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珊
摘 要:以2016年-2019年間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研究了內部控制與高管權力對企業(yè)真實盈余管理的影響。結果表明:內部控制質量越高,越能抑制企業(yè)真實盈余管理;管理層權力越大,企業(yè)發(fā)生真實盈余管理的現(xiàn)象越嚴重;將三者同時進行回歸,發(fā)現(xiàn)真實盈余管理和內部控制質量呈負相關性,與管理層權力呈正相關性,說明內部質量越高,管理層權力越分散,越能抑制真實盈余管理。
關鍵詞:內部控制;管理層權力;真實盈余管理
一、引言
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正在加速發(fā)展時期,容易產生資本市場問題和缺陷,近幾年來政府相繼出臺相關政策,公司也在不斷加強與完善內部控制系統(tǒng),更好地保證中國資本市場能夠平穩(wěn)有序的良好運行,然而2019年相繼出現(xiàn)的百億利潤造假*ST康得、輔仁藥業(yè)18億元“不翼而飛”案,沖擊了整個審計行業(yè)的發(fā)展,也提醒我們應該時刻加強對內部控制質量的關注力度,讓監(jiān)管更加真實可靠。
內部控制系統(tǒng)輻射范圍涉及公司的各個層面,內部控制作為一套制度體系,參與管理著公司的全部人員,高管有可能會利用集權的特質使內部控制更有效,加強內部控制質量,減少盈余管理的產生。高管也有可能權力過于集中,容易以一己之力架空內部控制而進行真實盈余操縱,減弱了內部控制對真實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1.內部控制質量對真實盈余管理的影響分析
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與真實盈余管理存在負相關性,既良好的控制環(huán)境、有效的信息溝通可以對企業(yè)的盈余管理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過度盈余管理危害公司、投資者、債權人的利益,而且也會影響市場經濟秩序。本文提出了如下假設:內部控制對真實盈余管理的影響為抑制作用。
2.管理層權力對真實盈余管理的影響分析
企業(yè)管理者在進行盈余管理時往往會受到管理層本身的權力結構和經營狀況影響,他們?yōu)榱双@得更多的利益,在進行經營時,往往會偏離目標,影響企業(yè)的價值最大化,以及通過真實盈余管理增加虛假利潤等去提升自己的業(yè)績和職位,同時通過增加薪酬和股權,進一步地擴大自己的權力,管理層盈余操控的利己行為嚴重影響了公司價值,損害了股東和投資者利益。本文提出了如下假設:管理層權力越大,企業(yè)真實盈余管理越嚴重。
3.內部控制對管理層權力及真實盈余管理的影響分析
內部控制的有效確立和執(zhí)行,可以防止管理層權力的過度集中與濫用,也可以減少企業(yè)的真實盈余管理。對真實盈余管理進行操控可以增加公司會計利潤,也能增加管理層自身利益,而完善的內部控制可以合理配置和調節(jié)職權結構,發(fā)揮董事會在企業(yè)治理中的作用,同時對管理層以及企業(yè)員工的行為實現(xiàn)了有效的監(jiān)督與約束,抑制了不恰當動機和行為的產生。本文提出如下假設:良好的內部控制可以減少管理層權力的集中和真實盈余管理的發(fā)生。
三、研究設計
1.樣本選取和數(shù)據來源
本文研究樣本數(shù)據取自2016年-2019年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為保證研究結果的準確性,對原始數(shù)據做了如下處理:刪除了ST、*ST、PT和當年新上市及停止上市的公司,剔除了一些數(shù)據缺少和異常上市公司,用 Winsorize方法對變量進行上下1%的縮尾處理,最終得到6366個平衡面板數(shù)據。內部控制質量的數(shù)據來自深圳迪博風險管理數(shù)據庫(DIB),其余數(shù)據來源于國泰安(CSMAR)數(shù)據庫。數(shù)據處理采用軟件STATA15.1。
2.變量定義與衡量
本文借鑒了Cohen等的研究,用REM代表真實盈余管理,用異常生產成本與異常酌量性費用和異常經營活動現(xiàn)金流之間的差值來表示樣本公司的真實盈余管理水平。利用公式(1) 構建度量真實盈余管理的綜合指標(REM)。
REM=AbPROD-AbCFO-AbDISP(1)
本文將內部控制指數(shù)(LNICQ)作為衡量內部控制質量的變量,對其取自然對數(shù),作為代替內部控制質量的變量。
借鑒國內外學者現(xiàn)有研究,本文采用董事長與總經理兼任情況、持股比例、公司董事會人數(shù)這三個指標來衡量管理層權力的大小:①管理者是否兼任董事長。當管理層同時兼任董事長職務時取1,否則取0。②董事會規(guī)模。當董事會規(guī)模低于中位數(shù)時取1,否則取0。③股權是否分散。本文采用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去除以第二至第十大股東持股比例之和來衡量股權是否分散,當該比值小于1時,取值為1,否則,取0。
為了減少其他因素對真實盈余管理的影響,將企業(yè)的成長性、財務杠桿、資產報酬率、企業(yè)規(guī)模、產權性質作為控制變量,因為所處不同的時代與行業(yè),會產生不同差異的管理方式,所以設置行業(yè)和年度做為本次研究的虛擬變量。
3.實證模型
在全樣本下,根據假設1,本文構建了如下多元回歸模型1:
REM=α0+α1LNICQ+α2Q+α3Lev+α4Roatio+α5Lnsize+
α6Gov+α7Year+α8Industry+ε
在全樣本下,根據假設2,本文構建了如下多元回歸模型2:
REM=α0+α1Power+α2Q+α3Lev+α4Roa+α5Lnsize+α6Gov+
α7Year+α8Industry+ε
在全樣本下,根據假設3,本文構建了如下多元回歸模型3:
REM=α0+α1LNICQ+α2Power+α3LNICQ*Power+α4Q+α5Lev+α6Roa+α7Lnsize+α8Gov+α9Year+α10Industry+ε
四、實證結果分析
1.描述性統(tǒng)計
在全樣本下,由表1的描述性統(tǒng)計結果可以得出,真實盈余管理的最大值是3.7713,最小值為-5.7249,說明我國上市公司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正向盈余管理和負向盈余管理。內部控制質量的最大值是6.8117,最小值為4.8835,可以看出內部控制質量具有集中性且整體偏高,說明我國上市企業(yè)內部控制管理較好,可能是2011年內部質量改革強制披露后取得了成效。由管理層權力中位數(shù)是1,平均數(shù)是0.6508,可以看出我國管理層權力相對小而分散。
2.相關性分析
為檢驗各變量之間是否存在線性關系,本文對解釋變量、被解釋變量與控制變量進行了Pearson相關性檢驗,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都存在顯著的相關性。各變量之間的Pearson相關系數(shù)都不超過0.5,進行了VIF計算,發(fā)現(xiàn)其都遠小于10,因此不用考慮多重共線性問題。
3.回歸結果分析
對式1模型進行全樣本回歸,結果顯示模型中的擬合程度整體為 17.91%,LNICQ 的回歸系數(shù)顯示為-0.0211,在10%水平上顯著,結論與假設1一致,全樣本OLS回歸結果可靠。研究結論表明內部控制對真實盈余管理有普遍抑制作用。
對式2模型進行全樣本回歸,結果顯示模型中的擬合程度整體為17.14%,Power的回歸系數(shù)顯示為0.0042,在10%顯著水平上顯著,結論與假設2一致,全樣本OLS回歸結果可靠。研究結論表明管理層權力越大越容易造成真實盈余管理的發(fā)生。
對式3模型進行全樣本回歸,擬合程度整體為18.75%,LNICQ、Power與LNICQ*Power的回歸系數(shù)分別為-0.0273、0.0604和-0.0770且在 10%、5%及5%水平上顯著,結論與假設3一致,與相關研究模型的正常值結果符合,全樣本OLS回歸結果可靠。將三者同時進行回歸,發(fā)現(xiàn)真實盈余管理和內部控制質量呈負相關性,和管理層權力呈正相關性,真實盈余管理對于交叉項的影響為內部質量越高,管理層權力越受到約束,越能抑制真實盈余管理。
4.穩(wěn)健性檢驗
為了增加文章檢驗結果的穩(wěn)健可靠性,本文進一步將內部控制指數(shù)(LNICQ)替換為內部控制信息披露(LNICIDI)指數(shù)來衡量與驗證假設1。驗證回歸結果得出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數(shù)(LNICIDI)的回歸系數(shù)顯示為-0.0141,在10%顯著水平上顯著,可以驗證內部控制質量對真實盈余管理呈顯著負相關性,假設1驗證成立。
本文將衡量管理層權力的三個因素替換成獨立董事與上市公司工作地點是否一致、管理者是否具有高學歷和獨立董事的人數(shù),驗證假設2。對假設2的驗證回歸中,發(fā)現(xiàn)管理層權力的回歸系數(shù)顯示為0.0313,在10%顯著水平上顯著,可以驗證管理層對真實盈余管理呈顯著正相關性,驗證假設2成立。對樣本進行內部控制質量與管理層變量交叉回歸,發(fā)現(xiàn)交乘項 LNICQ*Power1 的回歸系數(shù)顯示為-0.0079,在5%顯著水平上顯著,可以得出高質量的內部控制質量可以削弱管理層權力對真實盈余管理的正相關影響,因此假設3驗證成立。
五、研究結論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上市公司的數(shù)量在逐年增長,內部控制制度和強制性披露政策可以促進我國國民經濟高質量發(fā)展和減少企業(yè)經營過程中的盈余操控活動,讓企業(yè)經營管理更加透明和真實,監(jiān)管更加健康規(guī)范。應該加強對管理層權力的制約與監(jiān)督,避免管理層利用權力中飽私囊及蠶食股東利益,或者為了到達某種目的對企業(yè)進行真實盈余管理的不良行為,加強對管理層權力的約束,抑制真實盈余管理對企業(yè)產生的負面影響。
提高企業(yè)的內部控制質量有助于減弱管理層權力、抑制真實盈余管理,內部控制同時對管理層權力和真實盈余管理影響具有調節(jié)作用。高管對公司經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對公司長遠發(fā)展的事項進行決策時,高管的作用極其突出。內部控制制度具有穩(wěn)定性,難以對環(huán)境的變化做出有效反應,當發(fā)揮人的靈活性時,內部控制可以對公司高管的經營進行有效監(jiān)管,確保公司的經營和財務風險。
參考文獻:
[1]Roychowdhury S.Earnings Management through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6,42(3):360-370.
[2]Cohen D A Z P.Accrual-based and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activities around 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2006,21(3):335-370.
[3]Ashbaugh-Skaife,H D,Collins,W Kinney.The Effect of SOX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and Their Remediation on Accrual Quality[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8,83(1):217-250.
[4]Gunny,K.The relation between earnigs management using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 and future performance[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10,27(3):855-888.
[5]謝盛紋,劉楊暉.高管權力、股權性質與盈余持續(xù)性[J].華東經濟管理,2015(12):112-117.
[6]張麗平,楊興全.管理者權力、管理層激勵與過度投資[J].軟科學,2012(10):107-112.
[7]賀琛,陳少華,余晴.制度環(huán)境、管理層權力與盈余管理[J].現(xiàn)代財經,2014(10):80-95.
[8]曹曦文.權利強度、內部控制與企業(yè)真實盈余管理[J].學術研究,2016(5):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