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倩等
為什么幼兒常常說自己“不會畫”,我覺得原因可能有兩個。第一,這是教師要求他畫的,不是他自己要畫的。幼兒的藝術表現與創(chuàng)造是自發(fā)的,他們天生就愛涂涂畫畫,從能夠拿筆開始,他們就會畫任何想畫的東西,這是他們按照自己意愿進行的繪畫。這就是為什么在成人不作要求的時候,幼兒的繪畫表現更自由、大膽,一旦繪畫活動中加入了成人的要求,幼兒便不敢表現了,變得不敢畫、不會畫了。第二,可能與幼兒過早接受繪畫技能訓練有關。在技能訓練中,幼兒接觸了概念化的事物形象,以后每次都這么畫,一旦被要求畫一個教師沒教過的事物,他就不會畫了。事實上,繪畫技能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建立在大量自發(fā)表現基礎之上的一種自然成熟。
在幼兒階段,表現能力比技能更重要,教師應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讓幼兒充分接觸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接觸多種藝術形式和作品,以豐富幼兒的審美感受和體驗。幼兒對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成人對幼兒的藝術表現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以成人的標準來評價其“像不像”“好不好”。藝術的本質是自由表達,人的內在力量被壓抑、受支配情況下的創(chuàng)作不是真正的藝術。因此,在幼兒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成人應為其營造安全的心理氛圍,不過多干預或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幼兒,要讓幼兒敢于并樂于表達和表現。
(江西師范大學附屬幼兒園 羅 燦)
孩子畫畫是源于本心的快樂,是一種游戲,他們畫的每一根線條都在訴說著自己的所思所想。真正的兒童畫就是在講故事,孩子在用自己的繪畫語言講述自己豐富多彩的生活,講述自己的內心世界。這種原始的沖動帶給孩子的感受是“我要畫”“我喜歡畫”。教師和家長要做的就是欣賞、肯定,請孩子講一講他畫了什么、畫里的故事,并鄭重其事地幫助他記錄下來。幼兒期是繪畫創(chuàng)作最旺盛的時期,孩子會隨時從生活中取材,運用自己獨特的繪畫語言來表達。此時的畫畫像呼吸一樣自由,像說話一樣自然。這就是兒童繪畫的魅力。兒童藝術教育最重要的是珍視和保護兒童最本真的創(chuàng)作動機,認可兒童自身具有的創(chuàng)造潛能,理解并尊重他們獨有的視覺語言形式。
(山東德州市德城區(qū)區(qū)直機關幼兒園 于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