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晨杰,米 碩,羅 萍
(1 北京中醫(yī)醫(yī)院順義醫(yī)院護理部 北京 101300)
(2 北京中醫(yī)醫(yī)院順義醫(yī)院腫瘤科 北京 101300)
晚期惡性腫瘤患者常常伴有一定的癌性疼痛,這種病癥具體指的是患者疼痛部位需要修復或者調節(jié)的信息傳達到中樞神經(jīng)之后產(chǎn)生的感覺,其能夠使患者出現(xiàn)較為明顯的痛苦,對患者正常生活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有相關研究報道表明,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導致50%~80%的癌性疼痛難以獲得良好的緩解[1]。這種病癥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利的影響,因此在對晚期惡性腫瘤患者進行治療的時候,常常會給予患者西藥類鎮(zhèn)痛藥物,這類鎮(zhèn)痛藥物雖然能夠使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的改善,但是長時間服用會導致患者發(fā)生便秘。有相關研究報道顯示,對晚期惡性腫瘤患者應用穴位貼敷能夠使其便秘癥狀得到一定的緩解[2];且便秘患者可以通過按摩刺激腧穴來達到促進排便的目的,效果較為理想。基于此,本次研究將2019 年8 月—2020 年8 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10 例晚期惡性腫瘤患者,對穴位貼敷聯(lián)合穴位按摩治療晚期惡性腫瘤患者便秘的臨床護理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選 擇2019 年8 月—2020 年8 月 在 我 院 接 受 治 療的110 例晚期惡性腫瘤患者,隨機分為甲組和乙組,各55 例。甲組男30 例,女25 例,年齡31 ~69 歲,平均年齡(44.78±6.34)歲;乙組男29 例,女26 例,年齡30 ~68 歲,平均年齡(45.89±5.34)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納入標準:①曾接受過西藥止痛藥治療者;②年齡18 ~75 歲;③過敏性體質,對藥物過敏者;④在進行護理前24 h 平均疼痛程度>4 分者;⑤意識清醒,護理依從性以及配合度較高者;⑥患者本人及其家屬對此次研究知情,且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處于哺乳期或者妊娠期者;②存在精神障礙,患有精神類疾病,無法癥狀溝通交流者;③患有消化系統(tǒng)疾病者;④在護理之前使用過通便類藥物者。
甲組實施常規(guī)治療,具體操作為:給予飲食指導、健康指導等。乙組實施穴位貼敷聯(lián)合穴位按摩治療,具體操作為:將枳實、厚樸以及大黃研磨為粉末,使用甘油將其調制為膏體狀,將調好的膏狀體放置于醫(yī)用膠布貼中央,并貼敷于神闕穴位上,貼敷3 ~24 h/次,隔日1 次。在貼敷之后,對患者三里穴、天樞穴、大橫穴、氣海穴進行按摩,每個穴位2 min,2 次/d。按摩時應當準確取穴,采用拇指指腹對穴位進行垂直按壓,片刻后提起,一按一放,再使用拇指指端來回對穴位進行按揉。注意按摩力度應當循序漸進的加大,患者感覺到酸麻脹感為佳,切不可過度。
(1)觀察并且對比兩組的便秘情況,分數(shù)愈高表示患者便秘情況愈嚴重;(2)觀察并且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使用本院自制調查問卷來評估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對護理的滿意度,具體指標包括:不滿意、一般滿意、很滿意;(3)觀察并且對比兩組生活質量。使用健康生活調查表(SF-36)來評估對比兩組生活治療,總分100 分,得分愈高表示患者生活質量愈好。
采用SPSS 17.0 統(tǒng)計分析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便秘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乙組的便秘評分低于甲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1 周及2 周后的便秘評分比較(± s,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1 周及2 周后的便秘評分比較(± s,分)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1 周后 治療2 周后乙組 55 2.98±0.24 2.01±0.04 1.01±0.03甲組 55 2.96±0.27 2.88±0.17 1.18±0.11 t 0.4106 36.9445 11.0575 P 0.6822 0.0000 0.0000
治療后經(jīng)對比,乙組滿意度明顯高于甲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患者組家屬的滿意度比較(例)
治療前,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乙組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甲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s,分)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s,分)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乙組 55 78.92±5.32 88.83±6.25甲組 55 78.67±5.75 80.11±5.64 t 0.2367 7.6818 P 0.8134 0.0000
便秘是患者應用阿片類鎮(zhèn)痛藥物之后常常會出現(xiàn)的一種病癥,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阿片類藥物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患者的腸蠕動,從而導致患者的腸蠕動出現(xiàn)減慢的情況,繼而造成患者大便時間推遲或是延長[3],同時一些電解質以及水會借助腸黏膜來二次吸收大便,繼而造成患者排出的糞便較為干硬,最終導致患者發(fā)生便秘。對于阿片類鎮(zhèn)痛藥物所導致的便秘,臨床常常使用緩瀉類藥物進行治療,但是這類藥物只能在短期內緩解患者的便秘情況,而難以徹底將其根治。
穴位貼敷主要是使藥物經(jīng)皮膚吸收,不會對患者脾胃造成不良影響,同時也有效緩解了藥物對脾胃的刺激,繼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概率,安全性較高,獲得了醫(yī)護人員及患者的認可。利用穴位給予藥物,能夠使藥物充分刺激患者的體表穴位皮膚,借助經(jīng)絡感傳來達到治療的目的,可以使患者體內的陰陽平衡得到良好的調節(jié)。
有相關研究顯示,便秘患者可以通過按摩刺激腧穴來達到促進排便的目的,效果較為理想[4]。傳統(tǒng)中醫(yī)治療便秘時,治療原則主要以“存津液、保胃氣為主”通過對相關穴位進行按摩,對腧穴發(fā)揮一定的刺激作用,從而使人體經(jīng)絡得到疏通,對患者身體機能進行良好的調節(jié),繼而發(fā)揮良好的扶正驅邪之效,達到平衡陰陽的目的,使患者疾病得到有效緩解。在本次研究中,在對便秘患者進行治療時,選取患者足三里穴、天樞穴、大橫穴、氣海穴,對這些穴位進行按摩,從而對患者胃腸道蠕動發(fā)揮促進作用,對臟腑功能進行調養(yǎng),繼而達到糾正失衡。補益氣血目的,這些穴位互相作用,加強患者腸腑的調理,繼而是大便得以順暢排除,通便作用較為明顯,最終使患者便秘得到一定改善。
同時,本次研究所使用的藥材有枳實、厚樸以及大黃。其中枳實,味辛、酸,型溫,歸于脾、胃、大腸經(jīng),具有破氣消積,化痰除痞的功效,對于積滯內停,痞滿脹痛,大便秘結等疾病的治療,都有良好的作用。厚樸,味苦、辛,性溫,歸于脾、胃、大腸經(jīng)[5],具有行氣消積、燥濕除滿、降逆平喘功效,對食積氣滯、腹脹便秘、濕阻中焦、脘痞吐瀉等疾病有良好的效果。大黃,味苦,性寒,歸于胃、大腸經(jīng)、肝、脾經(jīng),具有瀉下攻積、清泄?jié)駸岬裙πВ瑢τ趯崯岜忝?;熱結胸痞、濕熱瀉痢、水腫腹?jié)M、小便不利等疾病有良好的功效[6]。這3 種藥物共同作用,會使患者的排便得到進一步的促進,最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便秘癥狀。
在本次研究中,對甲組實施常規(guī)治療,對乙組實施穴位貼敷聯(lián)合穴位按摩,研究結果顯示,乙組的便秘評分情況低于甲組,家屬滿意度高于甲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甲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穴位貼敷聯(lián)合穴位按摩治療晚期惡性腫瘤患者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除了能夠進一步改善患者的便秘情況之外,還可以使患者的滿意度以及生活質量得到有效的提升,為患者正常生活的開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綜上所述,對晚期惡性腫瘤患者應用穴位貼敷聯(lián)合穴位按摩進行治療具有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不僅能夠使患者的便秘情況得到有效的改善,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護理滿意度,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