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如文,劉港輝,江志強,董玉君,張俊華,程國華*(.廣州白云山光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廣州508;.暨南大學藥學院,廣州 5063)
黃芩是唇形科黃芩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干燥根為藥用部位,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1],可用于肺熱咳嗽、胎動不安等癥。黃芩中活性成分以黃酮類化合物為主,包括野黃芩苷、黃芩苷、漢黃芩苷、黃芩素、漢黃芩素、千層紙素 A 等,其中黃芩苷是評價黃芩藥材質(zhì)量的主要依據(jù)[2-3]?!吨袊幍洹?020年版一部中收載了HPLC 法測定黃芩苷成分的含量標準[4],但未見其他黃酮類成分及指紋圖譜的檢測標準。中藥指紋圖譜作為鑒定和評價中藥質(zhì)量的重要技術(shù),已經(jīng)成為國內(nèi)外中藥材和天然藥物質(zhì)量控制的常用方法[5-7]。
超高效液相色譜技術(shù)(UPLC)能夠快速地分析和鑒定藥材中的化學成分,具有高分辨率的特點[8-9]。本研究采用UPLC 和優(yōu)化的超聲提取方法[10-12],同時測定黃芩苷和漢黃芩苷成分的含量并建立相應的指紋圖譜,為黃芩藥材的質(zhì)量評價方法提供參考。
UPLC-DAD(Agilent Infinity 1290Ⅱ);KQ-500VDB 數(shù)控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XPE26 型百萬分之一天平、ML204T型萬分之一天平(美國梅特勒公司);BEH C18色譜柱(2.1 mm×100 mm,1.7 μm,Waters);黃芩苷(批號:110715-201821,純度:95.4%)、漢黃芩苷(批號:112002-201702,純度:98.5%)、野黃芩苷(批號:110842-201709,供含量測定用)、黃芩素(批號:111595-201808,供含量測定用)、漢黃芩素(批號:111514-201706,供含量測定用)對照品(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千層紙素A對照品(批號:Y31M9H62597,供含量測定用,源葉生物);甲酸(分析純,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乙腈(色譜純,德國默克公司);甲醇(分析純,廣州化學試劑廠)。
共采集5 個產(chǎn)地不同生長年限的26 批黃芩干燥根,經(jīng)暨南大學藥學院中藥教研室張英副教授鑒定均為唇形科植物黃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Georgi)。來源見表1。
表1 不同產(chǎn)地黃芩干燥根的來源Tab 1 Sources of dried roots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from different origins
色譜柱:BEH C18(2.1 mm×100 mm,1.7 μm);流動相: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脫14 min(見表2),后運行5 min;檢測波長280 nm;流速0.4 mL·min-1;柱溫40 ℃;進樣量2 μL。
表2 梯度洗脫程序Tab 2 Gradient elution
將樣品的色譜數(shù)據(jù)導入“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tǒng)(2012 版)”,系統(tǒng)生成黃芩藥材的對照指紋圖譜(見圖1)。通過對照品明確黃芩藥材的6 個特征峰(見圖2),分別為野黃芩苷(1)、黃芩苷(2)、漢黃芩苷(3)、黃芩素(4)、漢黃芩素(5)和千層紙素A(6),保留時間分別約為2.5、5.3、8.5、10.5、12.2、12.4 min,選黃芩苷(B)作為參照峰(S),計算6 個特征峰的相對保留時間、相對峰面積。
圖1 黃芩樣品的UPLC 對照指紋圖譜Fig 1 UPLC spectra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samples
圖2 黃芩樣品與黃芩對照品的指紋圖譜Fig 2 Fingerprints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sample and standards
2.3.1 混合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黃芩苷29 mg、漢黃芩苷6 mg 于同一50 mL 量瓶中(均經(jīng)折算),加甲醇定容,搖勻。配成黃芩苷質(zhì)量濃度為0.58 mg·mL-1、漢黃芩苷質(zhì)量濃度為0.12 mg·mL-1的混合對照品溶液。
2.3.2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稱取黃芩粉末(過65目篩)約0.3 g,精密稱定,置于100 mL 具塞錐形瓶中,精密移取50 mL 70%甲醇于錐形瓶中,稱重,超聲50 min,冷卻至室溫后補足失重,搖勻過濾,取1 mL 續(xù)濾液,置于10 mL 量瓶中,加70%甲醇定容,搖勻,用0.45 μm 微孔濾膜過濾,取續(xù)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待測。
2.4.1 線性關(guān)系考察 精密移取混合對照品溶液適量制得黃芩苷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0.5473、0.2736、0.1368、0.0684、0.0342、0.0171、0.0086 mg·mL-1和漢黃芩苷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 0.1108、0.0554、0.0277、0.0139、0.0069、0.0035、0.0017 mg·mL-1的系列混合對照品溶液。吸取各混合對照品溶液2 μL 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進行分析。以對照品質(zhì)量濃度(X)為橫坐標,峰面積積分值(Y)為縱坐標,制備標準曲線,得到回歸方程見表3。
表3 黃芩苷與漢黃芩苷回歸方程Tab 3 Regression equation of baicalin and wogonin
2.4.2 重復性試驗 精密稱取同一份黃芩藥材粉末6 份,按“2.3.2”項下方法制備6 份供試品溶液,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進行分析,記錄峰面積,計算黃芩苷、漢黃芩苷平均含量的RSD值分別為1.4%和1.3%,表明方法重復性好。
2.4.3 精密度試驗 精密吸取同一份黃芩供試品溶液,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連續(xù)進樣6 次,每次進樣量2 μL。記錄黃芩苷、漢黃芩苷的峰面積積分值,結(jié)果兩者含量的RSD分別為0.25%和0.36%,表明分析方法精密度良好。
2.4.4 穩(wěn)定性試驗 取同一黃芩供試品溶液(n=6),按“2.1”項下色譜條件,分別在0、2、4、6、8、12、24 h 進樣,記錄黃芩苷、漢黃芩苷的峰面積,結(jié)果兩者含量的RSD值分別為0.42%和1.3%,表明供試品溶液在24 h 內(nèi)穩(wěn)定。
2.4.5 加樣回收試驗 取已知含量的黃芩藥材0.1 g,各平行操作6 份,分別精密加入黃芩苷對照品(約13 mg)和漢黃芩苷對照品(約3 mg),按“2.3.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并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進行檢測,結(jié)果黃芩苷、漢黃芩苷的平均回收率為98.0%和99.2%,RSD<5%,表明方法回收率良好。
2.5.1 精密度試驗 以黃芩苷(B)為參照峰(S),計算其余5個共有峰的相對保留時間與相對峰面積,并采用“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tǒng)(2012版)”進行評價,結(jié)果顯示各共有峰的相對保留時間RSD在0.12%~0.19%,相對峰面積的RSD在0.11%~0.54%,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見圖3)。
圖3 精密度指紋圖譜Fig 3 Fingerprint of precision
2.5.2 重復性試驗 以黃芩苷(B)為參照峰(S),計算其余5 個共有峰的相對保留時間與相對峰面積,并采用“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tǒng)(2012 版)”進行評價,結(jié)果顯示各共有峰的相對保留時間RSD在 0.10%~0.15%,相對峰面積的RSD在 0.26%~3.8%,表明方法重復性良好(見圖4)。
圖4 重復性指紋圖譜Fig 4 Fingerprint of repetitive
2.5.3 穩(wěn)定性試驗 以黃芩苷(B)為參照峰(S),計算其余5 個共有峰的相對保留時間與相對峰面積,并采用“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tǒng)(2012 版)”進行評價,結(jié)果顯示各共有峰的相對保留時間RSD在 0.10%~0.23%,相對峰面積的RSD在 0.38%~1.3%,表明供試品溶液在24 h 內(nèi)穩(wěn)定(見圖5)。
圖5 穩(wěn)定性指紋圖譜Fig 5 Fingerprint of stability
取26 批次黃芩樣品粉末(過65 目篩)各約0.3 g,每個樣品平行稱取2 份,按“2.3.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并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進行分析,測量黃芩苷和漢黃芩苷的峰面積,計算樣品中黃芩苷和漢黃芩苷的百分含量,結(jié)果見表4。
表4 26 批黃芩樣品中黃芩苷與漢黃芩苷的含量Tab 4 Contents of baicalin and wogonin in 26 batches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分別稱取26 批黃芩粉末按“2.3.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注入超高液相色譜儀,得到樣品圖譜,將26 批樣品的色譜數(shù)據(jù)導入“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tǒng)(2012 版)”,得到疊加指紋圖譜(見圖6),選擇黃芩苷(B)作為參照峰,計算6 個共有峰的相對保留時間、相對峰面積,結(jié)果相對保留時間的RSD均小于0.70%(見表5和表6),表明各批次之間的相對保留時間重現(xiàn)性和分離度好,特征峰明顯。
表5 26 批黃芩樣品的共有峰相對保留時間Tab 5 Relative retention time of common peaks of 26 batches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表6 26 批黃芩樣品的共有峰相對峰面積Fig 6 UPLC overlay fingerprints of 26 batches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圖6 26 批黃芩樣品的UPLC 疊加指紋圖譜Fig 6 UPLC overlay fingerprints of 26 batches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采用“中藥色譜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系統(tǒng)(2012 版)”中位數(shù)法計算26 批黃芩藥材相似度,結(jié)果顯示S1~S26 的相似度均大于0.99,表明不同產(chǎn)地、不同季節(jié)及不同生長年限的黃芩藥材之間質(zhì)量穩(wěn)定,一致性好,無異常樣品。
以26 批樣品的6 個共有峰相對于黃芩苷(B)的相對峰面積為變量,使用SPSS 22.0 軟件,采用組間連接和平方Euclidean 距離法進行系統(tǒng)聚類分析。結(jié)果顯示,當歐式距離為10 時,26 批樣品共分為5 類,相似度和聚類分析的結(jié)果基本一致,且與樣品的地域性關(guān)系不明顯(見圖7)。
圖7 26 批黃芩樣品聚類分析圖Fig 7 Cluster analysis chart of 26 batches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以黃芩苷得率為主要考察指標,考察不同溶劑(體積分數(shù)50%~70%甲醇,間隔10%)、不同目篩(50、65、80 目)和不同超聲時間(50、60、70 min)對提取效率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在70%甲醇,過65 目篩,超聲50 min 時,黃芩苷得率最高,可達17.34%,而按《中國藥典》2020年版的回流提取方法黃芩苷得率僅約12%。
采集不同產(chǎn)地的26 批樣品中,除河北地區(qū)野生的3 個批次(S24、S25、S26)外,黃芩苷的百分含量均在9%以上,符合《中國藥典》2020年版要求。26 批黃芩藥材的黃芩苷和漢黃芩苷平均含量分別為12.75%、2.66%。山西產(chǎn)黃芩苷和漢黃芩苷含量最高的為春季三年生黃芩,陜西產(chǎn)黃芩苷和漢黃芩苷含量最高的為春季二年生黃芩,山東產(chǎn)黃芩苷和漢黃芩苷含量最高的為秋季二年生黃芩,甘肅產(chǎn)黃芩苷和漢黃芩苷含量最高的為秋季二年生黃芩,河北產(chǎn)黃芩苷和漢黃芩苷含量最高的為承德頭溝鎮(zhèn)春約一年生黃芩。5 個產(chǎn)地綜合比較,山東秋季二年生黃芩的黃芩苷含量最高,甘肅秋季二年生黃芩的漢黃芩苷含量最高。河北承德高臺寺鎮(zhèn)春野生2 中黃芩苷和漢黃芩苷含量均最低,河北野生黃芩中黃芩苷和漢黃芩苷的含量明顯比栽培黃芩低,這可能與其枯心和粗皮性狀以及表面泥土較多有關(guān)。
不同生長年限中的黃芩苷和漢黃芩苷含量差異較大,但可以發(fā)現(xiàn)黃芩苷和漢黃芩苷含量總體呈二年生>一年生>三年生>野生的規(guī)律,二年生含量達到最高值。不同產(chǎn)地的黃芩苷平均含量:陜西>山東>甘肅>山西>河北,其中陜西、山東和甘肅產(chǎn)地的黃芩苷平均含量較一致,均在14%左右,河北產(chǎn)地黃芩苷含量最低,約9%;不同產(chǎn)地的漢黃芩苷平均含量:山東>甘肅>陜西>山西>河北,除河北地區(qū)較低外(約2%),其余4 個主產(chǎn)地的漢黃芩苷含量均在3%左右。
本試驗在超高效液相色譜儀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超聲優(yōu)化提取方法,采用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的流動相,梯度洗脫14 min,測定黃芩中的黃芩苷和漢黃芩苷的含量,并建立6 種黃酮類成分的指紋圖譜。各批次之間的相對保留時間重現(xiàn)性和分離度好,準確可靠,可為完善黃芩的質(zhì)量控制與評價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