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興
摘要: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推進,對留守兒童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成為教師教學工作的重點,尤其是在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教師要在關心愛護留守兒童的理念下,有效提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zhì)量,促進留守兒童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實現(xiàn)留守兒童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因此本文在探討小學留守兒童音樂教育遇到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積極有效的解決策略,希望對促進我國小留守兒童身心全面發(fā)展,達到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實踐關心愛護留守兒童的教學理念做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小學;留守兒童;音樂教育;問題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2-027
引言
在小學教育階段,小學音樂的教學對于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能夠有效提升留守兒童的思想健康水平。同時在培養(yǎng)留守兒童藝術細胞、提升留守兒童的審美觀念方面,具有其他學科不具備的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因此教師要注意關心愛護留守兒童,科學開展音樂教學活動。同時積極采取有效策略,提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zhì)量,實現(xiàn)小學音樂教學效果的提升。
一、小學留守兒童音樂教育遇到的問題
一是音樂教育思想落后。教師對音樂教育的看法不一,音樂教育的一些教學理念比較落后,教學方法不科學、沒有根據(jù)。音樂可以讓留守兒童表達自己的情緒,這是一門純粹的語言,但由于音樂教育思想的落后和忽視等問題,對留守兒童的音樂教育效果較差。二是不注意留守兒童的心理變化。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環(huán)境和文化對兒童的成長會產(chǎn)生重要影響。然而對于留守兒童來說,父母的缺失削弱了父母的作用,同時兒童心理會產(chǎn)生失落感,使兒童失去基本的心理歸屬感和心理依賴。這些問題在他們的心中累積,并會引發(fā)更多的問題。三是留守兒童對音樂學習不感興趣。興趣是留守兒童學習音樂的原動力,也是留守兒童好奇心的源泉。留守兒童缺乏家人的照顧,對新事物的關注也沒有那么強烈。在一些高標準的音樂課上,教師可能會使用不同的音樂、熟悉的旋律、簡單的舞步和新的圖片來保持留守兒童的興趣。然而,單一的教學體制和陳舊的教學設備會影響留守兒童音樂教學的興趣。
二、改善小學留守兒童音樂教育的策略
1.培養(yǎng)留守兒童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最好動力,多種多樣的音樂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激發(fā)留守兒童學習音樂的興趣,因此教師要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于留守兒童音樂興趣的培養(yǎng)。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首先要使留守兒童對音樂的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才能有效開展精彩的小學音樂課堂,這才是教師所要重視和探索的。只有不斷改善教學設施,音樂課才能順利進行,留守兒童才能逐漸喜歡上音樂,從而更好地理解音樂。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讓留守兒童在舞臺上表演,培養(yǎng)他們的參與和實踐能力,這樣留守兒童情緒就會高漲,使音樂課更生動。同時給留守兒童更多的自由,更少的限制,讓留守兒童積極參與有意義的自主學習活動,讓留守兒童勇于表達自己的認識和觀點,從而有效提升留守兒童的學習效率,從興趣出發(fā),積極主動的進行音樂的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zhì)量
新形勢下,小學音樂教師不能再沿用傳統(tǒng)的舊模式,采用灌輸式的教學理念等一些舊觀念,新時代的教師應該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讓留守兒童從等待被動學習轉(zhuǎn)變?yōu)榉e極學習,逐步學會自主合作學習等。教師應教留守兒童如何自主獲取新知識,為了提高留守兒童的綜合素質(zhì),教師不僅要關注留守兒童的行為表現(xiàn),還要關注留守兒童的認知和情感。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本班留守兒童的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才能真正調(diào)動留守兒童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因此教師要善于激發(fā)留守兒童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教師要改變以往課堂教學活動中心的地位,把課堂真正還給留守兒童。
3.認真經(jīng)營課堂,采取針對性的教學策略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對于留守兒童的教學方法選擇更要慎重,并非所有方法都適合留守兒童。因此,一節(jié)課的成敗不取決于教師教授多少知識,教師需要語言簡明扼要,概括內(nèi)容。同時在教學過程以人為本,公平對待每一位留守兒童。在討論問題時,要讓留守兒童有機會提出問題并糾正錯誤。要積極進行小學音樂課堂的經(jīng)營,加強課堂上的互動,積極進行師生交流、留守兒童與留守兒童之間的交流,打造真正開放的課堂,為留守兒童創(chuàng)造進步的平臺。此外教師還應注意留守兒童心理和情緒的變化。留守兒童是一個復雜的群體,他們的心理個性非常多樣化,教師需要仔細觀察,針對不同的情緒和心理提出不同的建議。并且要時刻關注變化,采取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及時與留守兒童溝通,有效解決留守兒童面臨的困難。
結論
綜上所述,面對新形勢下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改革,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新,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禁錮,采取有效的措施,促進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培養(yǎng)留守兒童的音樂綜合素養(yǎng),實現(xiàn)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目標。同時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意因材施教,針對留守兒童的具體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提升小學音樂的教學效果,促進留守兒童的全面發(fā)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周含凝.留守兒童音樂素質(zhì)教育的現(xiàn)狀與對策分析[J].知識文庫,2021
[2]趙健美.新體系音樂教學在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知識文庫,2021(05):
[3]陳靜怡.美育之于音樂教育的幾點思考[J].藝術評鑒,2021(04):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