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維南
[摘 要]繪本中插圖精美,語言精煉有趣,隱含著豐富的內(nèi)容和情感,深受學生的喜愛,因此,很多教師把繪本引入到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提升自己對繪本閱讀的鑒賞能力,用敏銳的眼睛捕捉繪本的精彩語言和寫法。在繪本讀寫結合教學中,教師應給予學生適當?shù)姆椒ㄖ笇В龑W生理解繪本的語言,發(fā)掘書中表達的特點,對學生進行語言表達訓練,使學生漸漸形成良好的語感,提升讀寫水平。
[關鍵詞]繪本;構思;創(chuàng)意;表達
一、在繪本讀寫課中“激發(fā)興趣”
低年級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一些精美的畫面、夸大的造型經(jīng)常會引起學生的關注,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在寫話前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繪本故事讀本色彩豐富、圖案鮮艷、情節(jié)生動,有助于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寫話中來。比如,教學繪本《螞蟻和西瓜》,這個繪本故事很有趣,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察大西瓜的圖片,再觀察螞蟻的繪本圖畫,然后把兩張圖片放在一起,一群小螞蟻、一塊大西瓜,圖片中對比強烈。此時,教師讓學生展開想象,螞蟻要想吃掉這個好吃的大西瓜會發(fā)生什么事?一激石千層浪,學生主動閱讀繪本,閱讀的積極性被調(diào)動起來。之后,教師讓學生用“當螞蟻看到了大西瓜,有的……有的……還有的……”寫句子,仔細觀察螞蟻的動作并把螞蟻的動作表達出來?!爱斘浵伩吹搅舜笪鞴?,有的高興地蹦了起來,有的在津津有味地吃西瓜,還有的興致勃勃地去找伙伴幫忙?!焙⒆觽儗懙貌诲e,能把看到的圖片內(nèi)容表達得很生動。本次繪本教學,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熱情,提高了學生參與繪本閱讀的興趣和語言表達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在繪本讀寫課中“模仿寫話”
翻開繪本,文中精彩的插圖能幫助學生理解文字表達的意思,還能讓學生在想象的世界里遨游。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關注繪本中語言的特點,指導學生反復朗讀,感受語言中表達的豐富情感,也可以結合故事情節(jié)進行讀寫訓練或相似句型的仿寫訓練。特別是繪本中出現(xiàn)一些“多次重復”的句式,讀起來有節(jié)奏感和趣味性,能夠一下子激起學生仿寫的興致。比如,在《我媽媽》繪本中,作家安東尼·布朗用滑稽有趣的語言以及比喻手法描寫出了一個百變媽媽的形象:她像蝴蝶一樣美麗,像沙發(fā)一樣舒適,像貓咪一樣溫柔……學生借助圖文有感情地朗讀句子,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對媽媽深深的愛,這樣自然而然產(chǎn)生了心靈的共鳴。教師還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比喻句式的特點,啟發(fā)學生展開想象,再運用兩個“我媽媽像……一樣……”的句式來夸一夸自己的媽媽?!拔覌寢屜衩鄯湟粯忧趧冢覌寢屜耵[鐘一樣準時,我媽媽像辣椒一樣火爆……”學生用有趣的文字表達對媽媽的贊嘆和尊敬。之后教師把這些句子進行收集和整理,編成一本由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的繪本。當學生欣賞自己的作品時,心里都激動不已,進而越來越喜歡繪本。
三、在繪本讀寫課中“巧設補白”
繪本語言精練簡潔,插畫精美,隱含著豐富的內(nèi)容和情感,為寫話教學留下了許多“空白”,具有廣闊的想象空間。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敏銳地發(fā)現(xiàn)繪本中的“空白”,把語言和插圖部分進行擴展,引導學生想象,讓繪本內(nèi)容更豐富、更有趣。例如,《母雞蘿絲去散步》這個繪本語言簡煉,畫面豐富精彩,如果隨意閱讀,肯定領略不到書的絕妙之處,體會不到作者的用意,因為繪本中每一幅圖都為下一幅圖做伏筆,圖與圖都有關聯(lián)。在教學“母雞蘿絲繞過池塘”這一內(nèi)容時,我引導學生:“看,狐貍離母雞蘿絲更近了。這驚險的一幕被誰看到了?如果你是那只枝頭的小鳥,你想說什么呢? 青蛙看到了狐貍,忍不住舉起前肢,會說什么?蝴蝶姑娘呢?你猜一猜她會說什么?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想象將繪本中的語言和插圖豐富起來,從而訓練學生的擴寫能力,充實故事中主人公的形象,也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表達能力得到提高。
四、在繪本讀寫課中“訓練構思”
構思隱含在繪本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梳理故事的線索,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編故事的潛能,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繪本中巧妙的構思并將其遷移到自己的寫作之中。例如,繪本《母雞蘿絲散步去》中作者的構思就與眾不同,教師可引導學生跟著作者的圖畫去“欣賞”——一只好運的母雞蘿絲去散步,它的身后跟著一只的狐貍。正當狐貍撲上去吃掉母雞時,剛好踩到釘耙上,打到了狐貍的臉,接下來這只狐貍又連續(xù)發(fā)生一系列倒霉的事,如掉進池塘、埋進草堆、被面粉澆到、被蜜蜂追等,最后狼狽而逃。故事開頭可愛的母雞蘿絲走出雞舍去散步,從這件平常小事開始發(fā)展出一系列的故事,而故事的結尾又回到原點“母雞回到雞舍”。繪本用平實簡單的語言揭示了事情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變成了一個故事鏈,這樣的故事與眾不同,很有趣味,能夠吸引學生。教師可以先通過畫思維導圖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一特別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描寫手法,再引導學生自由編寫一個簡單的故事作為開頭,用思維導圖的形式不斷推測、構思,創(chuàng)編出一系列有關聯(lián)性的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其故事內(nèi)容想象合理就可以,最后讓故事的結尾又回到開頭一樣的起點。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fā)下,學生興致勃勃地創(chuàng)編故事,思維得到進一步拓展,寫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五、在繪本讀寫課中“創(chuàng)意表達”
繪本中的文字精煉且活潑有趣,內(nèi)容簡潔又通俗易懂,正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繪本是極好的語言訓練范本,在課堂教學中師生可以一起閱讀、欣賞、交流,學生可以結合故事中的角色特點進行表演,盡情徜徉在故事的海洋中。教師要借助繪本中的語言和故事情節(jié),引導學生進行“進”和“出”的語言表達訓練。
“進”,即學生根據(jù)繪本中的故事表達自己獨特的想法?!俺觥?,即讀完繪本有所啟發(fā),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教師先預設好問題引導學生動腦筋思考、大膽猜測,然后根據(jù)原有的故事情節(jié)進行創(chuàng)編。比如,《逃家小兔》繪本中講述了一只小兔子通過離家變成不同的事物來感受媽媽的愛。小兔一會兒變成小鱒魚,一會兒變成小帆船,一會兒變成石頭……但結局很溫暖感人。在課堂上,教師先不揭示故事的結局,而是給予學生適合的提示,根據(jù)原來的故事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如小兔又會變成什么呢? 他會不會被兔媽媽抓到?由于學生對故事中的語言已經(jīng)很了解,在創(chuàng)編時就自然而然地沿襲繪本中的語言風格,仿寫的句子很生動有趣。學生寫道,“如果你來追我,”小兔說,“我就變成一?;覊m,靜靜地藏在角落里,你就找不到我?!薄叭绻阕兂梢涣;覊m,”媽媽說,“我就變成一部吸塵器,把你吸到我的肚子里安家?!薄叭绻銇碜肺?,”小兔說,“我就變成一顆星星,高高地掛在天空中,你就摘不到我?!薄叭绻阕兂梢活w星星,”媽媽說,“我就變成浩瀚的宇宙,讓你在我的世界里閃耀?!薄瓕W生的表達豐富多彩,具有真情實感,這就是“進”的語言表達訓練。又如,《小豬變形記》繪本中的小豬變成各種動物,它變來變?nèi)?,?jīng)過一番挫折,最終明白做自己是做好的、最快樂的。教師可啟發(fā)學生認真地思考:繪本中的小豬后悔了,最終做回自己,孩子們,你們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有沒有像小豬這樣的經(jīng)歷,也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喜歡自己?從這個故事中受到什么啟發(fā)?有沒有想與大家分享的故事和感受?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有感而發(fā),有些學生寫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只要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就會越來越優(yōu)秀!有些學生認為:生活中,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樂觀面對生活,向他人學習優(yōu)點,取長補短,做最好的自己……教師通過“出”的繪本教學,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繪本與寫作的相遇,可謂“最美的遇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提升自己對繪本閱讀的鑒賞能力,用敏銳的眼睛捕捉繪本的精彩語言和寫法,發(fā)現(xiàn)更多有趣的繪本寫作資源,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讀寫指導,為寫作教學開辟一塊新天地。在繪本讀寫結合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每個年段的特點設計出符合實際的教學目標,教學中重點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繪本中的語言特點,指導他們模仿寫話,充分挖掘繪本中的創(chuàng)意構思,鼓勵學生創(chuàng)意表達,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九年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溫儒敏.部編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特色與使用建議[J].課程·教材·教法,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