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翠花,馮寶華
1.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內分泌科,云南曲靖 655000;2.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普外科,云南曲靖 655000
甲亢也叫做甲狀腺功能亢進,屬于內分泌疾病,在臨床中比較常見, 其發(fā)病一般和飲食、 遺傳等因素相關, 以甲狀腺激素分泌水平升高為主要的病理表現(xiàn)[1]。糖尿病是一種慢性內分泌疾病, 以胰島素分泌異常為主要的病理表現(xiàn),可引起血糖水平升高、多飲、消瘦、多尿等為主要癥狀表現(xiàn)。 甲亢合并糖尿病在臨床中比較常見,對患者健康影響比較嚴重,若不及時進行治療,將對患者生命造成嚴重威脅[2-3]。 應用手術切除甲狀腺,同時聯(lián)合降糖藥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但對患者護理要求較高,避免圍術期出現(xiàn)嚴重的并發(fā)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4]。 常規(guī)臨床干預在甲亢并糖尿病者的護理中應用廣, 根據(jù)護理人員經驗在甲亢并糖尿病者治療中實施干預,能保證治療的順利性,但此過程僅遵循醫(yī)囑治療,很難對甲亢并糖尿病者的其他需求進行滿足。與此不同,綜合護理干預關注了甲亢并糖尿病者的心理、用藥、生活、運動等各個方面,甲亢并糖尿病者身心需求皆得到護理,使其預后恢復能得到長足的改善。 基于此,該研究選取2018 年3 月—2020 年7 月該院收治的78 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分析, 分析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在臨床護理中有效的護理對策,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的78 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分析,按照入院時間順序分組,每組39 例。 分別采取常規(guī)臨床干預(對照組)和綜合護理干預(觀察組)。 觀察組年齡 43~79 歲,平均(61.2±2.1)歲;男性 10 例,女性29 例;病程 2.2~8.3 年,平均(5.2±0.4)年。 對照組年齡44~78 歲,平均(61.4±2.3)歲;男性 11 例,女性 28 例;病程 2.3~8.2 年,平均(5.1±0.6)年。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患者經影像學、實驗室等檢查確診,患者空腹血糖超過7.1 mmol/L,餐后2 h 血糖超過11.0 mmol/L;患者以及家屬對該次研究內容知情;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展開該次研究。
排除標準:精神障礙患者;合并其它慢性疾病的患者;存在溝通障礙患者;合并臟器功能損傷的患者[5]。
患者收治后均實施相關的對癥治療手段。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干預方式, 住院時間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指導患者合理飲食, 口頭宣教相關的健康知識,由患者自覺遵守,不做出特殊管理,遵醫(yī)囑對患者用藥,管理各類置管等。 觀察組患者以綜合干預手段進行護理,詳細內容如下所述。
1.2.1 心理干預 甲亢合并糖尿病病情遷延,無法治愈,給患者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引起了情緒負擔。 在患者治療期間,需要及時和患者進行交流,了解患者的情緒狀態(tài),熱情接待患者,耐心處理患者疑問,為患者解疑答惑。 針對情緒負擔比較嚴重的患者,可以聯(lián)系心理科人員實施心理治療,指導患者通過冥想、深呼吸、聽音樂等多種方式放松患者情緒。 微笑面對患者,以樂觀情緒感染患者,為患者講解成功的治療案例,提高患者治療信心。
1.2.2 用藥指導 長期服藥會降低患者用藥依從性,對其治療效果產生影響。 在臨床護理過程中,需要指導患者遵醫(yī)囑用藥。 在藥品盒子上標注用藥的時間、 用藥量、用法等,告知患者用藥后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讓患者做好心理準備,鼓勵患者勇敢面對。 每日記錄患者用藥情況,督導患者用藥,避免出現(xiàn)漏服、錯服等問題。用藥后30 min 內加強觀察,若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應及時處理。 用藥前后應當注意檢測患者血糖,避免低血糖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6]。
1.2.3 生活干預 患者飲食應當保持清淡, 合理限制患者飲食,少食多餐,具體依據(jù)患者病情決定。 血糖水平穩(wěn)定患者,保持低糖飲食,食物中增加高蛋白;血糖水平過低的,可通過攝入一定量的糖分食物預防低血糖。禁止食用辛辣、刺激類食物,禁止食用海產品,監(jiān)督患者戒煙戒酒。 此外,生活方面也應當保持作息規(guī)律,每日夜間 10∶00 后應就寢休息,早晨 7∶00 起床,夜間睡前泡腳,睡前40 min 可飲用無糖牛奶,促進睡眠。 控制病區(qū)人流量, 將下午 3∶00-5∶00 設置為患者探視時間,防止病區(qū)人流量過大影響患者休息。
1.2.4 運動干預 每天造成組織患者進行晨起鍛煉,可以以太極、體操或者廣場舞為主,早晨鍛煉20~30 min左右,促進軀體免疫力的提升;晚餐后,指導患者根據(jù)自身軀體狀況進行適當?shù)幕顒渝憻挘?例如慢跑、 散步等,強度以患者耐受為宜,鍛煉時間在30 min 左右。 日常生活中, 患者也可以依據(jù)自身情況自主展開軀體活動,譬如屈曲四肢、關節(jié)拉伸訓練等。 適當進行運動鍛煉能夠改善機體代謝,增強免疫力,改善其體質狀態(tài)。
對比兩組干預后的臨床指標,包含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甲狀腺激素水平(FT3、FT4、FSH)。使用 SF-36量表評估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分為角色職能、社會職能、軀體健康和心理健康4 項內容,每項總分100分,分數(shù)越高生活質量越高。 使用該院自制的患者健康行為量表評估其健康行為,量表包含遵醫(yī)囑飲食、遵醫(yī)囑用藥、遵醫(yī)囑調節(jié)運動、自查自檢4 個項目,每項總分100 分,分數(shù)越高遵醫(yī)囑行為越好[7]。
采用SPSS 23.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 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干預后空腹血糖是(5.11±0.28)mmol/L,餐后 2 h 血糖水平是(6.92±1.02)mmol/L,F(xiàn)T3 是(23.11±3.62)noml/L,F(xiàn)T4 是(52.64±11.92)noml/L,F(xiàn)SH 是(0.04±0.01)mU/L,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比較()
組別 空腹血糖(mmol/L)餐后2 h血糖(mmol/L)FT3(noml/L)FT4(noml/L)FSH(mU/L)觀察組(n=39)對照組(n=39)t 值P 值5.11±0.28 5.94±0.22 14.556<0.001 6.92±1.02 7.34±0.55 2.263 0.027 23.11±3.62 25.74±2.94 3.522 0.001 52.64±11.92 64.31±10.62 4.565<0.001 0.04±0.01 0.09±0.02 13.964<0.001
觀察組干預后的角色職能評分(78.38±3.28)分,社會職能評分 (82.33±3.18) 分, 軀體健康評分 (72.63±4.72)分,心理健康評分(70.62±4.88)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組別 角色職能 社會職能 軀體健康 心理健康觀察組(n=39)對照組(n=39)t 值P 值78.38±3.28 72.01±4.11 7.565<0.001 82.33±3.18 75.46±4.64 7.627<0.001 72.63±4.72 64.28±3.97 8.455<0.001 70.62±4.88 65.41±3.49 5.423<0.001
觀察組遵醫(yī)囑飲食評分(93.22±3.28)分,遵醫(yī)囑用藥評分(94.62±2.84)分,遵醫(yī)囑調節(jié)運動評分(92.55±3.75)分,自查自檢評分(95.02±2.65)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遵醫(yī)囑行為比較[(),分]
表3 兩組患者的遵醫(yī)囑行為比較[(),分]
組別 遵醫(yī)囑飲食 遵醫(yī)囑用藥 遵醫(yī)囑調節(jié)運動 自查自檢觀察組(n=39)對照組(n=39)t 值P 值93.22±3.28 83.42±4.62 10.802<0.001 94.62±2.84 84.26±3.66 13.966<0.001 92.55±3.75 80.23±4.85 12.580<0.001 95.02±2.65 84.63±4.76 11.910<0.001
甲亢合并糖尿病可引起乏力、手抖、頭暈、多汗以及心悸等多種癥狀,疾病病情比較嚴重,并發(fā)癥較多,臨床中一般采用手術、 抗甲狀腺藥物和降糖藥物等進行治療,該病一般需要終身服藥治療,藥物使用劑量較大,給患者帶來了較大的精神和心理壓力[8-9]。 為確保疾病的治療效果,必須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提升患者遵醫(yī)囑行為,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綜合護理干預措施是臨床中常用的一種護理手段, 該次對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所采取的綜合護理措施中包含了心理干預、用藥指導、生活干預手段,能夠從病理和心理方面改善患者病情[10-13]。 其中心理干預可以穩(wěn)定患者情緒,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提高患者治療信心。 心理護理中,要求護士耐心對待患者,向患者講解相關的健康知識,并督導患者遵從醫(yī)囑,關心和體貼患者,給予患者積極的情緒引導;用藥指導能夠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確保用藥合理,減少錯服、漏服問題,保證患者按療效用藥,穩(wěn)定疾病治療效果,同時要向甲亢并糖尿病者強調藥物隨意調節(jié)的危害性, 讓其對日常用藥保持警惕性, 以減少錯誤用藥造成的甲亢或糖尿病嚴重情況[14]。 甲亢并糖尿病屬慢性疾病,單純藥物治療療效有限,對此生活護理的實施很關鍵,根據(jù)血糖、甲狀腺激素等進行飲食的調整,堅持少食多餐,在補充身體所需蛋白、能量的同時,讓血糖得到穩(wěn)定,還能避免甲狀腺激素指標的波動; 良好的睡眠是維持健康身體的關鍵, 因此在護理中還要求甲亢并糖尿病者在夜間10:00 后即就寢,同時控制探診時間,為甲亢并糖尿病者營造良好的睡眠環(huán)境。 病情穩(wěn)定后,根據(jù)護理人員指導,讓甲亢合并糖尿病者開展太極、廣場舞等運動,能讓免疫力得到提升,適當進行運動鍛煉等,還能使甲亢合并糖尿病者體質狀態(tài)得到改善。 經干預后,觀察組空腹血糖是 (5.11±0.28)mmol/L, 餐后 2 h 血糖水平是(6.92±1.02)mmol/L,F(xiàn)T3 是(23.11±3.62)noml/L,F(xiàn)T4 是(52.64±11.92)noml/L,F(xiàn)SH 是(0.04±0.01)mU/L,數(shù)據(jù)較之對照組佳(P<0.05)。 潘越等[15]在其研究中也指出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綜合護理干預后, 其空腹血糖是(5.08±0.25)mmol/L, 餐后 2 h 血糖水平是 (6.56±1.11)mmol/L,F(xiàn)T3 是 (23.62±3.47)noml/L,F(xiàn)T4 是 (52.42±11.48)noml/L,F(xiàn)SH 是(0.05±0.02)mU/L,數(shù)據(jù)較之對照組佳(P<0.05)。其研究與該研究均認為綜合護理干預對病情控制有利,可穩(wěn)定患者病情。 并且,在該護理措施下,患者生活質量提升,遵醫(yī)囑行為較好,能夠按照醫(yī)囑用藥、飲食,進行疾病的自查自檢。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是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有效干預措施,對控制病情和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