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
摘?要:文章對積極心理學視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課品格教育策略進行概述,首先,進行積極心理學基礎概述,其次,分析積極心理學與思想政治課結合的可行性,最后,從組織學生進行積極情感體驗、提供良好品格培養(yǎng)的基礎條件、搭建積極的思想政治教育平臺、通過教師的人格影響學生、強化課堂管理、密切結合理論與實踐、豐富課堂教學活動、創(chuàng)新時政教育體系幾個方面,深入探討了積極心理學視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中培養(yǎng)學生品格的途徑。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思想政治課;高中教學;品格教育
一、 引言
育人為主是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價值,良好的教學成效要建立在積極心理學基礎之上。高中學生處于身心成長的關鍵階段,他們接觸的每一個事物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其人生發(fā)展方向,所以新時期下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師應對學生進行情感引領,實施積極人格教育,給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展現(xiàn)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二、 積極心理學基礎概述
即便積極心理學對心理學承擔治療人們心理問題的思想沒有持否定態(tài)度,然而對單一的病理學治療思想是持有反對意見的,應對問題加以自主化解釋,由此完成心理學價值取向的回歸處理。關聯(lián)積極心理學角度,給予問題進行積極理念分析是對人提供積極力量,所以積極心理學提倡應按照開放與欣賞的態(tài)度對待他人,也就是心理學要重點關注普通人員內在積極力量的挖掘。
第一,分析主觀視角。積極心理學強調對個體的積極體驗進行分析,涉及幸福感與滿足、歡樂與希望,最為關鍵的是追求主觀幸福感,即人們要幸福地感知現(xiàn)在生活、樂觀地對待未來,積極心理學擁有的顯著功能便是擴建幸福與消除緊張感。第二,分析個體層面。積極心理學強調研究人格,對積極人格的發(fā)展過程進行具體闡述。對人格進行劃分,包含樂觀風格與悲觀風格,前者是覺得失敗以及挫折都是暫時存在的,通過外部因素所致,且此種挫折感局限在這一個區(qū)域;后者是把失敗以及挫折納入在長期存在的范圍,通過自身因素所致,且此種挫折會給自身的成長帶來不良影響。第三,分析群體視角。積極心理學要求建設積極的組織體系,覺得人員經驗體現(xiàn)在固定的環(huán)境中,環(huán)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個體,個體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也是積極心理品質的集中體現(xiàn)形式,因此家庭組織、社會組織與社會組織的創(chuàng)設應關聯(lián)人員的積極品質,把人自身的主觀幸福感當作入手點與最終歸宿。
三、 積極心理學與思想政治課結合的可行性
(一)兩者都比較關注人的發(fā)展
消極心理學體現(xiàn)著“去人性化”的傾向,勢必和人員的后續(xù)成長相違背。積極心理學引進開放化的目光對待他人與事物,彰顯著以人為本的價值,促使心理學恢復原有的使命,即挖掘人的潛能,帶給人們更多的幸福感,本質上折射出博愛與人生。結合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應回歸人的本質,強調人的發(fā)展。換言之,注重人的發(fā)展為思想政治的基礎任務,和心理學相同,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要處理個體成長潛在的思想問題,還應通過先進的觀念促進個體對社會事物的接受,致力于人員的綜合化成長。除此之外,積極心理學主張個體積極力量與品質,本質上是對個體主觀性進行承認的體現(xiàn)形式,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對客體進行尊重存有密切關聯(lián),所以高中學校進行的思想政治課程教學,要把積極心理學當作出發(fā)點,關聯(lián)其以人為本的思想內涵和思想政治客體主觀性培養(yǎng)的內涵,為學生良好的品格形成奠定基礎。
(二)兩者是對思想政治教育弊端的一種補充形式
高中學校開展的思想政治課程教學,育人功能比較強大,育人應涉及兩個要點。第一個要點便是處理學生思想道德潛在的問題,第二個要點是挖掘學生積極思想,展現(xiàn)學生主觀能動性?,F(xiàn)有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總會存在著一些問題,沒有關注學生積極思想的培養(yǎng),在發(fā)現(xiàn)學生存有自殺傾向之后進行生命引導,在學生無視環(huán)保之后進行生態(tài)保護引導,這些現(xiàn)象不利于體現(xiàn)積極心理學的積極預防效用。并且高中學校進行的思想政治教學模式,時常表現(xiàn)出自上而下的傳統(tǒng)教學形式,沒有充分地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心理學對人們自身的心理疾病提倡預防為主的理念,應對個體進行品質塑造達到積極預防疾病的成效,基于此,積極心理學思想給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道德引領的平臺,促使學生積極品質被有效地培養(yǎng)。把兩者進行巧妙融合,試圖依托積極心理學啟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chuàng)新,彌補以往照搬照抄的教學局限性,有效地完成教育人才的使命。
四、 積極心理學視域下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中培養(yǎng)學生品格的途徑
(一)組織學生進行積極情感體驗
結合積極心理學的角度,高中教師要組織學生加以情感體驗,確切而言,積極情緒感知要求教師進行學生潛能擴展。比如興趣愛好存有著積極性特點,指導學生將自身的經驗和具體生活結合起來,有效地完成知識面擴展。第二個功能是利用積極情緒消除學生的緊張感,給學生提供向上的活力。積極情緒的體驗過程中能夠體會其他類型的情緒,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情感當作個體認知的一種非理性因素,對學生認知能力的提升產生影響。激情和熱情是人們追求自身理想信念的本質力量,教師應結合學生興趣愛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希望和憧憬。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調整教學方法,學生感受思想政治課程的歡樂,依托情境假設,學生在自我人生價值的實現(xiàn)上充滿希望。在此期間,思想政治教育要提倡利用積極情緒消除消極心理,更好地完成教育人才重任。
(二)提供良好品格培養(yǎng)的基礎條件
以往的人格心理學涉及消極的特點,也就是過于強調問題人格,從精神研究人格理論演變到目前的特質化人格理論,最終的歸屬點都和問題處理密切相關。積極心理學主張分析積極人格特質,覺得每個個體都包含著積極的品質,擁有向上的潛能。積極人格的產生能夠控制消極人格出現(xiàn),還可加快個體對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yǎng)效果。無形中給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創(chuàng)新提供視角,健康品格的構建要作為高中課程教學的重點內容。教師要給學生介紹先進的知識和觀點,引進馬克思主義的理念豐富學生人格,促使學生的精神境界可以升華。教師學會通過欣賞的眼光和學生相處,認真對待學生不良的思想行為,肯定學生人格,鼓舞學生健康成長。除此之外,教師組織學生觀察影視作品,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特別是革命年代的作品,觸動學生感覺器官和聽覺器官,強化學生對革命發(fā)展的了解。依托生動形象的演講報告帶給學生充實的學習體驗,樹立學生集體意識和愛國情懷。舉辦體驗式的教學活動,堅定學生頑強的意志力,保障學生可以在面對困難中積極對待,由此在社會范圍內增強學生感知體驗效果,有效地把體驗內容轉變?yōu)閷W生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