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萍
摘 要:自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召開以來,如何貫徹落實“大思政”教育理念成為高校圖書館轉(zhuǎn)型發(fā)展的重要課題。文章重點分析了“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建設共享空間的必要性和存在的問題,闡述了“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共享空間建設的思路,從育人理念、館藏資源、校園文化、保障機制等層面提出了“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共享空間建設的策略。
中圖分類號:G25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1)09-0064-03
關鍵詞:“大思政”;高校圖書館;共享空間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diào),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的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2017年12月,教育部發(fā)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zhì)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提出“十大”育人體系,要求高校著力構(gòu)建一體化育人體系,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質(zhì)量。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fā)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旨在全面提高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水平,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隨著我國高校對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斷重視,“大思政”育人理念應運而生,意味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再僅僅是黨委、團委、學工部、輔導員的職責,而是要全校上下一盤棋,齊抓共管,形成育人合力。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的教輔機構(gòu),既要為師生提供豐富的文獻資料,又要在“大思政”育人方面發(fā)揮積極作用[1]。近年來,雖然有很多學者從文化育人服務創(chuàng)新[2]、“五位一體”育人模式[3]、共享空間發(fā)展分析[4]和學習共享空間構(gòu)建[5]等角度對高校圖書館進行了研究,但對“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共享空間的研究卻很少。共享空間是高校圖書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臺,因此,共享空間建設是“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工作的重中之重。
1 “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建設共享空間的必要性
共享空間是圖書館遵循共享和開放原則,對文獻資源、設備、網(wǎng)絡和實體空間進行整合,以方便師生學習、科研的一站式服務環(huán)境[6]。在“大思政”背景下,立德樹人的成效是檢驗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因此,高校圖書館的共享空間被賦予了新的內(nèi)涵,即思政空間。
1.1 思政育人是高校圖書館的職責
思政育人是高校圖書館的職責,共享空間是高校圖書館的立德樹人教育陣地,在“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應抓住機遇,將共享空間建設成為思政空間。
1.2 思政育人是大學生成長的內(nèi)在需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北京大學時明確提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高校圖書館應建設具有德育功能的共享空間,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幫助他們鑄就堅定的理想信念,錘煉高尚品格。
2 “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共享空間的建設現(xiàn)狀
在“大思政”背景下,高校越來越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逐步確立了“三全育人”的“大思政”育人理念,服務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課程育人、科研育人等方法被高校教育界廣泛接受和踐行。雖然高校的黨委、團委、學工部等部門已紛紛行動起來,貫徹和落實“大思政”教育方針,但很多高校圖書館的共享空間卻沒有得到創(chuàng)新發(fā)展,無法跟上“大思政”教育的步伐,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2.1 育人理念方面
目前,很多高校圖書館仍沿用傳統(tǒng)的共享空間服務模式,服務內(nèi)容主要包括圖書借閱、會議組織、課外研討及簡單咨詢等,沒有落實“大思政”教育理念,難以滿足新時代高等學校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
2.2 館藏資源方面
很多高校圖書館的館藏書籍陳舊,且更新速度較慢,難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而能夠體現(xiàn)“大思政”理念的書籍和新媒體資源更加稀缺,不利于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2.3 結(jié)構(gòu)布局方面
目前,高校圖書館普遍將共享空間劃分為咨詢服務臺、培訓室、研修室、討論室、報紙閱覽區(qū)等一般功能區(qū)域,忽略了共享空間思政育人的功能。
2.4 宣傳推廣方面
筆者通過走訪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部分高校圖書館共享空間的利用率不高,許多師生完全不了解共享空間,說明高校圖書館對共享空間的宣傳工作有待加強。
2.5 館員素養(yǎng)方面
筆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高校圖書館館員的綜合素養(yǎng)參差不齊,有些館員的思想政治意識不強,僅滿足于做好自身本職工作,對“大思政”理念的基本理論知識、方針政策知之甚少,加之館員思政育人觀念淡薄,難以充分利用共享空間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3 “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共享空間的建設思路
3.1 要構(gòu)建“大思政”育人體系
高校圖書館應充分發(fā)揮共享空間的獨特優(yōu)勢,構(gòu)建“大思政”育人體系,配合校內(nèi)各教學部門、職能部門做好全校師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大思政”格局。
3.2 要豐富思想政治教育配套資源
高校圖書館既要在共享空間中配備各學科、各專業(yè)的教材和學術書籍,也要配備與“大思政”教育相關的圖書,為其開展“大思政”育人工作奠定資源基礎。
3.3 要有較高的服務管理水平
高校圖書館共享空間利用率的高低與館員素養(yǎng)的高低有著直接關系。因此,館員隊伍建設是高校圖書館共享空間建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綜合素養(yǎng)較高的館員能夠正確深入地理解和貫徹“大思政”理念,不斷提高自身服務管理水平。
4 “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共享空間的建設策略
4.1 樹立“大思政”理念
4.1.1 把握“大思政”的深刻內(nèi)涵。館員應將“大思政”理念貫穿于共享空間相關工作的方方面面,兼顧服務與育人,在為大學生提供服務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觀,厚植愛國主義精神[7]。
4.1.2 革新服務觀念。高校圖書館應創(chuàng)新服務育人模式,實現(xiàn)從被動服務向主動引導的轉(zhuǎn)變。館員應有強烈的責任感,與時俱進,革新服務觀念,不斷提高服務質(zhì)量。
4.2 豐富共享空間的館藏資源
4.2.1 突出思想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zhì)、文化素養(yǎng),讓學生成為德才兼?zhèn)?、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因此,高校圖書館在采購圖書時,應廣泛征集在校師生的意見和建議,重點采購科學性強、思想深刻且能反映新時代、新思想的書籍,以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世界發(fā)展局勢,培養(yǎng)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錘煉其辨別和抵御各種錯誤思想的能力[8]。
4.2.2 突出特色性。高校圖書館共享空間的布局應突出“大思政”育人理念,如:在共享空間內(nèi)開設“紅色書屋”,引導青年學生學習紅色歷史,傳承紅色精神。“紅色書屋”可由高校圖書館與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同建設使用,書屋內(nèi)既要有經(jīng)典紅色文學作品,也要有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書籍,以充分反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4.2.3 突出創(chuàng)新性。隨著一代又一代的大學生步入校園,高校圖書館必須不斷創(chuàng)新共享空間館藏資源建設模式。新時代的大學生對文化的需求多種多樣,高校圖書館可增加新時代、新風尚相關書籍的采購量,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資源服務,不斷滿足大學生的個性化服務需求[9]。另外,高校圖書館可鼓勵大學生參與共享空間建設,以創(chuàng)新實現(xiàn)共享空間的“大思政”育人功能。
4.3 融入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體現(xiàn)了其思政育人的成效,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校風和學風的形成。高校圖書館可通過“共享空間+”模式積極參與校園文化建設,在高校打造健康、高雅校園文化的過程中發(fā)揮積極作用。
4.3.1 “共享空間+紅色書展”。高校圖書館可利用共享空間定期開展思政育人圖書展活動,如:展出分析時事政治的刊物,讓大學生了解國內(nèi)外的發(fā)展形勢,保持清醒的頭腦,居安思危;展出描寫老一輩革命家光榮事跡的書籍,幫助大學生塑造不忘歷史、努力奮斗、報效國家的優(yōu)良品格;展出展現(xiàn)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圖書,堅定大學生的理想信念。
4.3.2 “共享空間+讀書活動”。高校圖書館可利用共享空間搭建讀書活動平臺,為大學生閱讀佳作、分享心得、展現(xiàn)自我提供便利。高校圖書館可成立讀書協(xié)會,借助共享空間的資源優(yōu)勢,普及優(yōu)秀的思想政治讀物,吸引更多大學生參與讀書活動。讀書協(xié)會不僅可以幫助大學生提升個人文化素養(yǎng),還可以幫助高校打造更加多元、健康的校園文化。
4.3.3 “共享空間+學生社團”。學生社團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主力軍,高校圖書館在建設共享空間時應考慮學生社團的發(fā)展,為社團成員提供針對性強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務,使學生社團成為高校優(yōu)秀文化的載體和大學生的精神家園。
5 結(jié)語
在“大思政”育人的新形勢下,建設共享空間是高校圖書館轉(zhuǎn)型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和實現(xiàn)服務創(chuàng)新的重要舉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高校圖書館應從觀念、資源、制度等方面出發(fā),不斷提升共享空間的服務和管理水平,將“大思政”育人理念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 溫虹,周振浪,李淑賢,等.大思政教育視野下高校圖書館對大學生學校歸屬感影響探析:以N大學為例[J].南昌航空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112-117.
[2] 安美榮,李博,張珍連.從文化育人角度論高校圖書館服務創(chuàng)新:以中北大學圖書館服務創(chuàng)新為案例[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6):110-112.
[3] 谷娜,張行.立德樹人理念下高校圖書館“五位一體”育人服務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J].圖書館界,2020(2):46-50.
[4] 黃琴玲,蘭小媛,陳幼華.高校圖書館共享空間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展望[J].數(shù)字圖書館論壇,2017(7):35-41.
[5] 曹瑞琴.高校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與學科服務探討[J].教育現(xiàn)代化,2019(98):147-149.
[6] 陳文生.高校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的服務質(zhì)量評價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9(9):48-50.
[7] 陳小安.基于思政課鑄魂育人戰(zhàn)略的高校圖書館服務路徑[J].圖書館學刊,2019(9):104-109.
[8] 楊允仙,王芮章,楊通桅.論地方高校圖書館面向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務[J].高校圖書館工作,2020(4):50-53.
[9] 劉哲.新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共享空間創(chuàng)建探索[J].圖書館學刊,2016(1):48-50.
(編校:馮 耕)