從時間上看,有姓而后有氏?!靶铡庇脕韰^(qū)別血統(tǒng)與婚姻,是一個族群的母系血緣標識。“氏”用來區(qū)別地位與貴賤,它的出現(xiàn)標志著從母系氏族轉向父系氏族。如今,“姓”與“氏”兩者合一,統(tǒng)一用來指姓?!靶铡逼鹪从谠忌鐣?,彼時,民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只能用母系為中心來分辨血統(tǒng),逐漸出現(xiàn)了“姓”。遠古時期的姓,突出了母系中心,故而大多以“女”字做偏旁部首,如“姚”“姬”“姜”“嬴”“姒”等。
我國姓氏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姓氏來源廣泛。如,以國名為姓:“齊” “楚”“宋”“魏”“吳”“趙”“秦”等;以官職為姓:“帥”“尉”“司馬”等;以職業(yè)為姓:“巫”“樂”“屠”“陶”等;以居地為姓:“東郭”“西門”“池”“井”等。
“姓所同也,名所獨也”。如果說“姓”在一定程度上是指一個群體所共有的稱謂,“名”就是個人所特有的符號。中華姓氏文化博大精深,其命名方式也豐富多彩,不但反映了不同社會時代的特有觀念,同時也反映出家庭及個人的理想信念、美好祈愿等。如,舊時常參照生辰八字為名。以生辰與五行——金、木、水、火、土對照排算,以所缺行中之字取名,以達到五行俱全。也有以出生時辰為名者,如《紅樓夢》中的元春。因其生于正月初一,即新春第一天,又稱元日,故而起名為元春。古人還常從典籍中取名,故而有“女詩經,男楚辭,文論語,武周易”的說法。還有以社會歷史時期或事件為名者,如“建國”“衛(wèi)星”“躍進”等,都反映了社會時期特點。
2. 異彩紛呈。(1)名(given name)。大多數英美人名主要有三個來源:希伯來語、希臘與拉丁語、日耳曼語。
英語名字的首要來源為《圣經》中的希伯來語,常見的名字有大衛(wèi)David(希伯來人的國王)、伊麗莎白Elizabeth(圣母瑪利亞之表親)、亞伯拉罕Abraham(猶太教的創(chuàng)始人)、詹姆斯James(耶穌的親兄弟)、約翰John(耶穌的十二門徒之一或是猶太人先知)、瑪麗Mary(耶穌的母親瑪利亞),等等。源自希臘語的常見英文名有亞歷山大Alexander(守衛(wèi)者)、喬治George(耕種者)、飛利浦Philip(愛馬者,戰(zhàn)士)。源自拉丁語的常見英文名有艾米麗Emily(刻苦的,和藹可親的)、維克多Victor(征服者)、弗吉尼亞Virginia(大地回春的情景)。源自日耳曼語的名字多用于男子,這些名字通常由兩部分意義組合而成,常見的威廉William, 由前半部分Wille (意志,決心)和后半部分helm(頭盔)組成,愛德華Edward則由Ead (富有,財富)和weard (守衛(wèi)者)組成。
(2)中間名(middle name)。英語中間名的使用出現(xiàn)較晚,約在17世紀后方開始使用。相較而言,美國人使用中間名較為頻繁,且常用首字母大寫的方式表示中間名,如美國第43任總統(tǒng)全名為George Walker Bush,中間名??s寫為W,即George W. Bush。英國人較少使用中間名,僅在某些特殊場合使用中間名,主要為避免重名、維護家族傳統(tǒng)等。
(3)姓(family name)。歐洲人原本有名無姓,直至11世紀西方人方使用“姓”的概念,以彰顯個人的與眾不同和高貴。英美姓氏主要源自四方面:職業(yè)、環(huán)境、祖先和綽號。
史密斯Smith(鐵匠)源自職業(yè),是個常見姓氏。在中世紀,鍛鐵冶煉行業(yè)蓬勃興起,鐵匠為常見職業(yè),所以Smith成為常見姓氏。此外,常見的職業(yè)姓氏還有Barber(面包師)、Cook(廚師)、Miller(磨坊主)、Carpenter(木匠)等。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風靡一時的卡朋特樂隊Carpenters之名,就取自兩兄妹的姓氏Carpenter。
另有姓氏源于環(huán)境或地理特征。如Stone、 Wood、 Lake、Hill、 Church、 Brook等表示石頭、樹林、湖泊、山丘、教堂、河流等的姓氏,很大程度都取自居住者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及周邊地理特征。
也有姓氏承自父輩或祖輩的教名。如約翰John之子則可能以約翰遜Johnson或杰克遜Jackson為姓,有些則直接在父輩或祖輩的教名后加S作為姓氏,較為常見的如Edwards、 Franks、Philips、Hankins 等。
更有趣者,其姓氏很可能源于綽號。如姓氏朗費羅Longfellow,很可能最初是給身高者起的綽號,古特曼Goodman多半是性格和善的老好人,而姓為穆迪Moody者,或許情緒無常。
三、姓名識趣
英語中有諸多詞匯和表達源于人名,此類詞匯或出自神話傳說和典故(尤其是《圣經》)中的人物,或源自發(fā)明者、科學家等的名字。這些用詞既豐富了英語詞匯和表達,也使得語言妙趣橫生。
Achilles' heel阿喀琉斯之踵,用以指致命要害或薄弱環(huán)節(jié)。此表達源自希臘神話,英雄阿喀琉斯(Achilles)被預言早夭,其母為避免預言成真,將阿喀琉斯置于冥河the River Styx中浸泡,冥河賜予其無窮神力和金剛之軀,但因其是被提著腳踝浸入冥河,固唯有腳踝部分缺乏神力,由此造成阿喀琉斯最終因腳踝之傷慘死的結局。
Adam's apple 喉結。 據《圣經》記載,此表達源自亞當和夏娃的偷食禁果,兩人因聽信蛇的讒言,禁不住誘惑偷吃了禁果——蘋果,被發(fā)現(xiàn)時,亞當驚慌中將蘋果核卡在喉嚨中。作為懲罰,上帝將蘋果核永遠留在了他的喉中,成了男性的喉結。
Cinderella 灰姑娘,指未得到應有關注的人或事物。如句子“For years radio has been the Cinderella of the media world”(多年來無線電廣播在傳媒界中一直不受重視)。此用法出自家喻戶曉的歐洲童話Cinderella (《灰姑娘》)中主人公的名字,其受到繼母及兩女兒的虐待,最終在神仙教母的幫助下與王子終成眷屬。
According to Cocker據柯克說,表示某種說法是準確無誤或可靠的。此表達是為了紀念英國數學家Edward Cocker (1631-1675) 以及他的算術著作Cocker's Arithmetic,該書共發(fā)行百余部修訂版,曾作為教科書而廣泛流傳。
Uncle Tom湯姆叔叔,此表達貶義地指稱那些對白種人過分尊重,想討好或贏得白人好感的黑人。Uncle Tom出自美國作家哈里特· 斯托(Harriet Beecher Stowe)的著名長篇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該書在美國激起強烈的反奴隸制情緒,被認為是廢奴主義興起的原因之一。
四、結語
通過對英語姓名的追本溯源和探究,使人們認識到姓名所傳遞的信息遠遠超出了文字本身,家庭、社會、歷史、環(huán)境等諸多因素都對個人名字有著深刻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鄭樹棠.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第二版[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3.
[2]郝澎.英美民間故事與民俗[M].??冢耗虾3霭婀?,2007.
[3]Martin H Manser.英語人名詞語趣談[M].馬一寧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4.
[4]方良平.幾個特別的英文人名[J].英語知識,2003(2):33.
[5]汪冬梅.英文人名非指稱用法的特點及語用翻譯[J].科教文匯(下旬刊), 2008(2)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