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雄
摘 要:在高職院校的教育實踐中,應該充分把握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需求,全面提升高職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切實有效高職學生的思政素養(yǎng),進一步促進他們的成長與發(fā)展。《機械制造基礎》課程是一門實踐應用型的課程,在該課程中,有必要科學全面的滲透課程思政的理念,行之有效地提升課程教學成效。
關鍵詞:課程思政 機械制造基礎 應用思路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the Course of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Fundamental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u Jianxiong
Abstract:In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t is necessary to fully grasp the need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iteracy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further promote thei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Fundamentals" course is a practical and applied course. In this course, it is necessary to infiltr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cepts of the course scientif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urse teaching.
Key words: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fundamentals, application ideas
1 引言
高職院校是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陣地,在高職院校開展課程思政既是總書記提出的要求,又是引導學生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基本途徑。《機械制造基礎》課程是一門核心課程,同時也是實踐應用型課程。在該課程中,科學高效地滲透課程思政的理念,行之有效地提升教育成效,能夠有效保證機械類基礎知識教育的有效性和構(gòu)建思想政治教育基礎,完善高職院校人才思想政治理論教育體系,進一步促進高職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
2 課程思政在高職《機械制造基礎》課程中的應用價值
在高職《機械制造基礎》課程中,充分全面地把握好課程特色,行之有效地滲透課程思政的科學理念,積極推動這一課程體系的創(chuàng)新以及完善,始終具有關鍵性的價值和作用。伴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持續(xù)快速發(fā)展,社會崗位對于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僅要求他們具備較強的專業(yè)素養(yǎng),同時也要求他們具備夯實的職業(yè)素質(zhì)以及思想素養(yǎng)。為此,在該課程教學中,有必要深入全面地突出課程思政的應用價值,最大程度夯實以及提升該課程的整體教育成效。
2.1 課程思政在高職《機械制造基礎》課程中的應用意義
高職教育具有典型的職業(yè)性以及實踐性,在高職《機械制造基礎》課程中,應該充分全面地按照社會發(fā)展需求,行之有效地進行課程思政的滲透,積極突出課程思政的關鍵作用以及現(xiàn)實意義。一方面,在該課程中,積極實施課程思政的理念,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拓展思政課程的范疇,能夠進一步優(yōu)化以及提升學生的思政素養(yǎng)。一直以來,高職院校在思政教育的過程中,可能更加依賴于思政課程,這往往難以真正優(yōu)化以及提升學生的思政素養(yǎng)。為此,為更好地培育社會需求的高質(zhì)量人才,為切實有效地提升人才的思政素養(yǎng),應該著重充分把握課程思政的核心理念,精準全面地開展好思政教育。另一方面,在專業(yè)課程中來貫徹實施課程思政理念,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崗位認識,能夠行之有效地優(yōu)化學生專業(yè)領域內(nèi)的思想素養(yǎng)。在《機械制造基礎》課程教學中,應該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意識,要求學生具備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zhì)以及意志特征。在實踐過程中,科學全面地將課程思政與專業(yè)課教育等結(jié)合起來,利于著重培育學生這方面的素養(yǎng),也能夠全方位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2.2 課程思政在高職《機械制造基礎》課程中的應用必要性
在高職《機械制造基礎》課程的教學開展過程中,行之有效地滲透課程思政的理念,積極實現(xiàn)專業(yè)課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是非常必要且關鍵的。一方面,《機械制造基礎》課程是機械專業(yè)的基礎課,包含著很多有關機械學的基礎知識,如金屬學、機械加工、熱處理等等。該課程具有理論結(jié)合實踐的教學目標,可以讓學生在身體力行的過程中逐步掌握專業(yè)技能和潛移默化的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形成特定的行為習慣,樹立良好的行為道德規(guī)范。在該課程的教學實踐中,通過課程思政的有效融入,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行為意識,同時,也能夠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進一步促進學生的職業(yè)發(fā)展,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另一方面,一直以來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過程中,更多依賴于思政課程,這往往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制約著思政教育的有序開展,也難以實現(xiàn)全過程的育人。為此,在實踐過程中,通過將課程思政融入到《機械制造基礎》課程中,能夠?qū)崿F(xiàn)全過程的育人,能夠改善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現(xiàn)狀,能夠促進高職教育的發(fā)展以及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