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波,匡 黎
湖北醫(yī)藥學院附屬東風醫(yī)院腫瘤科,湖北十堰 431017
結直腸癌(CRC)是從結腸或直腸發(fā)展而來的癌癥,年齡增加、不良生活方式和潛在遺傳性疾病都是其影響因素[1]。一些遺傳性疾病也是導致誘發(fā)結直腸癌的原因,包括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HNPCC)[2-3]?,F(xiàn)階段,可以通過在結腸鏡檢查期間獲取結直腸樣本來診斷CRC,然后通過醫(yī)學成像來確定疾病是否擴散[4],但目前尚未完全預防和控制CRC。近期研究主要集中于白細胞介素(IL)介導的信號通路對結直腸癌細胞凋亡、遷移或侵襲的影響,或IL這類炎癥相關指標對其他疾病(胃癌)易感性及其預后的影響,目前暫無詳盡結直腸癌多樣性的相關研究[5-7]。有報道顯示,IL-17和IL-23R的某些等位基因可能與結直腸癌腫瘤進展風險降低相關,故本研究針對IL-17和IL-23R基因多樣性與CRC易感性展開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8]。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本院進行治療的140例CRC患者設為實驗組。其中男78例,女62例,年齡31~68歲,平均(47.19±8.56)歲。實驗組中結腸癌(CC)患者78例,直腸癌(RC)患者62例;TNM分期Ⅰ~Ⅱ期58例,Ⅲ期44例,Ⅳ期38例;腫瘤位于升結腸42例,橫結腸34例,降結腸34例,直腸30例;腺癌120例,黏液腺癌14例,印戒細胞癌6例,其中中高分化50例,低分化90例;平均病程(5.64±2.11)年。納入標準:符合CRC診斷標準[9],年滿18周歲,首次接受治療,有病檢樣本,臨床和診斷治療齊全。排除標準:患胃部疾病(胃鏡確診),有胃腸道手術史,有惡性腫瘤病史,對治療藥物過敏者,有近期相關治療史者。另外選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于本院進行體檢的100例體檢健康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齡32~69歲,平均(47.56±8.49)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對象選取及其后續(xù)實驗均受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全部患者均自愿參與。
1.2檢測方法
1.2.1DNA樣收集 于清晨(9:00前)抽取所有被研究對象的外周靜脈血2 mL,加入抗凝劑(EDTA-K2)后4 ℃下離心分離得到血細胞,使用試劑盒(GenElute,Sigma-Aldrich,美國)抽提血細胞DNA,然后利用瓊脂糖凝膠檢驗目標DNA純度和完整度,-80 ℃保存?zhèn)溆谩?/p>
1.2.2基因多態(tài)性檢驗 利用聚合酶聯(lián)反應-連接酶反應檢測技術(PCR-LDR)檢驗IL-17A/F和IL-23R基因多態(tài)性,其中IL-17A rs2275913位點的擴增長度為494 bp,上游引物為5′-CGG AAT TGT CTC CAC AAC AC-3′;下游引物為5′-CAG GAG TCA TCG TTG TTT CT-3′,特異性引物擴增IL-17A基因的目的基因片段。IL-17Frs763780位點的擴增長度為401 bp,上游引物為5′-GCA AAC AAA CAC CTG AAG TA-3′;下游引物為5′-GTT CCC ATC CAG CAA GAG AC-3′,特異性引物擴增IL-17F基因的目的基因片段。IL-23Rrs10889677位點的擴增長度為453 bp,上游引物為5′-CAA TCT TGT TTC CAG AGT AGT GAC-3′,下游引物為5′-AAA AAT ACA TGA GGC GTC CA-3′。具體操作如下:引物和探針由上海百研生物科技公司完成合成,將DNA樣本稀釋至10 ng/μL后加1 μL至反應體系(包含引物混合物1 μL,Master mix 5 μL和3 μL ddH2O)。置入PCR儀,94 ℃下2 min變性后,進行11個94 ℃(20 s)-65 ℃(40 s)-72 ℃(60 s)的循環(huán),在進入94 ℃(20 s)-59 ℃(30 s)-72 ℃(90 s)的24個循環(huán),最后72 ℃ 120 s。隨后加入1 μL Exol/SAP酶,37 ℃下恒溫1 h后滅活。使用試劑盒進行雙鏈接反應,將稀釋后的連接產(chǎn)物送上海生工生物公司測序,使用DNAman9.0分析數(shù)據(jù)。IL-17A選擇rs2275913位點,IL-17F選擇rs763780位點,IL-23R選擇rs10889677位點。
2.1高通量測序序列基本信息 使用illuminate平臺目的基因高變區(qū)進行測序,數(shù)據(jù)獲取剔除低質(zhì)量reads后進行拼接,所獲Tags平均拼接率約為95.00%,結果較為理想,見表1。
表1 高通量測序序列基本信息
2.2兩組IL-17A基因及其等位基因頻率比較 兩組IL-17A(rs2275913)TT、TC和CC分布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IL-17F(rs763780)TT、TC和CC分布情況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其等位基因分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IL-17A/F基因及其等位基因頻率比較[n(%)]
2.3兩組IL-23R基因及其等位基因頻率比較 實驗組IL-23R(rs10889677)TT、TC和CC分布情況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其等位基因分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IL-23R基因及其等位基因頻率比較[n(%)]
2.4IL-17F和IL-23R多態(tài)性與CRC患者臨床表現(xiàn)間的關系 IL-17F(rs763780)單核苷酸基因頻率與腫瘤分期相關,純合子TT在中重度患者中分布明顯少于輕度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腫瘤位于升結腸的純合子TT基因頻率明顯異于其他部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IL-23R(rs10889677)位點單核苷酸基因頻率與腫瘤分期及腫瘤部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IL-17F(rs763780)Ⅲ、Ⅳ期患者中TT基因型明顯異于其他(CT+CC)基因型,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腫瘤位于升結腸患者中IL-23R(rs10889677)CC基因型明顯異于其他(TT+TC)基因型,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4 同臨床表現(xiàn)患者IL-17F和IL-23R等位基因及其突變的比較(n)
表5 IL-17F和IL-23R多態(tài)性與CRC患者臨床表現(xiàn)間的關系(95%CI)
IL-17和IL-23都是促炎性細胞因子,IL-17由T輔助細胞17產(chǎn)生,以響應IL-23得到刺激[10]。近期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IL-17和IL-23R的某些等位基因可能與結直腸癌腫瘤進展風險降低相關[11]。在IL-17家族成員中,IL-17F同種型1和2(ML-1)與IL-17A具有最高的序列同源性(分別為55%和40%)[1-3]。但是針對IL-17F的研究相對于IL-17A而言較少,且其在癌癥發(fā)展中的作用尚不明確;另一方面,現(xiàn)階段研究主要集中于IL-17F募集炎癥因子、調(diào)節(jié)細胞因子或干預腫瘤血管生成方向[13]。此外,其他IL(如IL-1s、IL-8和IL-10等)雖然介導炎性反應,但未有明確結果證明他們基因的多態(tài)性影響腫瘤易感性。本研究發(fā)現(xiàn)實驗組IL-17F的rs763780位點和IL-23R的rs10889677位點基因頻率分布與對照組存在明顯差異,這提示臨床工作者IL-17F和IL-23R基因多態(tài)性可能和結腸癌存在一定的相關性。裴芳等[14]研究顯示病毒性心肌炎IL-17A多態(tài)位點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頻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這與本研究的結果類似。同時,IL-23被證明可以促進許多其他免疫病理學模型中的炎癥發(fā)展,包括關節(jié)炎模型,腸道炎癥和牛皮癬;其中IL-23R作為IL-23信號傳遞因子也被證實與疾病易感性相關,與本研究結果一致[15]。
本研究結果顯示,IL-17F(rs763780)單核苷酸基因頻率與腫瘤分期相關,純合子TT在中重度患者中分布明顯少于輕度患者,且腫瘤位于升結腸的純合子TT基因頻率明顯異于其他部位。因而本文推測,IL-17F的rs763780位點T向C的改變,可能增加CRC易感性;同理,IL-23R的rs10889677位點TC向CC的改變,也有可能是腫瘤位于升結腸的標志。研究表明,IL-23可以刺激Th17細胞的生長、分化和維持,而IL-23與存在于T淋巴細胞、NK細胞和DC細胞上的IL-23R結合,介導這些細胞內(nèi)信號傳遞,故其控制腫瘤的發(fā)生和發(fā)展[15-16]。而Th17細胞得到生長、增殖和分化又會產(chǎn)生大量IL-17,從而形成IL-23/IL-23R/Th-17/IL-17通路。這些反應引起細胞內(nèi)DNA的復制和轉錄異常,從而引發(fā)腫瘤的發(fā)生和發(fā)展[17-18]。另一方面,本研究指出IL-17F rs763780位點和IL-23R rs10889677基因多態(tài)性與CRC病癥相關,但本文僅針對該基因上的一個位點進行研究,下一步,本文也需要多位點分析,收集更多臨床治療,分析患者年齡和血清各指標參數(shù)等與IL-17A/F和IL-23R不同基因型與臨床特征的差異。同時,本文分析了CC和RC患者IL-17A/F和IL-23R間時候存在基因頻率差異,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jù)。
綜上所述,IL-17F(rs763780)和IL-23R(rs10889677)可能影響結直腸癌患者的易感性,其多核苷酸多態(tài)性分別與患者腫瘤分期、腫瘤部位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