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生 徐建峰 薛春勝 蒙 琦 唐 豪 趙 強 張述斌
(1.甘肅省畜牧獸醫(yī)研究所,甘肅平?jīng)?744000;2.平?jīng)雎殬I(yè)技術(shù)學院,甘肅平?jīng)?744000;3.甘肅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甘肅蘭州 730046;4.甘肅省涇川縣畜牧技術(shù)服務中心,甘肅涇川 744300)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多發(fā),引起社會廣泛關(guān)注。研究應用綠色飼料添加劑,開展畜禽健康養(yǎng)殖,符合無抗養(yǎng)殖趨勢,值得養(yǎng)殖界深入探索。自從20 世紀90年代以來在養(yǎng)雞業(yè)上進行了大量研究工作,發(fā)現(xiàn)微生物添加劑對肉雞生產(chǎn)具有積極作用,為生產(chǎn)綠色安全食品帶來了希望。為了探索其在肉雞生產(chǎn)上的應用效果,開展了本項研究工作。
復合微生物添加劑A 由乳酸菌、丁酸梭菌、雙歧桿菌按照等比例均勻混合而成,活菌總數(shù)≥6.0×109CFU/g;復合微生物添加劑B 由嗜酸乳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糞腸球菌按照等比例均勻混合而成,活菌總數(shù)≥8.0×109CFU/g。
飼料使用玉米-豆粕型基礎日糧,原料組成和營養(yǎng)水平見表1。
表1 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
在平?jīng)鍪心仇B(yǎng)雞場選擇600只50日齡三黃雞,平均體重(1 052.28±54.73)g,1周預試期間分別飲用雞新城疫Ⅳ系苗和地克珠利稀釋液免疫和驅(qū)蟲,然后根據(jù)體重和均勻程度平均分為5組,每組4個重復,每個重復30 只雞,按照表2 設計每天定時3 次飼喂,自由采食和飲水,預試期7 d,試驗期30 d。
表2 試驗設計
試驗前后從每個重復中隨機抓5只雞空腹稱重,每組20只計算肉雞增重。記錄每組肉雞采食量和死亡數(shù),計算平均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和成活率。試驗結(jié)束后從每組每個重復中隨機抓3只雞采血,用江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試劑盒測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含量;然后屠宰按照張彩鳳等[1]報道的方法測定肉雞屠體重、屠宰率、全凈膛率和半凈膛率。
應用SPSS19.0軟件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方差分析,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試驗結(jié)果。
從表3可見,試驗期間各組肉雞平均采食量基本接近,差異不顯著(P>0.05)。試驗1 組、試驗2 組、試驗3 組和試驗4 組與對照組比較,平均日增重分別提高3.28%(P>0.05)、6.99%(P<0.05)、9.51%(P<0.05)和12.30%(P<0.05),料重比分別降低2.46%(P>0.05)、6.56%(P<0.05)、8.47%(P<0.05)和10.38%(P<0.05),成活率分別提高0.83、1.67、2.50 和3.33 個百分點,差異均不顯著(P>0.05)。
表3 微生物添加劑對肉雞生產(chǎn)性能的影響
從表4可見,試驗結(jié)束后試驗各組肉雞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均不同程度高于對照組,試驗1 組、試驗2 組、試驗3 組和試驗4 組與對照組比較,IgA 含量分別提高3.10%(P>0.05)、6.19%(P>0.05)、11.50%(P<0.05)和13.72%(P<0.05),IgG 含 量 分 別 提 高5.86%(P>0.05)、9.26%(P<0.05)、14.81%(P<0.05)和17.59%(P<0.05),IgM 含量分別提高6.82%(P>0.05)、9.55%(P<0.05)、12.27%(P<0.05)和14.55%(P<0.05)。
表4 微生物添加劑對肉雞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響(mg/mL)
從表5可見,試驗組屠體重、屠宰率、全凈膛率和半凈膛率比對照組有不同程度提高。試驗1組、試驗2組、試驗3組和試驗4組與對照組比較,屠體重分別提高3.72%(P>0.05)、5.08%(P>0.05)、6.68%(P<0.05)和8.10%(P<0.05),屠宰率分別提高0.52、1.17、1.69和2.22 個百分點,全凈膛率分別提高0.55、0.94、1.46 和2.13 個百分點,半凈膛率分別提高0.41、0.82、1.26 和1.87個百分點,差異均不顯著(P>0.05)。
表5 微生物添加劑對肉雞屠宰性能的影響
乳酸菌、丁酸梭菌、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糞腸球菌是存在于健康肉雞消化道內(nèi)的正常菌群[2-5]。研究發(fā)現(xiàn),乳酸菌對肉雞小腸形態(tài)結(jié)構(gòu)、腸道消化酶均有改善,促進腸道吸收功能[6]。丁酸梭菌可以提高肉雞抗氧化能力,促進蛋白質(zhì)代謝和生長發(fā)育,改善腸道環(huán)境[7]。雙歧桿菌能夠抑制或殺滅致病菌,增加消化酶分泌和活性,促進營養(yǎng)物質(zhì)轉(zhuǎn)運[8-9]。嗜酸乳桿菌可以提高肉雞營養(yǎng)物質(zhì)代謝率,促進肉雞腸道發(fā)育,改善腸道屏障功能[10-11]??莶菅挎邨U菌通過改善腸道菌群組成和腸道結(jié)構(gòu),提高消化酶活性及抗氧化水平等途徑提高營養(yǎng)物質(zhì)消化率[12]。糞腸球菌對肉雞腸道健康、抗氧化能力及其養(yǎng)分利用率有有利影響[13]。本研究將上述6種有益菌分別混合組成復合微生物添加劑A和復合微生物添加劑B飼喂三黃雞,對肉雞采食量沒有明顯影響,都能夠顯著提高肉雞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對成活率有提高趨勢。與于佳民等[14]、邵洪偉[15]、張利環(huán)等[16]研究報道結(jié)果一致。相同添加劑量下復合微生物添加劑B 組效果優(yōu)于復合微生物添加劑A組,可能與兩種復合微生物添加劑組成不同有關(guān)。同一種添加劑高劑量組改善生產(chǎn)性能效果比低劑量組好,可能與補充更多的有益微生物有關(guān),與徐基利等[17]、王秋菊等[18]報道結(jié)果一致。
免疫球蛋白是機體防御病原感染的重要物質(zhì),廣泛參與免疫應答反應,其水平高低可以反映體液免疫狀態(tài),衡量機體免疫力強弱[19]。雞血清中存在IgA、IgG和IgM 3種免疫球蛋白,IgG由脾臟和淋巴組織中的漿細胞產(chǎn)生,在抗感染中發(fā)揮不同免疫保護作用。研究表明,微生物進入體內(nèi)后發(fā)揮免疫激活作用,刺激機體免疫系統(tǒng),增加漿細胞數(shù)量,增強免疫球蛋白分泌[20-21]。在肉雞飼料中分別添加丁酸梭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桿菌,肉雞血清中IgA、IgG 和IgM 水平顯著提高[7,17,22]。添加復合益生菌能夠提高白羽肉雜雞血清中IgG、IgM 水平,通過Toll 樣受體通路增強肉雞的免疫功能[23]。本試驗在三黃雞飼料中分別添加0.5%和1.0%復合微生物添加劑A和B,不同程度提高了肉雞血清中IgA、IgG和IgM 含量,其中1.0%復合微生物添加劑A 顯著提高肉雞血清中IgG 和IgM 含量,0.5%和1.0%復合微生物添加劑B 顯著提高肉雞血清中IgA、IgG 和IgM 含量,說明采用的復合微生物添加劑刺激肉雞B細胞和漿細胞分泌免疫球蛋白,增強了體液免疫功能,提高了抗病力。與Yang等[24]、陳娟等[25]、張彩鳳等[26]、賀濛初等[27]等研究結(jié)果相同。
屠宰性能與肉品質(zhì)量密切相關(guān),是評價雞肉品質(zhì)的重要指標之一[28]。益生菌能夠促進營養(yǎng)物質(zhì)消化吸收,增加蛋白質(zhì)沉積,抑制脂肪合成,從而提高屠宰性能[29-30]。本研究對三黃雞大雞添加0.5%和1.0%復合微生物添加劑A和B,除試驗3組和4組能顯著提高屠體重外,4 個試驗組對其他屠宰性能指標有提高趨勢,差異不顯著,與高杰[31]、黃冠慶等[28]分別添加芽孢桿菌復合制劑、酸化劑和益生素組成的復合添加劑飼喂AA 肉雞和“科寶500”肉仔雞,對屠宰率、半凈膛率、全凈膛率無顯著影響研究的結(jié)果基本一致。但是與桂雪兒[32]和李園園等[33]分別添加益生菌顯著增加白羽肉雜雞和青腳麻雞屠宰率、全凈膛率和半凈膛率結(jié)果不一致,可能與肉雞日齡、品種、添加劑組成不同等因素有關(guān),原因值得進一步探討。
在飼料中添加復合微生物添加劑可以顯著提高肉雞生產(chǎn)性能,增強免疫功能,有改善屠宰性能趨勢,以添加1.0%復合微生物添加劑B(含嗜酸乳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糞腸球菌)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