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淑香
摘要:高中化學是很多學生的“老大難”,不能僅僅依靠教師的課堂講解,也需要學生提高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跟上教師的步伐,才能得到持續(xù)性提升。而且學生自主學習有利于課堂效率的顯著提高,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個人發(fā)展也有著強烈的影響。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自主學習;能力
引言:目前我國所采取的素質教育措施也在不斷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力已成為各個高中的培養(yǎng)目標。這要求高中化學教師立足學情需要,幫助學生在化學學習中確立個人目標,發(fā)展自身的學習思維,從而適應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
一、高中化學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意義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很多學生基礎較差,無法跟教師保持一致,甚至長期以來產(chǎn)生厭學心態(tài)。而教師從自主學習能力出發(fā),讓學生做自己的管理者,從要我學轉變?yōu)槲乙獙W,契合學生加快自身發(fā)展的需要,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二、高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教學中,大多數(shù)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時學習能力下降,接受知識的能力相對較差。這種情況與學生的生活和思想有很大關系。高中生在學校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父母督促他們學習,缺乏父母的照顧。久而久之,學生會對學習失去信心,會處于一種頹廢的學習狀態(tài)。對學習和未來的迷茫會導致思維能力和接受知識的能力差。
三、 高中化學課堂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的具體措施
(一) 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自主學習不可能隨意產(chǎn)生,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nèi)取得好的效果。自主學習是一個長期的習慣形成過程,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講授新課程時提前預習自己的知識,讓學生首先理解課本中的概念,對課本有一個初步的印象,理解在課堂上說什么,以便跟上教師在課堂上的思維和節(jié)奏。如果遇到重點和難點問題,學生可以先寫下來,下課后單獨問教師。由此通過課前預習、課內(nèi)專心、課后幫助,學生不僅可以更快地提高化學學業(yè)成績,而且有助于加深對化學知識的理解,起到良好的記憶作用,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并應用到生活中,是自主學習的具體體現(xiàn)。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二化學《有機化合物》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習慣,了解至少一種有機材料的性質、用途等情況,任意讓一位學生進行課堂分享。然后教師按照學生的介紹進行分類,讓學生知道乙醇、蛋白質、油脂等常見的有機化合物的組成與主要性質。最后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解釋最終討論結果,整合各組小組結果,進而真正提高教學效率。
(二) 采用適當?shù)慕虒W模式
在高中化學教學課堂上,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參與化學學習的探索過程,給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應放下教育者的身份,擺脫傳統(tǒng)的教師權威,與學生成為朋友,主動與學生合作。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當學生沒有想法時,教師可以給學生適當?shù)奶崾?,但不能直接說出答案,讓學生知道化學是一門需要實踐和經(jīng)驗的課程。由此教師可以營造充滿活力的化學課堂,讓學生在自主思考下掌握基礎化學知識。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二化學《元素周期表》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在進行化學實驗時,應注意實驗時間和實驗過程中的創(chuàng)新。同時教師應結合科學思想進行有效引導,使學生在化學課堂上實現(xiàn)實驗目的,分析和解決問題。教師應讓學生記錄各組的實驗情況,在所有學生完成實驗后進行評價,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認真主動,課后總結實驗過程,深入思考,更好地吸收化學知識。又如在講授“元素周期表中碳和硅的非金屬性質比較”課程時,教師可以結合課文內(nèi)容設計化學實驗,并在實驗前提問,讓學生討論什么方法可以比較硅和碳的非金屬性質。而且硅和碳的酸度可以通過相應的氧化物水合物來判斷,教師可以讓學生猜測硅酸或碳酸的強酸性,再對比兩種實驗現(xiàn)象。通過化學實驗,學生們了解到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強。由此在化學實驗中,學生通過實際操作自主學習,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合理解決問題,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高中化學教學課堂上,教師應激活課堂的學習氛圍,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專心聽講。在課堂上與學生交流時,學生遇到問題,教師可以及時引導學生,讓學生根據(jù)教師提供的線索自主尋找在書本中的答案。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生活材料進行一些有趣的化學實驗,促進了高中生探究能力的提高。而且教師還可以借助生活化材料激發(fā)高中生對高中化學的興趣,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中感受化學的魅力。此外教師可以將高中化學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讓高中生感受到高中化學課的興趣,始終保持對化學知識深入探索的興趣和愿望。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二化學《資源綜合利用環(huán)境保護》時,教師可以采用“游戲指導法”,引導學生收集整理自己感興趣的新資源信息或專業(yè)知識。同時教師可以開展“資源利用知識共享挑戰(zhàn)賽”,并邀請學生參加,參加的學生可以根據(jù)問題進行擴展,必要時教師應提供幫助,豐富學生的認知。最后教師可以根據(jù)獲獎者的相關知識,結合課堂內(nèi)容進行深入講解,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更加關注所選擇的教學情境,通過分析教學內(nèi)容與生活等情境的關系,選擇和構建最適合引導學生學習的情境,使學生獨立思考,提升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
結論:當前高中化學自主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促進了學生在課堂上更加積極學習和探索高中化學新知識,學生可以通過互相學習、互相指導、做動手實驗、總結經(jīng)驗等,使這些學生對高中化學課堂越來越感興趣。而且自主學習也將復雜抽象的化學知識轉化為現(xiàn)實、簡單、易懂的生活原則,真正能夠讓學生熱愛化學學習、渴望化學學習。
參考文獻:
[1]先明香,何華玲,伍春蓮.淺析高中化學在生物學課堂中交叉滲透教學的實踐:以“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為例[J].中學生物教學,2018(14):54-56.
[2]郭顥怡,翟宏菊,孫德武等.泛雅MOOC平臺在高中化學課堂中的應用:以“生活中的有機物乙醇”教學片斷為例[J].山東化工,2018,47(14):177-178.
[3]黃清輝,張賢金,吳新建.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以魯科版《必修1》“氧化還原反應”教學為例[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8(01):37-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