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志芳
(河南省焦作市精神病院精神科 焦作454001)
酒精依賴是一種慢性復發(fā)性腦病,由長期過量飲酒引起,目前臨床尚無特效治療方法。單純藥物治療能緩解患者生理依賴狀況,但無法消除其對酒精的心理依賴,是引起高復發(fā)率的主要原因,因此完全戒斷酒精依賴需要心理治療介入[1~3]。森田療法是一種改變患者認知,調節(jié)患者行為的整合性心理療法,其方法明確、步驟清晰、操作性強[4~5]。本研究依據實際情況對傳統(tǒng)森田療法進行改良,操作更為簡便,旨在觀察對酒精依賴患者的治療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 年5 月~2020 年2月收治的酒精依賴患者118 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常規(guī)組和研究組,各59 例。常規(guī)組男47 例,女12 例;年齡 29~57 歲,平均(43.25±6.86)歲;飲酒史5~25 年,平均(14.26±4.60)年。研究組男 45 例,女14 例;年齡 30~58 歲,平均(44.17±6.52)歲;飲酒史4~26 年,平均(15.09±5.23)年。兩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飲酒史)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1.2 入組標準 納入標準:(1)既往有持續(xù)飲酒史;(2)存在酒精依賴及急性酒中毒等各類精神障礙特點及體征;(3)均知情本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4)意識清楚,可正常溝通交流;(5)可配合隨訪。排除標準:(1)其他類型精神障礙性疾?。唬?)其他藥物依賴;(3)孕期及哺乳期;(4)嚴重器質性病變;(5)患有視聽及語言障礙。
1.3 護理方法 兩組均口服地西泮片(國藥準字H14021559)10 mg/次,4 次 /d,分別于早、中、晚、睡前服用,7 d 為一個療程,依據病情逐漸遞減劑量直至停服。予以治療性飲酒20~50 ml/次,2 次/d,持續(xù)3 d,同時補充維生素B、維生素C。
1.3.1 常規(guī)組 采取常規(guī)療法,詳細告知患者戒酒過程、治療方法、用藥情況等,給予飲酒危害健康教育,教導其戒斷反應的預防及處理方法,以鼓勵、勸導性語言叮囑患者嚴格遵醫(yī)戒酒,緩解其不安、焦慮情緒。
1.3.2 研究組 給予改良森田療法,共治療3 周,隨訪4 周。(1)輕作業(yè)期(1 周)。依據患者興趣為患者安排活動量較小的作業(yè)治療,如看電影、繪畫、閱讀、聽音樂等,白天可外出接觸陽光、呼吸新鮮空氣,將其對飲酒的注意力轉移至其他事物上,告知患者不要刻意擺脫心理、生理不適感,學會正面接受,不必急于通過主觀努力克服不適,而是將精力、時間、情感投入于作業(yè)治療中,建議其作業(yè)治療時全身心投入,設立作業(yè)目標,努力完成作業(yè)目標,體驗成功的喜悅。治療期間要求患者每晚寫日記,記錄心理變化過程等,護理人員定期查看、批注。(2)重作業(yè)期(1周)。在強化輕作業(yè)期基礎上引導患者進行適當室外活動,如打籃球、羽毛球、跑步、游泳等,鼓勵患者培養(yǎng)興趣愛好,要求患者對出現(xiàn)的戒斷癥狀保持“不怕、不理、不對抗、不擺脫”態(tài)度。建議患者依據自身情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如買菜、打掃衛(wèi)生、幫廚等,培養(yǎng)耐受力和持久性,感受自身產生的能量,提高其對生活的信心及勇氣。(3)社會適應期(1周)?;謴突颊呷粘Mㄓ嵓吧缃换顒樱膭罴覍俟餐瑓⑴c,對患者日常行為進行監(jiān)督和指導,著重培養(yǎng)其工作、社會角色適應能力,引導患者建立規(guī)律作息時間、健康飲食習慣、運動鍛煉習慣等良好生活習慣。鼓勵患者與家屬或朋友加強溝通交流,暢談內心感受,逐漸適應社會生活。
1.4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護理前后的心理健康癥狀評分,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價治療前后心理健康癥狀,總分超過160 分,單項均分超過2分需進一步檢查;總分超過200 分表明存在明顯心理問題;總分超過250 分表明存在嚴重心理問題。(2)比較兩組復飲率及再住院率。(3)比較兩組酒精依賴嚴重程度,采用密西根酒精依賴調查量表(MAST)評價酒精依賴嚴重程度,分值0~24 分,得分越高表明酒精依賴問題越嚴重。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選擇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據,以()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率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心理健康程度)以 Ridit 表示,檢驗標準 α=0.05。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前后心理健康程度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心理健康程度優(yōu)于常規(guī)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后心理健康程度比較[例(%)]
2.2 兩組復飲及再住院情況比較 研究組復飲率23.73%及再住院率20.34%低于常規(guī)組47.46%、37.29%(P<0.05)。見表 2。
表2 兩組復飲及再住院情況比較[例(%)]
2.3 兩組護理前后酒精依賴嚴重程度評分 護理后,研究組 MAST 評分較常規(guī)組低(P<0.05)。見表 3。
表3 兩組護理前后酒精依賴嚴重程度評分(分,)
表3 兩組護理前后酒精依賴嚴重程度評分(分,)
組別 n 護理前 護理后研究組常規(guī)組59 59 t P 17.57±3.28 16.98±2.86 1.041 0.300 11.69±2.50 14.34±2.83 5.391<0.001
目前全世界酒精依賴患者呈高速增長階段,已成為僅次于精神分裂癥、精神發(fā)育遲緩的第3 位精神疾病。據我國數據統(tǒng)計,90 年代中期酒精依賴患病率約為3.43%,但20 世紀初期時已高達9.00%,增長速度極快[6~7]。鑒于此,尋求有效治療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森田療法是由日本森田正馬教授創(chuàng)立,最初主要治療神經癥,隨著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目前已逐漸擴展至精神病、酒精藥物依賴及人格障礙治療[8~9]。陸小麗等[10]專家曾將森田療法應用于產后抑郁治療,結果發(fā)現(xiàn)初產婦抑郁情緒及睡眠質量均得到改善,其自我效能感也進一步提高,效果顯著。本研究將改良森田療法應用于酒精依賴患者,結果顯示,護理后研究組心理健康程度優(yōu)于常規(guī)組,MAST 評分低于常規(guī)組(P<0.05)。表明護理后患者酒精依賴程度下降,心理健康程度提高。本研究依據患者實際情況在傳統(tǒng)森田療法基礎上直接省略前期的絕對臥床步驟,實施由輕作業(yè)期、重作業(yè)期及社會適應期三部分組成的改良森田療法,嚴格遵循森田療法中“順其自然、為所當為”理念,全程強調過度關注對病情及治療效果的不良影響,轉變其錯誤認知,引導患者擺脫自我空間,將注意力集中于身邊事物上,體會人生哲理,形成自覺行動意識[11~12]。由于患者固有認知被打破,對自身狀態(tài)正確認識后,順其自然地學會與負性情緒及軀體癥狀和平相處,從而逐步形成健康心態(tài),對酒精的依賴程度降低。此外,經過4 周隨訪調查發(fā)現(xiàn),研究組復飲率、再住院率低于常規(guī)組(P<0.05),表明患者心理狀態(tài)改善,酒精依賴程度降低后,其復飲率及再住院率隨之下降,治療效果有較大提升。
綜上所述,將改良森田療法應用于酒精依賴患者后,能降低患者酒精依賴程度、復飲率及再住院率,同時能提高患者心理健康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