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摘要:在初中生的一日學習生活中,班主任是與其接觸最為頻繁的一大群體。在與學生接觸交往的過程中,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為學生在校內的主要引導者,班主任需要形成正確的教育思想及管理理念,不僅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成績,更要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使之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及發(fā)展觀?;诖?,文章將立足于初中班級管理,對班主任應該如何推進德育教育工作進行分析。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教育策略
前言:初中是學生成長生涯中的重要階段。在初中階段,學生逐步步入青春期,身心方面帶來的影響會導致學生思想出現一定程度的波動。并且,由于學生自身并不具備較強的判斷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所以極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不良侵蝕,形成錯誤的發(fā)展觀,影響到自己的一生?;谶@一前提,班主任需要形成正確的教育認識,平衡好學術教育與德育教育之間的關系,促進學生能力及素養(yǎng)的共同發(fā)展。
一、形成良好環(huán)境,欣賞鼓勵學生
德育教育并不是單純的講述大道理,也不是像普通學科教育一般,要單方面的對學生加以知識灌輸。如若班主任采取了這一方式,只會讓學生對德育教育產生較強的抵觸心理。并且,德育本身的價值也無法發(fā)揮。所以,班主任需要采取創(chuàng)新性的教育方法,要打造良好的班級范圍,站在平等角度上與學生溝通交流,以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學生傳遞與德育有關的信息,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耐心以及愛心,從而愿意信任班主任,愿意接納班主任。比如在教育工作中,班主任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成績,更要關注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能夠及時意識到學生在學習或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及時對其加以疏導輔助。同時,班主任需定期開展主題班會。在班會開始之前,要求班干部進行會議布置與流程設計,在其中合理穿插德育要素。針對于需要傳遞給學生的理論性德育信息,班主任可將其以微課視頻或教學PPT的形式進行呈現。借助一些切實存在的事例,支撐理論的有效滲透,加強班會活動的充實性與價值觀[1]。
除此之外,班主任一定要學會欣賞學生、鼓勵學生。初中階段的學生已逐漸形成了較為強烈的個人意識與獨立思想。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小小星球,會散發(fā)出屬于自己的光芒。班主任應一視同仁的對待班級中的所有學生,要正確看待學生的優(yōu)勢,要欣賞學生的優(yōu)點。正所謂人無完人,每一個學生自身也會存在一些問題。但班主任在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處理時,需貫徹先揚后抑的原則,先肯定學生的優(yōu)點,然后指出學生的不足,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議,便于學生接納理解也便于學生自我改善,促使自身德育素養(yǎng)的有效提高。
二、提升學生地位,實施集體教育
在實施德育教育工作時,班主任需要正確意識到教育的主要對象是學生,主體自然也應該是學生。然而結合已有教育案例分析來看,很多初中班主任會局限于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思想,認為自己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主導者,甚至是主宰者,即便是在德育工作中也會過多的注重自身的地位,忽視了學生的體驗,也影響了德育工作開展的有效性。在現代教育環(huán)境中,班主任需要轉化這一錯誤思想,要提高學生在班級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對學生實施集體性質的教育。
首先,班主任需要肯定學生在班級中的存在價值。例如,在設頂班級規(guī)章制度、在決定班級干部選舉時,班主任都需要適當的參考學生的意見,而不能獨斷專行。要讓學生感受到公平感受到民主,從而強化學生的德育認識。
其次,班主任需要貫徹一視同仁的思想,要與學生站在同一平臺上。針對于所設定的班級管理條例,班主任要與學生共同遵守,讓學生在自己的一言一行帶動下,感受到積極的熏陶,從而強化自身的德育素養(yǎng)[2]。
最后,班主任需要拉近學生彼此之間的聯系,鼓勵班級內的學生組成互助小組,讓學生在真正幫助他人的過程中,體會到何為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能夠在親身體驗中,感受正確的德育思想以及德育價值,潛移默化強化自身的德育修養(yǎng),促進自身全面發(fā)展。
三、推進家校合作,共同推進教育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對于學生的成長來說,家長有義不容辭的責任,也起到了無法磨滅的影響。所以,班主任不僅要發(fā)揮自身的教育價值,也要發(fā)揮學生家長的教育價值。但是結合教育現狀分析來看,初中生由于逐漸過渡到青春期,自身在思想認識方面會出現較大程度的波動,與家長之間經常會出現矛盾。并且,很多初中生的家長會存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教育思想,對于孩子的教育存在較高的片面性,認為孩子只需要負責自己的學習,對于其他與學習無關的活動無需參與,甚至會不理解孩子的一些想法以及做法,兩者之間的關系十分緊張。此時,班主任就需要發(fā)揮自身的紐帶功能,要做好學生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工作,要增強與學生及家長之間的聯系。在面對學生時,要向其傳遞父母的真實想法,使之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在面對學生父母時,則要向其傳遞學生的一些想法,促使父母能夠感知到學生的真正心聲。在日常工作之余,班主任也需要多多的與學生家長聯系,告知學生家長一些科學先進的教育思想,使之了解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掌握一些科學的德育手段,能夠以科學合理的方法,在家中對學生實施德育指導,在家校合作的范圍內,構建良性教育環(huán)境,促使德育工作穩(wěn)步開展。
結論:綜上所述,德育教育絕對不是空談。教育工作者需落實實踐性原則,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學生的生活中,在潛移默化的氛圍里,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思想。在日常教育工作中,班主任需要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給予學生欣賞以及鼓勵;要提高學生在班級中的所處地位,實施集體性質教育。除此之外,班主任還需大力發(fā)展家校合作,與學生家長構成合作關系,共同對學生實施德育,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省香蘭.談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學周刊,2020(11):169-170.
[2]王建林.新形勢下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22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