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銀
摘 要:就教育現(xiàn)狀而言,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小學不同學科的教學工作中具有顯著作用,在英語教學中也是如此。為進一步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及綜合英語素質,諸多小學英語教師已在教學中應用這一模式。在此,淺析以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開展小學英語教學的原因與意義,并從多方面提出應用策略與途徑,從而幫助學生提升英語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組合作;小學英語;有效學習
為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及有效性,諸多教師已在自身教學中引入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然而,就當前教學情況看,這一模式的應用水平仍需提高,相關工作也需進一步改進。
一、以小組合作模式開展小學英語教學的原因與意義分析
從教學效果看,該工作能有效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與效率,幫助學生快速、有效地掌握英語知識。小學時期,學生相對缺乏對學習的自覺性及合理認知水平,因此,需要教師有效引導。在以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開展英語教學后,學生能在小組中學到多元化的知識以及不同種類的學習方法。例如,在記憶單詞時,部分學生出聲朗讀記憶效果更佳,部分學生默讀記憶效果更好。學生能在小組合作中嘗試不同的方法,從而選擇有利于自身的學習策略,此時,教師能將精力充分投入教學中,其教學質量與效率將進一步提高,同時,學生學習情況也會有所改善。
二、教學現(xiàn)狀的分析
雖然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優(yōu)勢已被諸多教師與學生認可并采納,但當前部分學校與教師對該模式的應用仍需進一步改善。例如,部分教師并不認為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能為學生提供幫助,因此拒絕采用該模式。在此情況下,學生只能按照教師既定的學習任務與步驟進行英語學習,其對知識的創(chuàng)新理解與發(fā)散思維無法落實在英語學習中。久而久之,學生對英語的掌握狀況會出現(xiàn)問題,教師的教學水平也難以提升。
三、以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開展英語教學的有效途徑與方法分析
(一)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參與性
對學生而言,新興的教學模式能激發(fā)其對教學的參與性。因此,英語教師在實施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時也可充分創(chuàng)新原有教學活動與課堂形式。例如,在學習“Hello”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分成5人的小組,并發(fā)言:“我們在上學第一天是用漢語進行交流的,那用英語的話,碰見彼此應該怎樣交流呢?”之后,教師先帶領學生按照課本知識學習基礎的英語對話,包括禮貌用語,簡單的自我介紹以及如何用英文詢問對方的名字等。在學生對該知識有所了解后,教師讓學生按照小組進行英語對話。在對話之前,教師應設計簡單的對話短文,并檢查學生的短文情況,包括人稱、詞性以及單復數(shù)使用是否正確等。在學生準備好短文之后,讓學生按短文內容進行交流,先進行2人組對話,保障小組中每一位學生均有發(fā)言機會。之后,在進行多人對話,如一位學生提問,其余學生回答。在此過程中,學生能通過小組合作充分掌握該單元的核心知識,并鍛煉自己的口語水平與發(fā)音。同時,對英語的語感以及對基礎語法的學習也能進一步落實。
(二)轉換師生身份,發(fā)揮學生的學習自覺性
為進一步在英語教學中落實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教師可嘗試與學生進行身份互換,從而讓學生發(fā)揮學習自覺性,進一步實施小組合作教學。例如,在學習“Last weekend”時,教師可提前將該單元內容劃分成不同板塊,如單詞領讀、單詞講解、語法講解以及綜合運用等,并將其分給不同小組學生。之后,教師再聲明此單元知識由學生講解,教師負責聆聽與糾正。在此情況下,學生為完成教學任務會與小組成員進行積極交流,并在組內將教學任務細化,讓每一位學生負責不同內容,再進行匯總。上課時,教師先進行簡單介紹與導入,讓學生明確該堂課學習的目標。之后,讓各小組學生代表講解自己小組所負責的教學任務,如先帶領全體學生朗讀單詞;再由單詞講解的學生講解本單元的重點詞匯及相應用法;最后,講解過去時的相關語法及如何應用過去時等知識。在此情況下,學生能在小組合作教學中深入掌握不同的英語知識,其學習能力及自主性也會進一步提高。
綜上所述,當前教學中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已成為小學教育中的有效教育途徑,因此,各小學英語教師應注重在教學中引入這一策略,并以各種資源與方法保障小組合作的有效落實。同時,創(chuàng)新原有課堂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性,使學生在小組合作教學中充分提升自身的英語學習能力,最終實現(xiàn)英語層面的綜合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蒲金花.小組合作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的有效運用[J].新課程,2021(20):139.
[2]趙晨曦.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求知導刊,2021(13):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